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当今时代广告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广告业形成了自己的广告发展观,广告发展观的提出对未来广告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告误导面面观李晓红现代广告业属于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知识、技术、人才密集的信息产业,是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的重要反映。今天的广告业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4)
随着广告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市场之一。广告作为商品宣传的载体,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本文在揭示广告的内涵及其功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广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程建华 《学理论》2009,(26):72-73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虚假广告荐证者的法律责任规定存在不足。有必要明确荐证广告的含义、界定虚假广告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依据荐证者的法律地位,完善荐证者基于虚假广告应承担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5)
虚假广告普遍存在于当今社会之中,并且通过选择代言人进行代言提高自身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诱导着公众的购买行为。本文从分析虚假广告代言人的代言行为是否符合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入手,认为虚假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的宣传行为对虚假广告损害购买者权益起到帮助作用,与其他广告责任人行为一起构成虚假广告的欺诈行为,应当与其他责任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由于虚假广告数量较多,代言人基于代言行为获利丰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过错推定原则作为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5)
近年来广告业迅速发展,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显示出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各种违法广告日益增多,尤其是广告欺诈行为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监管规制的完善,提出广告欺诈治理的建议如下:增加广告代言人责任主体与扩大调整范围;引入广告欺诈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保证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罪出现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而现实生活中各种新型的广告犯罪并未真正得到有效的控制。虚假广告罪在现实的法律适用过程中,由于虚假广告认定缺乏法律依据,且主体范围狭窄,代言人并没有得到有效规制等诸多原因,使得该罪陷入的困境。虚假广告罪解决途径如下:《刑法》应明确虚假广告罪定罪量刑标准;广告代言人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一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应加以规制网络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8.
谢朝清 《各界》2008,17(12)
新媒体新营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媒体赋予公众更多的权力,新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当下消费者对广告却表现出依赖与不信任共存的矛盾心态.这一切都期待着公众广告素养的提高.广告产业链中的管理部门、学者、媒体、和广告公司要审时度势,针对公众的特点和广告业发展要求,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真正关心消费者,积极参与公众广告素养的培育事业,迎接广告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现在广告满天飞。这话显然有些夸大,但近年来广告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却是事实。 各种各样的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指导消费、扩大流通、促进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应当肖定的。但是也有许多虚假广告鱼目混珠,充斥市场,令人防不胜防,消费者吃亏上当的事时有所闻。虚假广告损害了企业和传播媒介的信誉,亟需大力整治。近来许多地区有关部门正视来自商品广告的冲击,采取相应措施取缔虚假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2)
媒体策略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朱维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创意总监、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告业是信息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广告业在21世纪初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既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迫切需求。世界广告业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广告业应如何乘势而上,加速发展?中国广告界5位创意总监作了有见地的前瞻。着新世纪的到来,加入世贸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里程。作为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赵化南 《民主》2007,(7):46-46
这几年,做虚假广告的明星可真不少:某相声演员代言的"藏秘排油"被揭露其涉嫌虚假广告;某歌手、名演员出演的北京新兴医院广告片被评为十大虚假广告之一;某影视明星代言的亿霖木业被定为北京迄今最大的传销组织……一时间,人们把矛头指向明星广告,纷纷对其进行批判和指责。  相似文献   

12.
广告的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在我国,虚假广告一直禁而不止,其原因除了广告行业职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需要继续提高外,《广告法》有些规定不够明确和完善,在规范广告市场方面缺乏力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在对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表现形式、法律责任认定和对责任人的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广告真实性的法律规范才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在规范广告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才更有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由于资本一定程度的介入,虚假文化生活遮蔽了真实生活,因而可能造成文化繁荣的假象。在市场机制中,虚假文化生活实际上是资本逻辑的运用与展开,是资本逻辑的精神幻象的体现与确证。因而,文化虚假繁荣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资本逻辑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根本因素。直面现实,回到人民是整治文化虚假繁荣的根本。只有回到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人民的真实需要,文化才能超越资本逻辑,引领人们走向自由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广告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广告及广告产业的现状,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广告与厂商、消费者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最后针对广告产业中存在的虚假广告问题提出几点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中国的商品广告在销声匿迹10余年之后重又出现,并迅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3年10余年间,全国广告营业额从2.34亿元增加到134亿元,人均广告费从0.23元增加到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16.
智慧社会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社会5.0"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变革,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智慧社会的驱动引擎和治理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生存条件和技术基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智慧社会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人口变迁、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和市场变革也加速推进智慧社会建设的社会需求,构成当下智慧社会建设强大的内在动因。显然,智慧政府走向集成化、智慧城市走向互联化、智慧社区走向精致化、智慧工厂走向虚拟化、智慧教育走向共享化、智慧医疗走向移动化、智慧交通走向便捷化、智慧家居走向物联化、智慧生活走向定制化和智慧治理走向简约化成为智慧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7.
依据诚实信用、权利义务一致以及广告真实性原则的要求,名人应当为其不实荐证广告所致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针对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通过解释性立法明确荐证广告的内涵及责任;拓宽合同理论;完善虚假陈述的侵权制度,成为名人承担不实荐证赔偿的可依赖路径.同时应当避免名人赔偿责任的社会化,维护名人的商业形象权,并坚持名人侵权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广告语言也存着社会语言具有的地域、性别、年龄、阶层等方面的特征。广告语言要取得成效,就不得不将社会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将广告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广告人更好地理解社会,更好地确定广告语言的诉求定位,使广告语言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梁岩 《学理论》2013,(23):205-207
在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狂轰滥炸式的硬性广告早已被受众弃而远之,传统广告逐渐从明处走向暗处,而一种新形式——植入型广告渐渐成为主流。和国外相比较,中国的植入广告在表现手法上还相对青涩,在商业操作方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植入广告的混乱。当广告植入电视、电影等具体艺术作品时,又不可避免地与节目的艺术价值发生一定的冲突。从消费主义文化入手,解析植入广告在当代社会产生的必要性,并将其和传统广告相对比,对比分析植入广告的优势和劣势,探讨植入广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玲 《民主》2009,(8):55-5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食品安全法》起草相关负责人李援目前首次明确表态:“按照新规定,明星如果代言虚假食品广告,可能因此赔得倾家荡产。”(2009年3月17日《文萃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