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科学发展内涵中的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生成的核心取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的出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分配要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生成动因。构建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建立公平的公共政策体系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价值生成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张杰 《世纪桥》2009,(17):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张杰 《世纪桥》2009,(18):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科学化是公共政策的必然要求和核心要素,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公共政策科学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核心主题,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势在必行。我国公共政策研究起步较晚,总体上看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科学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面临着不少挑战,只有通过提高政策队伍的科学素质、完善公共政策系统、革新政策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决策机制等途径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制定和落实科学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有着巨大影响。全球化要求在政策价值上的合作共赢,要求国际性公共政策中的公平正义。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社会转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也要求公平正义的政策价值。这些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民主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在现代社会,由于公共政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以公意为价值取向、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托、以政治秩序为最终归宿,才能建立起人民期待的合理、公正、有效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二是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三是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遵循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政府在充当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同时,却又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常常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偏离。因此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的好坏,矫正偏失的公共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利用公共政策服务民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凸显是社会治理伦理价值位移与公共政策价值观嬗变的使然。公平公正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发展理念和永恒理想,理应成为一个民主、健康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基本伦理价值准则;作为对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的回应,以人为本无疑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核心。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可以通过公共政策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公共政策运作伦理机制的培育以及公共政策主体伦理自觉的养成等一套机制得以体现或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从传统决策机制向现代决策机制的转型中,我国的公共政策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陷。新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探讨如何加快公共政策建设的进程,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齐冬梅 《党课》2011,(9):55-57
科学决策是现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决定着决策科学化的程度、质量与水平,对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保障作用和支撑作用。一、科学决策是现代决策的必然要求 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改进与优化我国公共决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决策系统是政策产出的策源地,科学的公共决策系统是优质政策的重要保证。我国政策制定系统尚不健全,这是影响我国公共政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我国公共政策质量,要着眼于改进与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一是健全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二是完善公共决策咨询参谋系统;三是改进公共决策中枢系统;四是强化公共决策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既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执行,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大力推进公民有序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决策是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理性因素对决策主体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由于决策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决策环境和决策问题,因此还应合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以达到公共政策决策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开启一个智库发展的新时代,这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呼唤.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根本前提是坚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研究咨询机构,主要功能是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和集贤育人.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作为组成公共行政的重要因子同时也是连接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键环节,无疑是公民接触和了解身边政治和行政事务的最直观方式。一项具体的公共决策必然存在其利益相关者,本文从利益角度来解释公共决策的制定,最后对于政府未来面临的环保引发的治理问题如何应对文章也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公民作为公共政策系统的重要主体之一,对于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意义重大。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目前中国来说,公民已经广泛地参与到党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调整等一系列环节。但传统文化、公民素质、决策体制、公民社会和法律制度等制约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要在执政理念、法律制度、信息化平台、社会价值文化和公民社会等方面加强建设来提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幸福理念的公共政策价值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和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但二者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幸福问题研究的兴起引发了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效率和公平都是工具性价值范畴,都只是公众实现幸福的手段或方式,二者内在的统一于公众对幸福的追求。将公共幸福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有利于调解公共政策效率和公平取向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公共政策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汪霞 《学习月刊》2010,(22):13-1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影响公共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政策行为的深层结构因素。追寻政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既是实现政策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政策自身品格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精英决策是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典型模式。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具备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