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中国律师》2024,(3):49-51
<正>在美丽的青海高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他们,就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党和国家的法治惠民工程,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平安工程,更是青海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品牌和名片。这项行动旨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群众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人物     
《中国律师》2013,(8):85-85
祝云昌:我愿把这缘分一直延续下去7月14日,新一批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志愿律师启程奔赴西部,开启他们为期1年的爱心之旅。祝云昌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祝云昌第4  相似文献   

3.
我很荣幸今天来到这里。在座都是青年律师,是新一代的律师,你们肩负着继续推进中国法律实施的重任。我近期去了安徽,在那里有机会见到了一些法律援助律师。他们的辩护技巧、勇气、激情和热诚触动了我。他们为当事人的无私奉献感动着我。他们的精神今天在这里交汇、融合。我所在的“国际司法桥梁”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在这儿我们致力于鼓励、支持并发扬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给刑事辩护律师提供支持和培训来促进中国的法治建设。目前在安徽选出七名优秀的法律援助律师,作为核心组,给他们提供培训。将来,他们会成为…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梦     
王波 《法治研究》2006,(10):15-15
人们常说:“律师的天职就是为当事人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对此,我深有感触。做专职法律援助律师,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四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帮助过因高压电击失去双臂的少年,因难以忍受丈夫虐待而精神失常的姐妹,因矿难而终身瘫痪、子女辍学的工人……我亲眼看到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正亲历不公,却很难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他们像饥饿中需要食物一样渴求着法律援助。他们给了我一个梦:就是将自己的所学实用于工作,服务于民众,为弱者伸张正义,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亘古的理念。特别是刑事案件中,帮助被告人依法提出无罪或者罪轻的意见,对当事人而言不仅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更是对一颗冰冷绝望的心,甚至一个脆弱微息的生命的拯救。我的第一次无罪之辩是为一审判处死缓的楚某辩护。当我到看守所会见他时,他正一遍遍反复念叨着:“我没有杀人,我没有杀人……”从他无助和濒临崩溃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了肩上的重任,也感觉到了勇敢面对和傲然前行的力量。通过无数个白天的调查走访,无数个黑夜的挑灯阅卷。终于,在激烈的庭审后,法庭采信了我的辩护意见,被告人得以无罪释放。望着薄薄的一纸判决,我想在我的梦想里不仅播种着公平和正义,还播种着人间的温情和希望。当然,律师付出的种种努力,有时并不仅是为了追求胜诉的奖赏。另一个案子,更让我读懂了判决背后刑辩的价值。那是一个被告人涉嫌强奸、故意杀人的案子。历时三年,进行了三次一审程序。我也相应地作了三次疑罪辩护。  相似文献   

5.
正现实生活中,残疾人朋友难免遇到法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卷入法律纠纷的情况。但由于对法律了解太少,很多卷入法律纠纷的残疾人很希望得到专业律师的帮助;同时,由于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这些残疾人往往无力支付律师费。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能为此类人提供帮助。虽然法律援助制度不只是为残疾人设置的,其他满足条件的人也可以申请获得法律援助,但是不可否认,残疾人群体是我国法律援助的重点。因此,很有必要向残疾人朋友介绍与他们相关的法律援助规定。这一期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弄清了这个问题之后,残疾人朋友遇到法律纠纷时,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否申请法律援助了。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及法律专业人员,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厦。法律援助是社会文明亏进步的体现,是法律公平性原则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实施,使我国的律顺制度进一步深入人心,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和纠纷寻求法律帮助,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律腼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得以实现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社会生活中,确实还有少数公民因经济困准无力承担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而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还…  相似文献   

7.
郑自文  郭婕 《中国司法》2006,(12):76-79
一、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概念及其作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是指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在警察讯问、法庭审判等诉讼阶段免费为当事人提供即时法律咨询、指导、或者作为被指控人的代理人,帮助被指控人申请延期审理、进行保释听证或者处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律师。该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已经成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法律援助制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目的主要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及时性的、专业化的、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从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资质来看,…  相似文献   

