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廖巧玲 《工友》2011,(11):14-16
步入11月,作为在职场江湖中锻炼了3个月的新人,你是否已经适应了职场生活?同事们对你的评价如何?你是有能力的栋梁之才,还是一个外表光鲜而不耐压的"草莓族"?如果不幸被人冠上"草莓族"的称号,那就赶快反省自己的行为,早日摘掉这顶帽子吧!  相似文献   

2.
汪连天 《工友》2010,(3):58-59
会议礼仪是职场中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礼仪之一,试想一下,职场中人怎么可能不开会?怎么可能不办会?既然是又要开会、又要办会,那么不懂会议礼仪还能够在职场中“混”吗?就会议礼仪而言,究竟有哪些礼仪规范是必须要掌握的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六个方面是最基本的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3.
刘巍 《工友》2014,(11):46-46
正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小菜鸟,在职场也已经波折了小半年,发现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第一份工作签约大国企,没给机会谈工资,说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标准,愿意来就签约,不签随便。工作倒是签了,就觉得心里膈应,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数,师兄们都说工资就是个坑,我心里就更慌了。结果,环境适应不下去,溜了,一分钱没拿到。  相似文献   

4.
汪连天 《工友》2009,(2):58-59
职场着装,这在职场中是产生首轮效应的方面,两个人相见,第一印象就是对方的着装,因此,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着装能够体现出他的品味、档次、美学修养和综合素质。就着装的基本规范而言,大致可以明确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茅仪毅 《工友》2012,(5):44-44
在职场,受气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几乎人人都碰到过。但如果因受点气就选择逃避的话,是很难在职场上立足的。身为职场人士,偶尔遭遇波折,要善于化解因不公正待遇而引起的怨恨。尽量往宽处想:也许是对方的一时冲动、也许他(她)在气头上,才在不经意间给你添堵,而实际上并无歹意。就算蒙受冤屈,也要学会承受和面对,只有忍辱负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汪连天 《工友》2009,(5):58-59
职场社交礼仪的规范是必须遵守的,在运用这些礼仪的时候,必须高度关注四个重点问题。 1,自我定位要准确 职场社交中最重要,且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恰恰就是自我定位的问题。自我定位准确的,沟通的效率就高,社交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亦然。自我定位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最行的,最了不起的,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不多见的,因此,自我定位就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7.
沈青黎 《工友》2014,(2):45-45
正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周莞都无愧于"职场精英"的名号,名校背景、超强的研发能力和做起事来的投入劲儿都是她傲人的资本。但不知为什么,原以为稳扎稳打的升职计划却卡在了民意调查的环节,这让周莞忍不住喊冤:要知道,自打进公司以来,她从来没跟谁红过脸,不仅跟同部门亲如一家,同临近几个部门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才进公司一年多就能混到这份儿上的,除了她周莞还真没有几个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尤其是在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工作岗位优胜劣汰的今天,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人",就必须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爱很简单     
许辉 《工友》2012,(11):56-57
四年前,我在深圳宝安一所中学任教,每个周末都要坐两个小时的城乡大巴回到龙华。从小一直晕车的我,一看见大巴车就会出现晕车的各种生理反应,就不用说还要坐在上面开开停停两个小时了。放暑假了,一想到可以休息一个半月,我兴奋极了。关水、关电、关煤气、收拾衣物和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1,(6):2
微博上一则关于"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短时间内被大量转载,并引发热议。其实,要高薪还是要自由、要健康的问题一直被职场人所关心。最近,前程无忧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8成职场人愿拿自由换高薪。看来,在生活的压力下,人们更看重"当下"的薪酬状态,而不太关心健康,这或许就是"过劳死"频频出现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1.
易安 《工友》2013,(7):22-23
主人公:刘小姐小刘出身知识份子家庭,名牌大学毕业,有着天然的清高,蔑视权贵,蔑视关系,觉得有本事便可走遍天下,但她的职场之路却比同期毕业的学生绕得远。回顾她短短几年的职场之路,每天踏着点去上班,踩着点下班,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该她的,就拿;不给她,她也就淡淡一笑。但  相似文献   

12.
职场扮相     
辛旭光 《工友》2014,(9):48-48
正在职场中我们扮演什么角色、达到怎样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和教育。几天前,我请负责我们家吸尘器售后的阿姨送些吸尘袋来。她告诉我:企业换了拥有博士头衔的"儿子"辈来当老板!领导要做业绩,放弃了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只给客户提供20多元一个的进口吸尘袋。她感觉对不起我这样的第一批老客户,就悄悄通过内部关系找来国产的8元一个的吸尘袋,自己垫钱备着,不让老客户吃亏!同样是公司雇员,一个妈妈级的员工宁愿自己受累不让承诺落空,一个儿子级的博士白领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3.
易名 《工友》2012,(12):44-44
职场竞争惨烈,如何稳操胜券,让你的岗位无人可以取代?如果你能避免以下自招失败的蠢事,你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个让老板无法不用你的人。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密集、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你一定想以更强的实力获取更高的薪水?还想得到更快的提升?不久前,COSMO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决胜职场的“秘诀”,掌握了它,你定能够在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上所向披靡。有趣的是它一共有26条,按照英语26个字母的顺序排列,每一个字母是汉字相应的英语单词的首个字母。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工友》2010,(9):46-46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有些莫名其妙的委屈就得默默忍受,哪怕是"黑锅"也得好好背着,郁闷不郁闷?郁闷,但还是得忍着。杭州小白领钟中,最近就遇到了一件倒霉事,说冤也挺冤的,但就是无处去喊冤。  相似文献   

16.
何筝 《工友》2010,(7):47-47
在职场,当有人问你是否够"钝"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他在贬低你的智慧,如今职场已经开始流行"钝感力"这个词了。自从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发明这个词并把它写成一本书之后,钝感力便进入职场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一个工作了很长时间都无法升迁的人,她的职场生涯就像一部悲情小说的结尾:一个没有看到日落的人,一个无法实现的约定……如此落寞失意的下场,大约并非因为能力或才情的低下,而是个人的职业观念、性格、沟通障碍、人际的牵绊,最终堵塞了上升通道。卡耐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13,(3):1-1
有媒体报道,曾有一顶尖体育用品的代工商为工厂里的女工提供怀孕检测服务,一旦查出女工怀孕,就想办法在女工申请产假前将其炒掉。如此别有用心且又猖狂之举虽不常见,但职场女性权益易被侵害、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确是不争的事实。女性本应受到特殊保护,然而,一部分职场女性却成了最易受伤的群体。除了一般劳动者有可能面对的诸如欠薪、社保未缴、  相似文献   

19.
惠程 《工友》2010,(9):59-59
十年前,"坐办公室"可是最让人羡慕的工作。而如今,办公室一族却成了叫苦不迭的问题人群。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张湖德教授就总结了时下最常见的五大“办公室病”,并提出对应的“职场养生”法。  相似文献   

20.
小城小七 《工友》2012,(10):52-53
在家长里短的婆妈剧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部商战剧脱颖而出,成为前段时间的收视热潮,那就是电视剧《浮沉》。下面,就从几个主角的情感和经历中,挖掘职场真正浮沉其中的人性。于志德VS王贵林:结局迥异的发小于志德和王贵林作为从小的玩伴和晶通厂改制的负责人,有着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