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除起步较早的住房按揭贷款外,其他如汽车消费贷款、住房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等均和者寥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居民落后的消费观念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居民信用意识淡薄,客观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办理个人消费信贷的手续比较繁杂,涉及部门多,费用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积极性。一、国外个人消费信贷的经验在西方国家,个人消费信贷非常普遍,在美国95…  相似文献   

2.
住房信贷年限正式放宽到30年,这对刚工作不久又希望能够买到好房子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建设银行方面的人士表示,国家推出住房信贷消费时,对贷款年限作了规定,从1年到30年不等。而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银行一般都将贷款年限控制在15年以内。  相似文献   

3.
住房信贷年限正式放宽到30年,这对刚工作不久又希望能够买到好房子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个好消息。建设银行方面的人士表示,国家推出住房信贷消费时,对贷款年限作了规定,从 1年到 30年不等。而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银行一般都将贷款年限控制在15年以内。 一位银行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给我老爹登记一套房子,90平方米的。"3月9日,农二师三十四团七连职工张建新向笔者如此说道。这是该团实施廉租房住户登记的一幕。因该团廉租房的价格十分便宜,七连职工都想在团部居住,享受城镇化生活。与此同时,职工们在为自己购房的同时,表示对老人的关爱,主动为自己的父母登记住房。"面积大,心中更敞亮。儿女们想和老人聚一聚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5.
1957年,生长在英国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中国国藉。1960年,她又与丈夫匿名向新中国捐赠了1.2万英镑私人财产支援国家建设。这件事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寻找她,直到30年后,她才被找到。这位英裔中国老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默默地为自己的信仰无私奉献着。1985年,这位执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喜欢别人叫她"同志",她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她生活朴素,永远用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赤诚之心回报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个一连串事件,反映了美国住房金融市场一次信用链条上金融产品的全面收缩,它对美国房地产建筑行业、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美国的次级债危机事件对于中国保持警惕,防范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80年提出了住房改革的思路到1998年出台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历经20个年头,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城镇居民住房无论是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还是辅助设施、居住环境,长期以来都明显偏低。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住房的消费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兵团部分调查数据,从可能潜在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若干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兵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研究发现,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经济状况、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对非组织老人的关爱、减少孤独感、提供老年人之间互助的条件、消除对现有住房的产权顾虑及为在疆外有子女的老人提供子女探视便捷性均有助于提升兵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相比于其他地区,兵团老年人在家庭经济决策方面似乎更加民主。  相似文献   

9.
新风尚     
记得曾看过一则新闻,美国一个孤独的老人,病中得不到任何人的照顾,不知何时死在自己的家里,连邻居都不知道;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人发现。我曾想,这个孤独的老人如果生活在中国,是不会有此下场的。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青年报》4月12日刊登乔杉的文章说,如今"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很多问题一旦标签化,也就可能走向简单粗暴,而走进丰富的现实,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这里不妨讲件事。有一位算是成功人士的朋友,父母住在老家的城市,而自己在另外一座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后小康“初期的城市住宅消费需求走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进入"后小康"初期,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将出现配套化、郊区化、信息化、分层化、个性化、生态化六种走势,并起着消费"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人均住房面积有余,重视住宅功能质量等不足;我国住宅私有率攀高,"房奴"大量涌现;官商勾结获暴利,房地产市场被扭曲;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多等.接着提出主要对策实行住房"双轨"制改革,明确"两房"的社会保障属性;加大"两房"建设力度,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租售"并举;剥离官商勾结,完善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百姓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征收住房累进税抑制住房过渡消费及投资性购房.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9,(1)
合肥市公交车司机李俊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出血,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全身所有力气保全了乘客的安全:淮北市石台镇白顶山村王夫勤等24名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范,把"留守村"变成了"平安村";淮北市公安局援川警队在松潘县灾区开展援助工作的3个多月时间中,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马鞍山市退休老人李广英利用空余时间坚持为孤寡老人缝制棉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别样的"夕阳"生活;安庆市消防支队南庄岭中队副班长朱彬用自己的身体为坠楼老人当"救生垫",老人安然无恙自己却身受重伤……安徽因他们而感动!感动产生力量,感动产生精神,感动产生魅力。他们给无助者以信心,给失望者以希望,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弱势者以力量,给人们生命以不可或缺的春天,给社会生活以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的基本生活目标.自从2000多年前的先秦著作<礼记>提出小康概念后,"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社会一直作为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理想生活,不仅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追求,更是芸芸众生望穿秋水的期盼.为了实现这一理想,20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百折不挠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迈出了实现强国富民理想的第一步.然而,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建国后,尤其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的荒谬年代之后,广大人民群众更是把衣食无忧的小康社会视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问题时下 ,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 ,告别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居民渴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正朝着“居者优其屋”的方向发展。每个人一生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自己的住房里度过 ,居住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购买者的关注重点从住宅单体向小区整体环境转移 ;从实用性消费向个性消费和带有文化色彩的精神消费转移。现在买房子不仅是要买一套房子 ,而且要买环境 ,买文化 ,买服务。消费者不是专家 ,对于某些产品不可能像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了解 ,他的精力和知识结构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制度的创新,银行信贷消费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贷消费在方便了民众消费、增加了商家利润的同时,由于部分消费者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也衍生了信贷资金的坏账的发生,如何平衡信贷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消费信贷经济,在当前出台消费者破产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笔者试就我国消费者的破产立法规制作出一些解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亚文 《奋斗》2010,(5):44-45
<正>什么是幸福?亲手创办起齐齐哈尔市解放门老年公寓的李铁锋说,"让公寓里生活的老人们感受到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从2001年起,由他一个人创办起来的老年公寓已经先后收住了300多名老人,同时,安置了下岗职工再就业30余名。李铁锋采取的居家式管理模式,零距离接触、零距离服务,用无微不至的关爱让老人们把老年公寓当成了家,把自己当成了"亲儿子"。创业9年来,他为老年人织就了一片多彩的晚霞、撑起了生活的一份希望,这个守护夕阳,关爱老人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汗水和爱心撑起了一片创业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一个饱含真性情的老人,一个对日常生活有着不倦兴趣的老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战争离乱,但在苦难和坎坷的境遇中,他从不放大自己的苦难,也不敷衍生活的"常态",而是从这"常态"中为人们发掘出悲悯人性、赞美生命的金子,尽显独特的淡泊与旷达。他就是集作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于一身,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探讨,一个是狭义的、生活版的美国梦,另一个是广义的、政治版的美国梦。中国梦其实也可以在这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在狭义的生活层面,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别不大,但在政治层面,中国梦和美国梦存有相当的差别。美国梦强调的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安排,特别是美国人自己界定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保证了生活版美国梦的实现,而政治版的中国梦则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整体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得泉是1965年从山东青岛到兵团农场的支边青年,退休前在农六师新湖农场房建队开过搅拌机,做过泥瓦工,辛勤劳作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老人一直没有成家。8年前老人退休了,农场专门为几个孤寡老人建造了新的住房,老人的生活可谓悠闲自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