8.
公职律师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事物,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它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在国家机关或公共事业单位中任职,由国家支付薪酬的执业律师。公职律师的业务并不局限于为本机关或单位提供法律服务,还包括为社会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他们的收入来自于政府的薪酬,在对外提供法律服务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参与任何有偿服务。公职律师按服务对象可分为:政府律师: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公益律师:主要为社会上需要法律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律师法和修改后的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律师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申请受理,即律师根据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的申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另一种是指定受理,即负有法律援助法定义务的律师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但哪些律师属于有法律援助法定义务的律师,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等均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律师的法律援助缺乏可操作性。鉴此,笔者提出如下设想。一、应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在西方国家,法律援助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专;*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建立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陶髦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扶助。它是对需要专业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无力支持律师费用的公民予以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法制观念发展的结果。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提倡法律援助,主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辩护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前程序的律师帮助得到加强,但是在侦查阶段律师无阅卷权、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立法不明确、法律援助范围狭窄、援助申请程序繁琐以及律师资源不足等问题,使得被追诉人在审前程序中实际上无法获得有效、充分的律师帮助。鉴于此,有必要对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律师帮助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赋予律师审查批准逮捕阶段的阅卷权明;明确律师调查取证权;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建立值班律师制度,实行"先援助、后审查";在律师资源不足的地区允许其他法律专业人员介入侦查阶段。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与社会公益服务罗文波我国律师法设专章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法律援助的对象是“需要法律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固然可以免收服务费,但并非不收费而提供法律帮助的都属于法律援助。因此,在规定法律援助的同时。我国...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法律援助运作方式及其发展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对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国家是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国家或者政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经费、制定法律援助法律政策、监督法律援助活动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燕子 《中国律师》2007,(3):13-13
2006年2月4日。“推动律师深入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及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建立。项目资金由比利时政府提供.共50余万美元。项目旨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律师网络平台.以深入推动专业律师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的工作。项目将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并对从业律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他-fr]为农民工维权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项目还将并支持国内已有的七个省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在此基础上。一个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的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帮助的律师网络将在一年的项目期内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探索建立中国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是指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在警察讯问、法庭审判等诉讼阶段免费为当事人提供即时法律咨询、指导、或者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代理人,帮助申请延期审理、进行保释听证、申请法律援助或者处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律师。该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已成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法律援助制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司法部联合在河南省修武县启动了UNDP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试点项目.经过一年半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律师法》草案的第六章是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这是我国探索从立法上确认法律援助制度的开瑞,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新起点,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实现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常是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以其他有组织的方式.组织律师为那些确实需要获得律师帮助而无力负担相应费用的当事入.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法律帮助。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是法制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现代国家国民经济发达、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文明与…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是对某些特殊案件以及经济贫穷的当事人确立的一项免费或减费获得律师帮助的制度。从国外的立法看,法律援助主要规定于有关调整律师活动的法律中,但有的国家,如苏联,还将其确定为宪法中的一项内容。此外,英国在1949年施行了《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法》,法国在1972年颁布了统一的《审判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内容做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确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尽管有些是适应诉讼制度的特殊需要,如日本,除在简易、地方和家庭法院外,实行律师对辩护的垄断,法国的诉讼中也限定非律师人员一般不得担任辅佐人和代理人,但都反映了通过保障当事人获得法律帮助、尤其是诉讼法律扶助的  相似文献   

18.
吴意 《中国律师》2005,(6):47-50
在一些律师为游走于社会的边缘而彷徨,一些律师为社会形象不佳而苦闷的时候,本刊记者在安徽采访了这样一群律师;他们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财力去完成与普法相关的社会工作和法律援助;他们为了取证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几十里,甚至冒着跌下山崖的危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干部普法,帮助他们行进在依法行政的轨道上;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唤起民众对法律的敬畏,在社会的最基层推进民主法制;他们用法律诠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并促使其一一落实;他们用法律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上访事件,让百姓恢复对政府的信任。这些工作在安徽贫困地区的律师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填补了律师工作的真空,体现了律师的社会价值。在这里,每位律师都是维护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对社会做出的无私奉献树立了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4,(11):114-145
为了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依法保障和监督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执业活动,现将我省已通过2004年度年检注册的415家律师事务所、120家法律援助中心、4家公司律师事务部、1家公职律师事务部、4878名律师、4家已注销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和公职、公司律师不得从事有偿法律服务。希望当事人和有关机关查验律师的执业证,未经年检注册,不得违法执业。欢迎社会各界对律师工作进行监督。律师违纪举报电话:(0731)45860734586095  相似文献   

20.
我是湖北今天 律师事务所的一名专职律师,作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中的一名律师志愿者,在四川省金堂县法律援助中心服务。 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让“志愿者精神”在中国大地上弘扬,我在钦佩他们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经过连续两年坚持不懈的报名和努力,我终于成为一名志愿者,于2010年7月走进了四川金堂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