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9月20日,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来自海内外数千名嘉宾聚焦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同时指出要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  相似文献   

2.
宗合 《今日浙江》2022,(1):44-45
日前,《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清晰勾勒了浙江打造"单项冠军之省"的具体路径. 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 高起点新目标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实践证明,单项冠军企业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长板优势,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郭煦 《小康》2022,(4):39-41
常州,这座以制造业著称的江南古城,在前不久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就聚焦产业发展."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制造业是常州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以三个"最"字描述常州的制造业家底.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21,(1):后插1-后插3
近年来,温岭市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一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试点为契机,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谱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温岭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逆势上扬,其中8、9、10三个单月增速连续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5.
袁卫 《今日浙江》2021,(21):22-23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更是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的战略重点. 今年以来,浙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推进制造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向"数"而生创新业 通过上线各类智能化应用,金田铜业车间加工自动化率超过93%,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爱柯迪发挥全5G智慧工厂优势,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企业汽车压铸件质量追溯系统;康赛妮"未来工厂"正式全面投产,生产效率提升50%、库存周转率提升100%……今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装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手段,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简单的"机器换人"向机联网、数字车间、"未来工厂"发展.前三季度,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的必然抉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起步上处于"后发"位置,这是我军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背景.同时,我军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条件,应立足现实,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7.
赵凝 《前进》2022,(3):40-41
加快科技创新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从探索科技前沿到攻克难题,科技战线上从来不缺乏女性身影,她们聪慧敏锐、细腻坚韧,成为这个行业中一抹亮丽色彩.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孟青就是"她们"中的一位,她在科技战线上发光发热,潜心研究、刻苦...  相似文献   

8.
活力是温州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温州发展最重要的优势。实践证明,温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发展,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增强温州的活力。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一)通过扩大开放增强活力1.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利用外资。一是引进先进制造业。温州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低碳化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着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乐清市以“亩均论英雄”推动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有力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转型提升.2020年,乐清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54.6万元、亩均工业增加值266.5万元,分别居全省各县市第1位、第2位,全市制造业走上资源消耗降低、质量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为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20]6号),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先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升经济治理效能,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世界制造业正在步入"中国时代",这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五金之都"的永康,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市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五金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丽水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瞄准"专精特新",挺进智能家居领域"通过转型提升,让我们的闭门器产品智能化、数字化."瓯宝安防董事长助理陈选说. 企业规模小、优质企业短缺、产业链条分布散、上下游延伸不完备,曾是丽水市莲都区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今年以来,该区装备制造业迈向中小微企业转型"专精特新"新赛道.在丽水工业园区,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聚焦阀门、电气机械、汽摩配、智能家居等新领域,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同时做深做细装箭制造业提质升级、强链补链,培育莲都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洼地"效应.  相似文献   

13.
《政协天地》2013,(6):53-54
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能源技术革新,属于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范畴。会催生一些新产品,引起一些产业领域的变革,但不会导致整个工业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所以短期内不会动摇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但需重视的是,美国制造业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我国大量低端制造业向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会形成“高低两端”挤压我国制造业生存空间的局面,进而动摇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4.
罗旋 《人民论坛》2020,(12):156-157
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8,(22)
正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立足江苏制造业的深厚基础,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省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的重大任务。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等领域掌  相似文献   

16.
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广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突出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苏枫 《小康》2022,(4):34-35
2022开年后,山东以隆重表彰优秀企业家的形式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多年来,山东经济的特点被描述为"大",其实,经过多年新旧动能转换和持续深耕制造业,众多制造业冠军崛起,让山东经济"优""强"的特点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9)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着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6,(11)
正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当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我们该如何迎接这重大的机遇和挑战?9日,省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协商讨论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的有关问题,对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建言献策。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湖北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20,(2):40-41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前沿,将催生信息产业的新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