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妇女"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在某些地区由于男性劳动力的外流,使得这一群体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她们集孝敬老人、抚养照顾孩子、参加农业生产等多重重担于一身,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重视这一群体,恰当的解决这一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政策。福州地处东南沿海,农业容易受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对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开展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我们认为,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从过去的产量农业转变为效益农业,按照贸工农、贸工商、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的要求,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体要实现三个发展目标,即以基础产业为主体、以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为主导的群体农业的目标;以市场导向组织生产的高效农业的目标;以技术密集型带动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的目标。沿着这条思路,来分析我们常熟市这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论摘登     
把粮棉生产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里程碑。《决定》所讲的10个问题50条申,7条专门讲农村改革。这同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所讲的12条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将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到突出地位,既分析了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全面部署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村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粮棉生产始终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中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改革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快约有九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不仅能够牵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加大市场的拉动力,保持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趋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1、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我国有十二亿人口,80%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在川东北的山区农村与一些农民和乡村干部交谈,了解到他们急盼解决三件事. 一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山坪塘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羊肠小道十八道弯来十九道拐."这是一位农民对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在山区,不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农村集体经济积累薄弱,单家独户投资有限,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用水难、买卖难现象十分突出,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民盼望尽快建立农村基础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三农"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刘秋丽 《世纪桥》2014,(3):85-86
近年来农村志愿服务逐渐普及和发展。农村志愿服务者在扶助困难群体、发展农业生产、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文明风尚、关怀儿童教育、协调矛盾冲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成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可忽视的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引导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使广大农村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农村集体土地等相关制度改革联动进行。户籍制度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在制度形成、制度功能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这是实行联动改革的基础。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农业户籍而享有的土地权益如何分配,二是非农业户籍身份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权益(福利)如何向具有农业户籍身份的农村人口配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最大的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省的根本问题,不仅关乎发展,同时还关乎稳定,关乎团结。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贯彻执行“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综合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在大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组织副业生产,这是农村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副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北京郊区,副业产品很多,有干鲜果品、猪羊禽蛋、绒毛皮张、土产药材、建筑材料等五百多种品种。副业产品总值约占  相似文献   

12.
郝帅 《奋斗》2018,(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应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向农业强省转变,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陈轶丽 《学习论坛》2007,23(4):37-39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中所处的位置,从农业、农村、农民本身探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从外部构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工作机制、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等,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要实现由“快走”变“快跑”,就必须解决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这“三化”问题,而“三化”都与“三农”有直接关系。目前,影响和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因素很多,在诸多因素中,尤为突出的是自然灾害、农村现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协调、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以及农村“两个剩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洮南市委通过主要抓“四个调整”实现四个转变,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生产结构和总量对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增长中都发挥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行  相似文献   

16.
曹国颖 《世纪桥》2010,(3):28-2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对于帮助提高农民收入、组建合作组织及实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广大农民群众的又一次伟大的实践和创造,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党的十五大又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就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一条引异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因此,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引导,统一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种种不利因素以及如何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农业产业化包括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现代化等问题。其实质是使农业与市场对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更好地发展商品经济。其内涵表述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改革的开路先锋是万里。万里为中国的改革,尤其是农村的改革所做的贡献早已蜚声中外,我在学习《万里文选》和《改革风云中的万里》(张广友著)等著作中,感到万里在抓农村改革中有4个第一: (一)第一次提出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农业生产 农村工作的中心当然是农业生产,这是古往今来的天经地义,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但是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农业为百业之本,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以农业为主的国营农场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我们在产业化发展战略上应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一、推行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一)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市场冲击。农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