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学思想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生存论、人的发展论。人的社会本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重要任务;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杨凤 《党史文苑》2008,(9):66-69
马克思人学思想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生存论、人的发展论.人的社会本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重要任务;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需要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性的基本属性,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有社会要素,又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可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表现。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是指社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进一步揭示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母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知识创造出发,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理念,全社会合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这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习惯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4.
陶磊  黄明理 《探索》2011,(6):120-125,169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要弄清这三对矛盾,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论”和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区剐。只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即主要在社会关系中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到”社会哲学范式,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的生成中明确其现代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准确、恰当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必要保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人与社会的共赢,幸福生活作为人与社会共同的终极愿景,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指向,唯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本体价值,才能真正稳固自己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所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意识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具有何种意义,在本质上因为它具有全面性,而不同于目的论和功能论,因为目的论和功能论都具有片面性.借助于价值论所具有的全面性,我们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意义重新进行探讨,把问题锁定在两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客体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对这一客体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前提。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理解人的科学维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种集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于一身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以这些属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毅然 《探索》2004,42(2):100-1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人性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深层制约因素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这一科学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 :人的自然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物质需要的满足 ;人的社会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针对性的增强 ;人的主体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杨增岽 《探索》2007,1(6):136-139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是指除学校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它社会力量所参与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重点是强调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接与反哺,彻底改变学校(培育人)与社会(影响人)两个环境系统之间的相对非连贯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提出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认识的深化,不仅有现实基础,亦有深刻的学理基础.体现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是本质基础;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辨证统一性是根本基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性是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是相对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言的,它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非阶级性、社会性的一面。非意识形态功能具体袁现在民族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承功能、人类思想政治文明的传播功能、社会心理的疏导功能三方面,但在其具体表现中存在相应的问题,主要有民族思想政治文化传承能力不足、人类思想政治文明传播能力有限、社会心理疏导能力缺乏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重视人类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注重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这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非意识形态功能的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