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军突击队(Shayetet13)早期战斗历史以色列海军在以色列国防军中规模最小,总共只拥有三支特种部队。这三支部队中的Shayetet13(海军第13突击队,简称S′13)却被公认为是全军中第二强的特种部队。它是以海军司令部麾下进行特种行动、近海反恐的精英海军突击队,驻于Atlit海军基地。该部是历史最悠久的以色列特种部队单位之一,其历史甚至比以色列1948年正式宣告独立并建军还要早。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陆军编制内的特种部队是以国防军中数量最多的,这些为数甚多的部队分别归属于步兵旅,装甲兵,炮兵与战场情报部队管辖,还有一些独立的特别任务部队。本文为大家依次介绍已经公开的各支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3.
印度特种部队分为4支部队,总兵力约2万人。与美军不同,印军未设统一的特种部队司令部,4支特种部队分别隶属干不同的军种和政府部门。其中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隶属海军,印度国家安全卫队(黑猫特种部队)是印度内阁秘书处根据1985年国家安全法组建的反恐怖部队,司令部设在新德里中央政府办公区内。而陆军的特种部队就是伞兵,第50独立伞兵旅是印度的第1个伞兵单位,组建于1945年。1965年印巴战争期间,又组建了第51伞兵旅(但在1976年,该旅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2.日《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台湾已经将特种作战旅和陆军航空部队隶属于一个司令部之下,该司令部就是台湾陆军的航空与特种部队司令部(ASFC),这是台湾所谓“精进案”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司令部有台湾唯——支具备山地战能力的部队——第862特种作战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的积极支持下,塞尔维亚和黑山正在计划向阿富汗和伊拉克派遣精锐部队,英国国防学院冲突研究中心巴尔干军事安全问题专家阿马德奥·沃特金斯博士最近在英国《简氏情报评论》上撰文对它们的特种部队作了评述,过去因南斯拉夫内战、科索沃战争,西方传媒出于一己私利,大肆渲染该部队的“反人道行径”,如今新诞生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取代旧南斯拉夫,经历了许多曲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特种部队到底还有多少战斗力,本文将给您一个全面的介绍,使世人得以具体了解这支可追溯到铁托时代的精干部队的本来面貌。本刊特摘译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东这块拥有大量石油却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至今仍有一个深深的伤口难以愈合,这就是巴以问题。经过5次战争和无数次的冲突,以色列成为了该地区的军事强国,在四周阿拉伯国家环伺的境域里,以色列时刻保持着警惕。犹太人认识到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多次的实战打出了以色列军队的名气,更使其空军享誉世界。而在近几年的巴以冲突中,吸引人们视线的却不是“大卫之拳”——战斗机部队,而是知名度不甚高,但却同样凶狠的直升机部队。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海 军特种部队,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第10快艇支队(X MAS),而 提到第10快艇支队,一般人想到的就是在战争中大放异彩的人操鱼雷(SLC“猪”)和特种蛙人部队,在战争中,人操鱼雷对盟军,后来对德占意大利港口进行了一系列突击行动,并且在亚历山大港创造了一举击沉英军两艘战列舰和1艘油船的辉煌战绩。在人操鱼雷部队辉煌历史的掩盖下,第10快艇支队下属的突击快艇部队就显得比较默默无闻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介绍一下意大利的轻型突击快艇。装备意大利的特种轻型突击快艇一般分为3个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海军时报》11月1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俄亥俄”号(SSBN- 726)于日前完成了改装工程,即将在近期进行海上测试。美国海军共计划对4艘俄亥俄级潜艇实施改装,它们分别是“俄亥俄”号,“密执安”号(SSBN- 727)、“佛罗里达”号(SSBN-728)及“佐治亚”号(SSBN-729)。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执安”号由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佛罗里达”号和“佐治亚”号由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俄亥俄”号预计将在2007年达到作战部署要求,另3艘核潜艇也将在2007年9月前完成改装工作。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计划被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并具有投送特种部队作战(SOF) 能力。该计划共需花费近40亿美元。“俄亥俄”号是第一艘接受改装的SSBN,潜艇上原有的24个三叉戟Ⅱ导弹发射管被拆下.代之以22套巡航导弹发射单元,每套可容纳7枚战斧导弹。这样,每艘核潜艇将能够携载154枚战斧,66名海豹突击队员,一艘袖珍潜艇及一个配有突击队运载工具的船坞。  相似文献   

