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清朝的历史上,尹壮图算不上是什么名人,他虽官居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却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他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至五十六年初的一段经历却值得读史者重视.至今仍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 员吴金印在 河南卫辉市 狮的头乡 10 年工作期间 广施德政, 造福山区农 民。他离开 狮豹头乡以 后,群众自 发地为他立 起一块“德 政牌”他却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撤去这座碑;群众不依,就在大山绝壁上为他刻下“太行公仆”四个大字,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吴金印的名字。 近读《嘻谈续录》,上有记载:某官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民怨甚深。一日卸任,他却要大家给他立“德政牌”、众议之后,合送一匾,上书“五大天地”四字。官自喜,但不知是什么意思,悄悄打听,原来说他:“走马上任,金天银地;日常生活,花天酒地;坐堂断案,昏天…  相似文献   

3.
郑莎 《中国保安》2012,(21):30-32
花开无声,香尘却落在泥土中;风过无形,影子却留往阳光下;水流无痕,清新却渗入了人心里。重庆有个家喻户晓的“献血大户”,他就是重庆保安集团万州区有限公司保安员杨跃章。他拓展生命,是真正的奉献者。杨跃章自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14年来,他已累计献血4.7万毫升。他是“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他爱岗敬业,是真正的乐业者。“杨跃章一旦投入上作,就像上满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运转。”这是领导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又到一年清明,我不禁又想起我那未曾谋面而遥在天国的外公——思念的泪水外公周冠华离开我已13个年头,但他对我的勖勉和奖掖却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记得小时候,妈妈时常会呆呆地坐在那儿想些什么,瞬忽间她的眼角已噙满泪水;  相似文献   

5.
孙土文 《山西政报》2010,(17):71-71
在中国上海世博会山西展馆的网页上,他的名字同申纪兰、赵雪芳同榜。他不是英雄,却跟英雄一样令人可敬;他没有壮举,却有润物无声的关怀温情;他虽有妻儿老小,却难得有时间关照他们,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乘客的关爱上。他免费送孤寡老人回家,免费接送高考考生;他急救路人,扶老携幼;他见义勇为、调解纠纷,报警查案……他是谁呢?他就是我市近年来从普通市民中涌现出的一颗新星——长治市首届十大道德楷模之一的牛建民。  相似文献   

6.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1):10-13
“城”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首先是要有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城内,则是青石板铺出的长街,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和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记忆虽有,城却无踪。而耿彦波在当下的大同,却投入巨资改造出了一座古城。2013年春节期间。大同市长耿彦波的离任引发了市民签名、游行活动,耿彦波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人物。耿彦波是个什么人,他是如何来到大同的,又在大同做了什么?市民为何多次签名挽留他?关于他有哪些争议?他的“造城”活动,能引发哪些思考?本期“封面话题”给您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7.
厦门的情调     
丹娅 《文明大观》2003,(1):40-41
这几年,一说到“诗意”,全中国的文化人几乎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海德格尔,想到他那句名言:“人诗意地居住”,是最好拿来做日常生活的广告的。所有被这诗句标签上的生活,都让人觉得富有情调,都可让人在脑海中幻化如海市蜃楼。厦门人虽然整日被那蓝莹莹的海水围绕着,但却看不到什么海市蜃楼;海德格尔为何许人也,更是一  相似文献   

8.
他放弃上百万元生意,毅然回穷村竞选“村官”;他历经12次化疗,却依然忙碌在村建工地上;他将村民当亲人,连竞争对手也由衷佩服他……他就是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  相似文献   

9.
他,50岁,却已在狱中渡过了长达32年;我国法定刑期最长为20年,他的刑期却累计长达40年;上海劳教所的铁门中.日本广岛刑务所的铁窗里、新疆塔里木监狱的高墙内,他渡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大部分时光……  相似文献   

10.
刘泰山 《中国保安》2014,(17):59-61
李清林是湖北长阳福星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普通队员,他虽然年逾五旬,但论工作干劲却不输年轻人分毫;他虽然爱喝点儿小酒,但在岗期间却滴酒不沾;他虽然工资不高,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虽然个性好强,但工作起来却很讲究方式方法,颇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11.
说来似乎不可思议:有一家合资企业,七年里外方总经理换了三个,中方的党委书记却始终是他;外方新老总经理交接班时照例都会关照一句,先找书记熟悉情况,让书记给你上一课。企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外方总经理都先来征求书记的看法和意见。外方总经理甚至不止一次在员工大会上鼓动说,你们都应该加入共产党,看看企业里的党员,看看他们的书记就明白,这个党真的不错哦。  相似文献   

