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胡伟 《法制与社会》2012,(32):110-111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司法工作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司法便民"的一些建议。结合今年一些地方的法院走出法院,走进民众,开展多样的办案方式,这不仅说明以"群众路线"、"司法便民"为主要特征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当代生命力的存在,也给我们重新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2,(6):6-6
▲寻乌法院审判工作延伸到村落屋场近期,江西省寻乌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审判进农村"、"审判进社区"、"审判进学校"活动,成立巡回法庭、圩日法庭、假日法庭,上门办案。人民法庭把审判工作延伸到农村圩镇、村落、屋场,使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辖区乡镇和村委会设立便民诉讼联络站和联  相似文献   

3.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改革中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无疑已经成为了今天一个亟需分析和理解的司法事件。应该将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置于司法改革语境下来分析;应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便民"理念相联系;应从司法的基本规律来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具体司法行为中的运用。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延伸人民调解基层工作触点,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体现人民调解便民、利民的优越性,今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丰台区人民法院联合在王佐庄户村设立了"王佐人民法庭庄户村巡回审判点",人民法院派驻到"巡回审判点"的工作人员每周驻点工作不少于2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5.
宋瑶 《法庭内外》2014,(7):53-54
正北京市延庆县法院立足于延庆县辖区农村广、山区多、人口分布不均等地域情况,将"走出去"办案作为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让庭长和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走出去",到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基层村组织参与文书送达、勘验取证、巡回审判、判后回访以及参与联动综治等工作,在便民诉讼、矛盾化解、法官带教、宣法普法、综治联动5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八达岭法庭:巡回审判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没想到法官还会上门来给我开庭,真是太感谢了!"  相似文献   

6.
赵岩  周波 《法律与生活》2014,(23):61-61
正2014年10月,河北省大厂县人民法院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打出便民、利民的"组合拳",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的三大平台软、硬件建  相似文献   

7.
雷书彦 《中国审判》2021,(21):62-63
“车载便民法庭”开到家门口,晚上巡回庭审“不打烊”……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车载便民法庭”首次驶入渝东南武陵山片区,集中开展巡回审判与法治宣传活动,部分市人大代表受邀参与旁听了庭审。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0,(6):56-56
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在时值春耕农忙之际,结合审判实践,围绕大局,便民司法,以“三贴近”方式积极完善涉农纠纷的和谐化解模式。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8,(11):55-55
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建立便民速裁机制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促进了审判效率的不断提高。前不久,该院进一步采取措施对此项机制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10.
郑重 《法制与社会》2011,(4):112-113
诞生在陕甘宁边区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司法审判模式理念、方法、经验的总结,是我国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制建设的典型代表.其便民原则和注重调解,调判结合原则符合法治建设的本原目的与价值追求.这种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及司法审判制度有较大借鉴意义.在研究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也应对其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不完全契合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年完成诉讼引导接待33 827人次、立案查询21 268人次、材料收取8 947件、司法专邮61 722件、公告刊发129件、案件移转26 418件,完成5项院级工作规范的制订,连续5个月编撰《审判事务管理工作简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自2009年6月成立至今,积极探索"服务当事人、服务审判工作"与"发挥间接管理职能、力促审判质量提升"相结合的新路,大胆尝试专业化审判事务管理新模式。曾经的审判事务管理工作种子,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撑起了便民、顺民、促进审判的蔚蓝天空。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结合"司法公信年"主题活动,把"民主、民生、民意"作为服务群众的平台,以"司法便民、减轻诉累"为工作目标,创新速裁调判和派出法庭审执一体化机制,在辖区开展巡回审判试点工作。通过速裁调判和审执一体化机制简化立案手续,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质效,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诉讼环境,受到了...  相似文献   

13.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09,(8):50-52
1港口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高效便民 本刊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法院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审判运行机制,以当事人得实惠来推动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该院建立的便民“快裁小组”,从去年至今年6月中旬共审结简易民商事案件39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天,调解或撤诉率达100%,大大方便了群众诉讼,节约了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紧紧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转变工作作风为契机,以贯彻落实便民诉讼措施为驱动力,以平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举措,通过四项举措积极探索适应审判形势的工作方式,强力开展巡回审判平访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审判》2010,(7):101-103
一、司法便民机制的实证考察 (一)具体的司法便民措施与制度 2006年以来我院出台了各类便民措施及制度50余项,涵盖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方面(见表一)。  相似文献   

16.
诞生在陕甘宁边区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司法审判模式理念、方法、经验的总结,是我国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制建设的典型代表.其便民原则和注重调解,调判结合原则符合法治建设的本原目的与价值追求.这种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及司法审判制度有较大借鉴意义.在研究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也应对其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不完全契合的地方予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确立了"公正、清廉、文明、为民"等丰富内涵。近年来,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把司法为民作为核心内容,把公正与效率作为本质追求,与时俱进,创新超越,以培育法院精神、确立现代司法理念为重心,着力建设便民的窗口文化、权威的审判文化、规范的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7,(9):F0004-F0004
延庆县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东邻怀柔,南接昌平,总人口27万,总面积1992.5平方公里。延庆县法院坐落在县城风景秀美的莲花湖畔,审判办公楼2003年9月落成,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楼高40米,共8层,大楼实行审判,办公分区,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设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便民诉讼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19.
蒋惠岭 《中国审判》2014,(11):34-37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的新任务。当前,中国的司法公开制度改革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结合审判实践,认真研究简易程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总结试行民事诉讼法以来适用简易程序的经验,对于贯彻"两便"原则,准确适用法律,提高办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简易程序体现了便民原则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作了专章规定.简易程序是独立的第一审程序,是相对于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