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意义和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东 《中国法律》2014,(1):20-23,85-89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总结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的有益经验基础上试点推行的制度。《中共中央关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2.
董成惠 《北方法学》2017,11(2):98-109
"权力清单"作为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事实上,目前各级政府推出的所谓"权力清单"主要是政府的行政审批清单,旨在规范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但不论学界还是各级政府都存在对"权力清单"的误读,把行政审批清单作为"权力清单",把行政权简单化为行政审批权。行政职权是行政权力的具体化,"权力清单"是对行政职权运行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应理性看待行政职权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从法理上厘清行政权力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规范行政权力的法治路径,明确"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三个清单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权力只有按法定程序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进行有效监管。要把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制度,作为防止利益冲突的重点工作。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公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尺子,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公私关系,摆正公私关系,处理好公私利益冲突,才能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及其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清单本质上是对行政法律法规中有关行政权能的细化、整合和集中,它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权的范围并将政府权力置于阳光下,具有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作用和价值。在当下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推行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主动、不积极,权力清单的内容不完整、不客观以及不合法等问题。必须将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予以法制化,这是稳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顺利推行的需要,是确保权力清单内容合法性的需要,也是保证权力清单内容得以顺利实现的需要。要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对权力清单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并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权力清单的内容及其制定程序予以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北方法学》2019,(2):67-76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对"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句法律谚语的完美诠释,充分体现了有限行政权力的法治理念。目前,由于缺少对行政权力清单的法律界定,有关行政权力清单的学理分析又各不相同,因此立足于行政权力清单的基本要素,系统、科学、准确地挖掘、探讨其内涵,并将其与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加以区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正当性源于人民主权理论,价值追求在于控权,目标是实现有限政府。在实现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进程中,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行政监督制度并行驰骋,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共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阳 《政府法制》2014,(34):31-31
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烟台市政府决定分四个阶段在全市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于12月底前全面完成。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监督及其他行政权力10类,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努力构建“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行政组织法的发展与变革中,地方政府创生了一种在行政法理论体系上完全找不到对应的新型制度,它往往被称为"行政权力挂起",是地方组织法的新变式。从对地方立法实践的观察来看,它是附随在权力清单制度中推进的,是为了应付权力清单运动而催生的新型权力编排方式。但是,它既不是对行政权力的创设,也不是消灭,而只是采用一定的程序将行政权力予以冻结,被冻结的权力既可能会被长期封存,也可能会被即时解封或启挂。从法律评价上来看,被挂起的行政权力可能会面临"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构成违法性阻却事由"等多方面问题,尽管从理论层面上来说,这些问题可以在行政自制的制度定位中获得一定的解释。但是,这仍然不够,我们还需要从规范层面进行更为正式的制度化布置,并从法律效力上划定这一政治活动的最终边界,从而促使其从政治行为向法律行为转变,从封闭行为向开放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8.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行政机关依照人民检察院的审查意见或审查决定,作出相应行政处理决定或者执行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的制度。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制度是执政党和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宪政制度上作出的重要安排,  相似文献   

9.
"权力清单"制度指的是基于政府权力透明的一项简政放权的重大举措。它的目的在于提升行政效率、简化政府行政程序,理顺部门审批职责、归并交叉重复审批事项、区分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事项,将行政审批和行政监管相对分离。在充分体现行政权力改革的同时,优化政府行政权力,达到廉政的目标。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权力清单"制度、权力腐败以及政府改革问题等内容,对我国目前各地区紧密开展的"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起,福建省司法厅党委根据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了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权责一致,晾晒权力"清单"。省司法厅党委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制定规范权力运行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方案,对全系统所有的职权进行梳理,做到权责清晰、权责一致。积极推行政务、狱务和所务公开,借助互联网、公告栏和电子信息屏等,向社会公布职责权限、办事规则和工作流程等信息,公布执法依据、程序、流程和  相似文献   

11.
行政审批权力清单是规范行政审批的重要制度,但目前在构建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中存在着审批事项和审批权力设定依据混乱、清单标准模糊、清单形式不一等问题,为此需要明确审批权力清单的法律标准。审批权力清单的法律标准包括审批事项的合法性标准和审批设定权限的合法性标准。审批事项的合法性标准应以《行政许可法》第12条、13条规定为基础,判断可以进入权力清单的审批事项。审批设定权限的合法性标准应以《行政许可法》第14条至第17条的规定为基础,对审批权力的设定依据进行全面筛选,阻止不符合设定权限标准的审批权力进入清单。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动全面改革的突破口,是本轮行政改革的关节点。目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着的一些观念性、体制性以及法律政策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在宏观层面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为终极目标,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建立系统的简政放权工作体系,以实现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的顺利承接。  相似文献   

13.
周燕 《法制与社会》2010,(14):151-152
"非公因"性行政立法是对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倾向、行政立法的权力寻租现象的统称,这是我国行政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非公因"性行政立法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立法的质量,损害了公众利益。本文指出应尽快建立政府律师制度,并充分发挥政府律师在行政立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尹卫国 《检察风云》2010,(14):31-31
湖南省正在开展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专项行动,拟将党政部门各级官员的"权力清单"公之于众,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15.
钱弘道 《中国法律》2014,(3):37-40,93-97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可见,信息公开是未来中国深化改革的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育施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授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行政措施,该项权力的内涵易生歧义,且与法治行政的若干理念、原则与制度格格不入。宪法和组织法应删除规定行政措施的内容,将其归属于行政立法权和决定、命令制定、发布权范畴内,依法理顺行政机关抽象行为权的内部秩序。  相似文献   

17.
刘剑明  徐蕾 《行政与法》2014,(12):118-120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性路径依赖的弊端日益显现,急需实现路径突破。破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难题,需要引入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手段。概括起来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化发展包括相互依托的三个层面:一是使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具有法律效力,二是依法定期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三是依法对行政审批权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8.
正市直单位共削减行政权力1736项,规范730项,合并14项,下放49项。其中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由过去的776项削减到224项,重大审批和服务事项工作时限压缩20%。从去年开始,河北省秦皇岛市通过实行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中划定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得公开"的三条边界,但据此无法确定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其职责分工。"三张清单"具有划定行政机关权责边界的基本内涵,"三张清单"的实施有赖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运作,"三张清单"的属性能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建设。以"三张清单"制度构建为路径,可以重构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行政职责""必须为"、"行政职权""可以为"和"权力外""不得为"的三条边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行政审批改革的重要举措,行政审批权力清单的推出备受瞩目。但目前,清单建构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依靠政策、文件,由行政手段推动。清单的制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缺少统一的法律标准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清单形式上粗糙简略,内容上多鱼目混珠,没有完全起到有效约束审批权的目的。如何清理和有效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以确保清单之外不再有变相审批权力的存在、如何对审批事项的合法性进行有效审查以阻止不合法的审查事项进入权力清单,如何激活行政审批的评价机制以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及时修改、调整清单中的审批事项等等,都是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建构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