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非 《公民与法治》2012,(19):14-17
眼下.“发票换工资”在某些单位成为一种现象。单位将员工的工资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直接打到银行卡,而绩效工资是“大头”,则要员工用发票来领,这样不仅个人不用缴个税,单位也能避税,这种行为被不少企业美其名日为职工“合理避税”。  相似文献   

2.
检风评点 《法人》2011,(2):1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将发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由财政部令上升为国务院令,实现了由“部门规章”向“行政法规”的升格,使发票管理办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4):58-58
法官:我的一个亲戚原系一家国有分公司经理。2008年12月,有人向他提出,在春节前用发奖金的形式分些公司的钱以增加点福利。经分别征求全公司9名正式员工意见后,大家通过虚开发票、虚报支出的方式,套取了公司的9万元现金后,没有建立任何台账,即秘密以发奖金的名义分给每人1万元。近日,我亲戚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可我认为,经集体同意,按照一定标准将国有资产发给本单位职工,属私分国有资产,而本案涉案金额尚未达到10万元的立案标准,怎么会按犯罪处理呢?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某高新技术公司从某名牌大学招聘了两名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李和小唐,计划安排他们作为公司程序二部的技术工程师。公司与小李、小唐协商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二人办理了户口进京指标、为了避免这些落户员工另觅高枝,让公司“得不偿失”。人力资源部的小齐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公司与将要办理进京户口员工的劳动合同中补充约定一条,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2,(10):45-45
张敏是湖南一家普通的软件企业的部门副经理。从5月起,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就是公司劳资谈判代表之一。“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加大,但工资没见涨。这两年,公司的规模和利润都在增长,员工们希望能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张敏说。因为对于员工涨工资的呼声公司迟迟未有动作,因此,员工选出了5名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6.
海外硕士毕业,就职于德国大公司。福利优厚的令人难以想象——这喜剧怎么就成了悲剧呢? 本文主人公肖扬与高丽娜是在德国的留学生情侣,有感于好福利与机遇,毕业后肖扬立志扎根海外,用拼搏给女友一个稳定幸福的家。然而历尽艰辛,正当肖扬在职场上步步前行时,却意外遭遇德国公司的“性福利”。他努力的目标竞渐渐演化成一个个“性徽章”。一边是同事的认同与职场的升迁,一边是道德的谴责、女友的泪水,肖扬每天生活在良心的煎熬中……  相似文献   

7.
林海 《检察风云》2014,(18):54-55
据报道,法国最新的劳动立法规定:晚上6点后到早上9点之前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将不允许公司向员工发送邮件,也不可以向员工打电话。这一确保普通员工“休息权”和下班后自由的立法,引来了许多羡慕的议论。然而同时,这类“限制变相加班”来保护劳工的立法,却在法国本地也受到不少批评。尽管当前法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者却仍然被迫休息,这让一些底层劳动者感到不满。而对于立法者而言,想要打破平均主义和福利保障的劳动法传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案例:林某到上海某公司做融资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英文协议,约定报酬为每月工资加提成,期限为4个月,没有“三金”,期满表现好转为正式员工。同时,公司和他签订了保密协议,并要求他按照员工手册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履行同其他员工一样的义务。到期后,林某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公司续签了合同。不久,林某发现公司仍然没有为自己缴纳“三金”,遂到公司交涉。该公司却表示公司与他续签的协议是一份“劳务合同”,每个月支付的报酬不是工资,而是劳务费,所以,公司不承担“三金”和任何福利保障。林某气愤不已,遂到当地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1,(2):5-5
近年来,制作、兜售、使用假发票的现象比较严重。对此,新修改的发票管理办法根据新情况增加规定,明确要求禁止非法代开发票。据悉.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将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这是河南一例因“手机定位”引发的隐私权诉讼案。员工在一个周末被公司“手机定位”,认为是掠夺个人空间的侵权行为,即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而公司则认为,进行手机定位跟踪是知情权的需要,也是单位的权利,于是双方走上法庭。2007年12月,此案一审宣判:公司构不成侵权,员工表示上诉。  相似文献   

