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权力具有“双重性”,即权力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当前,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建立与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高层权力、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是消除权力腐败,保持执政廉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3,(23):34-3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努力打造好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关键。我们将结合深圳实际,就实施“科学造笼”、保障“权力入笼”和防范“权力出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肖剑 《检察风云》2011,(15):32-34
泰国,曾经被誉为东南亚的“民主标杆”。确实,民主选举、政党竞争执政,在理论上一直被视为实现权力监督、医治权力腐败的灵丹妙药。然而,泰国自1932年实现君主立宪制度以来,在仿效西方民主的实践中,是在从军人统治向民选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权力制约是预防腐败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智敏 《中国监察》2008,(11):34-35
有效预防腐败,不仅要加强廉政教育、坚决惩治腐败,更要针对权力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依靠对权力结构和体制进行调整,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注重对权力运行的监控,构筑以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体系,促进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而能否用好权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领导干部是不是理性看待权力。这里讲的理性,应该是真正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意味着对党和国家担负的责任,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李宝芹 《中国监察》2008,(16):32-32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保证各级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指示,在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权力监督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独自掌握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唯一机关。然而,在现实中,人大的权力没有真正实施到位,人大代表的作用没有  相似文献   

8.
再论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腐败是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权力腐败的本质是剥削 ,这种剥削是通过追求最大化的“非生产性利润”而形成权力资本实现的。遏制腐败 ,可以从权力成为“寻租”、“设租”对象的诱因 ,即权力不当干预或进入市场 ,导致权钱交易腐败现象恶性发作上去认识。也可以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 ,即通过成本分析进行遏制 ,因为权力腐败都是需要承担风险和支付成本的 ,只有国家法治措施达到腐败成本大于腐败收益时 ,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9.
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政党政治与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现代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也是“政党国家”,即实行以政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配置与运作体制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如此,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只是它们在政党制度的形式与政党的阶级本质上有基本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一党制。 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特色,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即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7):1-1
“权为民所赋”,表明的是权力的来源,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执政党的权力,都是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权为民所赋”是人民主权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个大家都明白。  相似文献   

11.
罗海岩 《政府法制》2011,(29):41-41
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软弱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质量,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  相似文献   

12.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人大代表怎样才能履好职,行好权,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时代的使命呢?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在摆正位置,扮好角色的同时,还要养好“精、气、神”。  相似文献   

13.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4.
阎闯 《内蒙古检察》2002,(6):48-49,43
职务犯罪是一种权力犯罪,是腐败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人民群众十分痛恨。检察机关担负着查办职务犯罪的神圣职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将查办职务犯罪与预防职务犯罪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洪民 《中国监察》2008,(17):36-36
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必须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要自觉把部门工作融人大局工作之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排查权力运行中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查找导致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等腐败问题的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1,(34):136-137
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占有性,掌权者容易滥用而走向腐败。权力腐败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权力腐败。本文主要从权力腐败的危害出发,分析权力腐败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我国,人民和人大都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权力的原始所有者,人大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人民是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的主体,人大是第二个层次的主体,它要对人民负责。人民的权力只能通过代表人民、为了人民的统治阶级中的少数人来实际地掌握与行使。人民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自己国家的侵犯”,遏制权力的扩张与腐败,保证国家权力运行的人民意志性,就不仅要以“权利制衡权力”,而且还必须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河北省在积极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今年1月出台1号文件,决定在全省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实行代议制制度的国家。代议制的一个基本设计就是人民(具体讲是选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并通过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来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0.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着力点,准确站位,认真履职,让权力始终成为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正能量,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