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丽水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瞄准"专精特新",挺进智能家居领域"通过转型提升,让我们的闭门器产品智能化、数字化."瓯宝安防董事长助理陈选说. 企业规模小、优质企业短缺、产业链条分布散、上下游延伸不完备,曾是丽水市莲都区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今年以来,该区装备制造业迈向中小微企业转型"专精特新"新赛道.在丽水工业园区,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聚焦阀门、电气机械、汽摩配、智能家居等新领域,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同时做深做细装箭制造业提质升级、强链补链,培育莲都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洼地"效应.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21,(1):后插1-后插3
近年来,温岭市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一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试点为契机,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谱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温岭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逆势上扬,其中8、9、10三个单月增速连续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刘建华 《小康》2022,(4):42-44
"佛山靠制造业立市、富民,这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发展规律.必须把制造业推向中高端作为强市之基,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佛山市委书记郑轲说.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23)
正戴上"头盔"就能"亲临"事件发生现场,手机一摇便展现出3D实物图,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的动作翩翩起舞……这便是当下炙手可热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VR/AR技术,通过创建虚拟世界,和现实产生交互,可谓"无中生有""虚实结合"。常州是一座以制造业见长的江南名城,作为该市区域"创新之核"的常州科教城,在推进转型发展、布  相似文献   

5.
继"三个有利于"之后,"三个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与发展."三个有利于"侧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侧重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尚需坚持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0,(12)
正常州是一座人杰地灵、产业发达、交通便利、民生领先的苏南发达城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样板。从黄海之滨的日照来到长江之畔的常州,接过常州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棒",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赛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让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  相似文献   

7.
蔡杨洋 《今日浙江》2021,(15):30-31
在奋力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的新使命下,杭州一方面厚植数字优势、做强数字产业,一方面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激活发展动能."双引擎"同向发力,正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306亿元,占GDP的26.7%,同比增长16.7%;两年平均增长13.6%,高于GDP增速6.6个百分点.作为全国数字经济"领跑者",杭州数字经济继续高歌猛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相似文献   

8.
世界制造业正在步入"中国时代",这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五金之都"的永康,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市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五金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22,(1):62-63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对河南的制造业意义重大,建议政府发挥信息平台和产业引导作用,加快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省青联委员连政表示. 在连政看来,近几年来,河南的人工智能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基础层、技术层,还是在应用层,均已具备...  相似文献   

10.
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指出,"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在若干行业和区域形成一批全国性的制造中心,使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这一讲话指明了浙江产业发展的方向,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我们经贸委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一座晚清风格的四合院在村落中格外显眼.走进屋内,佩戴圆框眼镜的年轻学者半身铜像立于大厅中央.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俞秀松,青少年时期在这里居住."诸暨人都以他为荣,他是暨阳儿女的骄傲."村民们说.  相似文献   

12.
宗合 《今日浙江》2022,(1):44-45
日前,《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清晰勾勒了浙江打造"单项冠军之省"的具体路径. 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 高起点新目标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实践证明,单项冠军企业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长板优势,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9,(20)
<正>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曾以工业重镇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经济版图之上,获得了"工业明星城市"之誉。进入新时代,常州秉承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发展理念,把握时代脉搏,秉持由"量"向"质"转变的思路,主攻智能制造,突出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壮大,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活力是温州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温州发展最重要的优势。实践证明,温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发展,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增强温州的活力。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一)通过扩大开放增强活力1.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利用外资。一是引进先进制造业。温州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常州,一座浸润厚重历史的江南古城,在时光中流淌了3000多年,静静地散发着吴语的芳香;常州,一座崇尚开拓创新的现代都市,在产城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刷新,演绎出雄姿初展、生机勃勃的大美景象。常州的产城融合,最早源于国务院"苏南规划"中的一段表述:"在常州推动建设西太湖科技城,重点发展先进碳材料、科技金融和高端商务服务,成为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省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意见,随后进一步明确常州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常州能成为全省唯一的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是重庆经济的产业支撑, 是构建西部经济中心、 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引擎, 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 由于重庆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下,在经济新常态的历史进程中,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而伟大.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协公报》2013,(1):38-39
<正>"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能级跃升的显著标志。积极顺应这一客观规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新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优选战略。一、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新区行政区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十大战役"为平台载体,以"十大改革"为强劲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实体经济之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步带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18.
柯桥区是全国纺织产业重镇.近年来,围绕"全产业链""全要素"保障的要求,数字赋能、内外联动,打好"稳外贸促消费"组合拳,努力构建纺织领域"双循环"战略枢纽支点. 以"产业市场"叠加优势锻造全产业链竞争实力."产业+市场"是柯桥区的独特优势,柯桥区努力将这两个优势链接叠加.做强产业集群: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推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3家印染企业跻身全国行业30强;科学应对能耗双控挑战,坚决落实有序控电.突出数字赋能: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打造连接织造印染全产业链、全要素链的"行业产业大脑";上线"浙里工程师"多跨场景应用,共享全省"人才码""企业码"和绍兴"越快兑"等系统数据.推进市场"进化":建成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引进国际检测头部企业法国必维,发布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启动建设数字物流港,全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柯桥区是全国纺织产业重镇.近年来,围绕"全产业链""全要素"保障的要求,数字赋能、内外联动,打好"稳外贸促消费"组合拳,努力构建纺织领域"双循环"战略枢纽支点. 以"产业市场"叠加优势锻造全产业链竞争实力."产业+市场"是柯桥区的独特优势,柯桥区努力将这两个优势链接叠加.做强产业集群: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推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3家印染企业跻身全国行业30强;科学应对能耗双控挑战,坚决落实有序控电.突出数字赋能: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打造连接织造印染全产业链、全要素链的"行业产业大脑";上线"浙里工程师"多跨场景应用,共享全省"人才码""企业码"和绍兴"越快兑"等系统数据.推进市场"进化":建成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引进国际检测头部企业法国必维,发布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启动建设数字物流港,全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21):48-49
文化如水,可知来处;文化如光,点亮思想繁星.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2020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这是一项浙江文化事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筑基工程'.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来描绘把握'文化力量',通过建设文化标识来探索推动'构建新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说,"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挖掘、研究、阐释优质文化基因,构建全省文化基因库,推进其转化利用,使之成为浙江文化标识,推动新时代江南文化高地、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的落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