9.
3月18日,美国军方人士称,五角大楼已经为对伊拉克展开的战争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自由伊拉克行动”,而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早已在伊拉克境内活动,寻找目标,搜集情报以及为美军大部队准备战场。五角大楼官员表示,这一行动代号理论上还有改变的可能,但事实上变更的可能性不大。中央情报局同国防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告知他们中情局特工在伊拉克的位置,以免在战争爆发后被  相似文献   

10.
◆"反恐"部队扩编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台军全面向美军靠拢,特种部队也不例外。此后50年间,台湾军方以美军特种部队为原型,相继恢复并"克隆"出10多支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与祖国大陆相抗衡的撒手锏。其主要特种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自1948年独立之日起就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装甲部队作为以军地面部队的中坚力量,在各个冲突地区都显示着自己极其重要的作用,在80年代之前,替以色列国防军打头阵的并不是以色列“亲生”的“梅卡瓦”,而正是上文所述来自美国的M48和M60“巴顿”系列坦克。以色列人以其所特有的耐心和创造力,自己动手改进了手头几乎全部的M48和M60,使这些坦克脱胎换骨,完成了从“西部牛仔”到“大卫战士”的转变,以色列人给“巴顿”系列(M48和M60)坦克起了一个更加本土化的名字——“马加奇”(Magach)。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以色列的民族主义 托尼·贾德(Tony Judt)认为,中东的和平进程结束了,但它不是自然终结的,而是被人扼杀的。默罕穆德·阿巴斯受到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沙龙两方面的挤压,他的继任者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现在的情况是:以色列不顾中东和平“路线图”,继续修建非法的犹太人定居点,冷峻地等待着下一次自  相似文献   

13.
自“9·11”事件以来,全球许多国家都开始向以色列求教国土安全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如今,数十家以色列公司正在帮助其他国家建立国土安全体系。“我们一直在关注国土安全问题,但我们用的是另一个名称——‘防卫’(defence)。”以包列最大的一家军工企业——埃尔比特集团(Elbit System)总裁约瑟夫·阿克曼 (Joseph Ackerman)说。实际上,以色列国防军(IDF)的建军目的是保卫本国边境,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色列国家的建立,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使命实际上已经终结。在新的环境下,犹太复国主义以一种新的形式——“后犹太复国主义”(Post-Zionism)出现在以色列社会。 以色列建国后通过四次中东战争,由西亚一隅小国成为中东军事强国,改变了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力量对比。与此同时,以色列经济也有长足发展,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居同期世界领先水平,以色列社会已经成为富足型杜会。在这一背景下,后犹太复国主义开始朝着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一种是以利库德集团为代表的民族扩张主义,他们一直梦想建立一个“大以色列”,这  相似文献   

15.
荣鹰 《当代世界》2011,(6):35-37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积极进展”,也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犹存,“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16.
头发与政治     
染发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化妆”。拉登被美军击毙后,特种部队从其隐身的大宅搜出大批影音器材及数字档案。中央情报局过滤后,美方公布了家居录像带的片段。拉登在画面中苍老且虚弱,昔日英明神武的圣战首领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简氏防务周刊》记者温德尔·明尼克认为,大陆动用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再加上空中力量和导弹袭击实施“斩首行动”,或许是成功收复台湾最可能实施的一个方案,这种行动花的力气不大,造成的损失也较小。他把这形容为是一把击败台军的激光手术刀,而不是一把大锤。我们尽可能完整地编译出全文,是为了向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坐标点     
(5月15日~6月14日)外媒5月17日报道,基地组织高级领导层目前已推举埃及前特种部队军官赛义夫.阿德尔担任该组织的临时领导人,以弥补因本.拉丹被击毙而留下的权力真空。图为美国联邦调查局2001年公布的赛义夫.阿德尔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前言戈兰尼旅(GolaniBrigade)是以色列国防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这支具有光辉传统的老部队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戈兰尼旅在历史上进行过的最著名的战斗有1948年塞杰拉路口防御战、1967年的特勒法赫山攻坚战、1973年的反攻赫尔蒙山战斗以及1982年黎巴嫩波福堡攻坚战。一代又一代戈兰尼旅步兵南征北战,靠着一腔热血和锋利的刺刀重新杀出了"国防军第一旅"的军威。自建军以来,戈兰尼旅在历次战争中先后阵亡官兵2000余人,约占以色列全国阵亡将士总数的九分之一。20  相似文献   

20.
越过红海的启示:领导要以身作则 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率领下出走后仅三天,埃及法老就后悔了,悔不该白白地失去这么多高素质的奴隶。于是法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战车部队追赶以色列人,一直把以色列人逼到红海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