12.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却让这里的群众为他的行为感动;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群众常常在困难与无奈的时候想起他,又常常在他多次真诚奉献之后惦记着他。他,就是开封市人大代表、开封市禹王台区三里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东献。  相似文献   

13.
一年半前,我躺在肿瘤医院的病床上,常常想,这个病房很可能就将是人生的终点!我对面床铺的老王,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他的全身。有时候难受得厉害,他就一个人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呀?”没过几天,老王便离开了人世。他虽然走了,这句话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一一活着,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孔庆荣,出生于1928年6月,霞浦人。他虽然已至耄耋之年,但依然挺直腰背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生中虽身兼多职,却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文化人”。  相似文献   

15.
在我结识的浙江企业家中,李书福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此人极富幻想,却脚踏实地;他的人生充满坎坷,却总能逢凶化吉;他看似大大咧咧,却时时顾及细节;他自称半个文盲,却能用英语与老外直接对话,而且诗作不断……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他与黄继光、邱少云齐名;他曾受到毛泽东、金日成等中朝两国领袖的接见; 1953年他转业回到家乡,在县公安局当过副股长、民政科当过副科长、企业厂长。如今他还在为人民奉献着光和热……他就是抗美援朝反坦克英雄——谭秉云。   谭秉云,一个英雄的名字。   谭秉云,一位普通的老人。   走在大街上或者站在人群中,谁也不会觉得他有什么与众不同。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5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反坦克英雄。 只有解放区的天才 是明朗的天   1923年 11月 13日,谭秉云…  相似文献   

17.
不经意间,2000年已经过半,尽管新千年的钟声还隐隐在耳边回响,但毕竟日历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数字。 还记得,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时曾立下豪言壮语;还记得,曾闭上眼睛梦想着将这一年过得铮铮作响;还记得,肩上寄予着父母和朋友们的多少期望;但转眼回首,才发现日子原来还如从前一样平凡和朴素。 小区里有个保安员闲聊时说:“还以为这一年会有什么大出息,现在看来还是两手空空。”望着他那双还有些许希望之火的眼睛,望着他略显颓废的苦笑,我不知说什么才好。忽然就想起电视剧里的张大民来,想起他憨憨的笑,想起他对什么都满不在…  相似文献   

18.
选贤任能的重要必要,世人皆知。然而,同样也是一个世人皆知的事实:选贤任能实际操作起来太不容易。那么,问题怎么解决,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略抒浅见。一、要坚持大处着眼,不凭一时一事下断语选贤任能,首先要正确识人,即对人才的德识才学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免失察误用。然而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考察一个人,我们不能只听他说f些什么,还要看他干了些什么;不但要看他荣时某刻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平常都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不但要了解它表面上说什么,干什事,还要分析和把握他内心在…  相似文献   

19.
苟主任点名     
文革期间有个二混头,姓苟,靠造反起家当上了某科研所革委会主任。上任之日,他想抖抖威风,开会时。便拿出点名册亲自点卯。 头一个名叫马骉(biao),他叫出了“马”字,却不认识“骉”宇,张开的嘴动不上。急出一头汗。怎么办?名不能不点,台阶也不能不下,一急就喊道;“马 …一群” 姓马的研究员一听,知道是叫自己,因为所里没有第二个姓马的。他站起来纠正说“苟主任;我不叫马一群。我叫……” “什么!三匹马在一起,不是一群是什么!”苟主任厉言厉色。 马研究员只好坐下。 第二名叫金鑫,苟主任又不认识这个“鑫”字。只见…  相似文献   

20.
林肯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谜。他出身贫贱,自学成才,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他一生充满坎坷,饱受挫折。却不屈不挠地追求个人的政治抱负:他的长相平平,不修边幅,却迷倒了千百万的美国人。是什么使林肯享有这样高的感召力?我曾问过许多美国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林肯的幽默感染了后人。那么,林肯怎样培养了自己的幽默感,幽默对他的人生又起了什么作用?这得从林肯的苦难人生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