11.
匿名举报牵出系列大案 2011年3月,北京市检察机关接到上级转来的一封匿名举报信,寥寥数字的举报信中反映北京市卫生局机关工会原主席白宏长期在美容会所高档消费,行为可疑,匿名举报引起了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检察官初查发现,白宏分管的工会单独设有财务和银行账户,经常有大量的支票、现金的支出,而返回平账的发票内容多为"会议费"、"培训费"、"办公用品"和"礼品"等,却没有一张发票能够反映出与"美容会所"有关联.深入调查后,检察官发现,开具这些"会议费"、"培训费"、"办公用品"发票的某酒店、某商贸公司、某销售公司等四家公司都由一个共同的上级管理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某女子会所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2.
何龙 《公民与法治》2014,(20):24-24
上一个培训班要花费五六十万元人民币,舍得花这种大钱的,除了土豪,就是“官豪”。 但“官豪”们获得这种“福利”的机会最近受到了挫折——京华时报报道说,近一个月来,各大EMBA班,尤其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某高新技术公司从某名牌大学招聘了两名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李和小唐,计划安排他们作为公司程序二部的技术工程师。公司与小李、小唐协商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二人办理了户口进京指标。为了避免这些落户员工另觅高枝,让公司"得不偿失",人力资源部的小齐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公司与将要办理进京户口员工的劳动合同中补充约定一条,将员工每月薪酬中的10%作为服务基金,由公司代为保管,待合同到期时一次性向员工发放。  相似文献   

14.
用虚假发票报帐和做帐,是目前较普遍的经济违法违纪手段。从溆浦县纪委监察局1994年以来查办的204件经济违纪案件来看,其中使用虚假发票的144件,占70%,涉及违纪金额达175万余元。由于虚假发票违纪形式多样,手段隐秘多变,给查办这类经济案件带来了许多困难。通过几年的办案实践,我们认为识破虚假发票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一、总量宏观观察通过合计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的财务收支总额,全面系统分析,综合比较,从中发现动态性的异常,缩小范围,摸清虚假发票的“入帐处”,以便有重点地检查核实。例如,我们在清查某一食品生产企业帐务…  相似文献   

15.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4,(13):55-55
山西省神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干部员工理论学习、作风整顿、业绩考核,在全县开展了“比学习促整改、比作风促经营、比业绩促转型”的“三比三促”活动,攒足精气神,提升工作效率,全社上下掀起了比学赶超、进位争先、创优环境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1994年4至6月,安陆市社会福利公司(下称福利公司)建材商场承包人郑家责同武汉市江岸区四通建材经营部(下称武汉四通)徐世铁和经理夏艳华、马喜生(均在逃)等人到福建省福州市做生意。行前,郑家责向福利公司马家国经理做了如实汇报,马家国随即委派其公司会计施雄英、聂耀友和聂兰芳(马家国妻子,该公司拉丝厂承包人)将公司执照、印章、增值税专用发票先后五次带往福州,在福州向各单位虚开增值税发票154份,价税合计1亿6千5百14万7千余元,连同武汉四通向福利公司虚开的1亿6千4百62H3百余元,共计3亿2千9百76万7千3百余元…  相似文献   

17.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0,(13):48-49
余某与同村的王某合伙买了一台冷藏车,做运输生意。几年来,一直生意兴隆,收入丰厚,这令村里许多人羡慕不已。这年底,运输车底盘损坏需要更换一辆新车。二人协商后,由余某在某购车公司先取回一辆新车,购车款、办牌照等费用由该公司垫付。为获取银行贷款,余某向该购车公司索取了4张发票,其中2张是假发票。  相似文献   

18.
张友  范辉 《法治纵横》2011,(11):38-39
沧州农信社员工2010年工资基数多在20万以上,最高能达37万,放弃休年假最高可拿到6万元的休假工资。此外,还有自设包县奖等奖金福利。这份泡制出来的“史上最牛工资单”让社会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有奖发票"制度出现的经济原因、它与政府经济行为的关系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性观点。同时指出必须从制度化的层面上,把有奖发票办法纳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使之制度化,从而达到以票控税的效果,也因此达到政府采取"有奖发票"经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目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介绍原告王路明系被告吉列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人事服务部经理 ,1 999年 1 0月 ,被告吉列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年度裁员 ,并制定了裁减 5 8名员工的计划表。但在此间 ,有部分员工竟收到了部门经理们下发的续签劳动合同征询表 ,员工们欣然应允 ,并签字续约。公司宣布裁减计划后 ,员工们甚为愕然 ,决定要向公司讨个说法。公司无奈 ,只好以增加经济补偿金和加发工资来平息此事。事后 ,公司经调查 ,认定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原告王路明违反公司操作监督程序 ,将续签劳动合同征询表格直接下发给了不知情的部门经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