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人闲唠,唠起了老实人。A说:“如今,老实人吃不开了。”B说:“不要再做老实人了,做老实人有谁能瞧得起?”闻此议论,不禁也深思起老实人来。过去,人们很崇尚老实人。交朋结友,人们敬重老实人;选人用人,更是青睐老实人……如今,在一些人眼里,老实人成了“熊包”、“无能者”的代名词。结识朋友,往往因其不适应“灯红酒绿”而被“拜拜”;选拔人才,也常因其不善于“交际应酬”而被排斥……在他们眼里,老实人“不会办事”、“无所作为”,怎能被瞧得起?然而,笔者却想为老实人鸣鸣不平。窃以为,老实人并非全是“愚蠢”、“…  相似文献   

2.
老实人为何总吃亏王翠兰在当今社会上,常听到老实人处处吃亏的情况。老实人一旦与不老实的人相遇,总是处于下风。这是为什么呢?笔者通过仔细观察,找出了九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老实人不会争名夺利,不老实的人则为了获取个人名利而不择手段。其二,老实人不会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3.
正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在家庭生活中,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罗荣桓更是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为人民服务,抵制特权思想。"永远做老实人"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一生倡导党员干部要做实事求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老实人,反对"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的说法。他认为,老实人忠诚党和人民的主要表现,就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他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他将个人主义者、宗派主义者归为不老实之列,断言不老实"总有一天要吃亏"。他指出,个人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19-19
杨善洲在世时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共产党人就是要‘自讨苦吃’!”党员干部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与一位熟人闲聊,顺便问及他单位里我的一位老同事近来命运如何。这位熟人毫无思索地回答说:“他,人太老实,没有开拓性,吃不开。”听了这话,我脑际里蓦然升起一个疑问:老实人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常听不少人说:“人老实了,是要吃亏的。”对于这一点,我有同感。只因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埋头苦干、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坚持原则的老实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还有人说:“现在,‘老实人’这个名词早就过时了”,甚至在少数人眼里,“老实人”已成为“无用人”、“窝囊废”的代名词。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完全不赞成的。 老实不老实,历来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我们做人的起码标准,更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老实,就应该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对成绩,对缺点,一是…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倡导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老实人"。他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老实的人格要求进行批判继承,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赋予它崭新的内涵,提出并倡导做实事求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老实人。毛泽东反对"老实人不聪明""老实人吃亏"的说法,并深刻指出,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不老实,总有一天要吃亏。他还提出了做老实人的四个着力点,即说话要老实,学习要老实,做事要老实,改正错误要老实。  相似文献   

9.
援助热线     
《北京支部生活》2007,(1):66-67
顶名贷款谁来还 表姐夫找我借钱做买卖,我手里没钱,为了表示诚意,以我的名义到信用社替他贷了款,想等他挣了钱再把贷款还给银行。表姐夫的生意赔了,到期没有钱还贷,信用社要我还款,这笔贷款我没花着。应该由我还吗?  相似文献   

10.
您的家风或者说父母对您的特别训诫是什么?答: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您今天所获得的成长与发展与家风是否有关系?答: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老实人吃亏”是官场一种潜规则,古来有之。考究老实人吃亏的原因和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点: 1.老实人一生要承担太多的责任。他们十分看重做人的基本道德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他们的思维中已形成这样的定势: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共义务。要“人人为我”,首先要“我为人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一本杂志“同志,请问《党建》杂志第2期到了没有?”一位老者站在办公室门口怯怯问我。“您是哪个单位的?”我以为他是基层单位派来领党刊的。“我是已退休的职工党员,特别爱看《党建》杂志,期期都不落,每月10号左右我都要去支部看,最近去了几趟,第2期还没...  相似文献   

13.
我和同村的老于家是前后邻居,他家居前,我家居后,关系一直处得挺好的。但是不久前,老于和我说他家的房子后墙上有裂缝,还说这裂缝和他家房后的排水管有关系,因为这趟排放废水的管道是我家的,便要求我拆除它。我家这排水管道使用好几年了,此前老于也没有异议,他有权要我拆除它吗?  相似文献   

14.
沙力斌 《共产党人》2009,(23):51-51
近日,吴忠市委组织部印发中组部《组工通讯》第34期刊登的《领导干部要格外关注老实人》一文,要求各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进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水平,注意识别和选拔任用老实人,树立关注老实人、重用老实人的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16.
善待老实人     
我认为,所谓老实人,就是做事从不"显山露水,长袖起舞",而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人。在当今社会,老实人是我们干部队伍中不起眼又少不了的一批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社会大厦才会顶天立地,社会经济才会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老实人却容易被人淡忘和忽视,甚至吃苦又吃亏,他们大多只会干事不会"来事",不善包装不会作秀。他  相似文献   

17.
“他是那么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我真是很气愤他到底得罪了谁!”2010年11月30日,刚探视完连胜文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心痛地走出台大医院?离11月26日的枪击事件过去近一周,在邱毅看来,连胜文的病情恢复并没有外界媒体描述得那么好:国民党荣誉主席之子连胜文,究竟是谁要杀害他?这是台湾“五都”选举后所留下的最大谜团。  相似文献   

18.
重视老实人,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而干部选拔路径不明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是“老实人吃亏”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党除了要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这一基本用人导向外,更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完善干部分类选拔机制、强化干部蔚位管理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使老实人群体“不吃亏”。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3,(7):12-12
A 正方: @英洪波一号:婚姻自由没有错,但政策性离婚显然是对抗政策的投机行为,就像有的大款高宫搞假离婚拥有三妻四妾一样,不能因为手续合法就容忍这种现象存在。虽然对政策性离婚的判别有难度,但放任管理肯定会对政策造成损害.对那些“老实人”也不公平吧?  相似文献   

20.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