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省现存铜鼓有三种类型,即石寨山型、灵山型和北流型。其中,北流型和灵山型,与两广南部铜鼓相类似,同属于东汉至南朝时期乌浒——俚人铜鼓。通过考察海南岛铜鼓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铜鼓实体后发现,海南岛铜鼓来源,除了从大陆传入外,海南岛各族先民也能铸造极富地方特色的大型铜釜,铜釜的铸造工艺与铜鼓相同。因而,海南本身也能铸造铜鼓,部分铜鼓是海南自己铸造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则是维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台独"分裂势力,台湾民众和大陆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进而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模糊。因此,海峡两岸必须批驳"文化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两岸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福利院儿童的安全需要具有建构性。服务提供者和儿童共同参与着这一建构过程,但由于双方权力地位的不平等,儿童的"声音"被忽视,以致双方对"需要"的理解和服务的期望上存在距离。如何缩小和弥和这种距离,形成一种更为合理的建构是儿童福利院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语素有其深刻内涵."道"首先是"十字道",也即郭店楚简中的"(衍)"("(衍)"),意指一种不可识、不确定、模糊一团的生命体验与认知.其次,老子从多方面对这一模糊之"道"予以阐释,正是在不确定中通过用"巫"和取"中"来寻求确定性.最后,"道"作为哲学语素的另一层涵义,即通常所认为的"一通道",在"一通道"中有效地防止不确定性是老子"法自然"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ECFA协议对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台湾内部经济增长,提升了其产业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台湾资金流入大陆,推进了大陆产业升级,并促进了大陆新经济区域的建立。但协议的全面落实,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确定因素。今后应搁置政治争议,着眼长远利益,进一步减让与消除两岸关税壁垒,同时进一步完善经贸合作争端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尚书·禹贡》中"岛夷卉服"与海南岛有关",织贝"为梵语"木棉"的音译,即织木棉为布的意思。吉贝从印度或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再传入中国南方地区,并与中国早期佛教南传佛像传播路线相似。而经海路输入的西域滨海动物,其遗存的动物造像也佐证了佛教初传自海路来。虽然目前没有文献和直接物证证明佛教最先传入海南,但佛教初传不靠佛经、佛寺、佛像,而依靠口口相传的客观发展历史,再次从方法论上提示了佛教最先传入海南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港珠澳大桥,就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境跨海大桥。在香港和珠海之间建一条跨海大桥,把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连接起来。这一方案早在20年前就被提出。1983年,香港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提出了建伶仃洋大桥的计划。这项建议得到了珠海市的支持。1989年,珠海市公布了拟建伶仃洋大桥计划,1989年,珠海市公布了这一设想,在当时,许多人把这一设想当作是天方夜谭。此后,珠海方面一直在对建桥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于1996年正式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并于1997年得到了批准。而在此之前,珠海市已先行建设连接唐家湾到淇澳岛之间的淇澳大桥。由于多种原…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其进展状况既与其他国际学术思潮密不可分,又同各种社会运动息息相关.我们通过"交叉性"和"男性研究"两个相关学术概念,可以看到这个领域在国际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大陆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但是在社会性别概念被中国妇女研究界相当广泛地运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发展深度尚有不足.社会性别研究者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使其走出学术的边缘境地,短兵相接地同男性中心文化交战,发挥社会性别批判性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香港问题世界热点——香港当年为何不解放解放初期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在香港问题上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海南岛,大陆全境解放。当时,在香港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一举收回香港;一种则认为应保持现状。当时潘汉年向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陆在其独特的中华法系刑法模式影响之下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分列开来形成了一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风格迥异的立法模式;台湾地区现行"刑法"则将中国大陆刑法所谓之"犯罪中止"归入未遂犯。在有关犯罪未遂之理论方面,海峡两岸也各有见地。海峡两岸在有关犯罪未遂之立法与理论上各有利弊,这是适应各自所属法系特点、价值观念与法律思维模式之必然结果。然而,中国大陆刑法之犯罪未遂确实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现行"刑法"中的合理之处,以使其犯罪未遂制度之立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贾樟柯是我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是当代风靡国际影坛的知名导演,他创作的电影采用了新现实主义声音手法,声音设计表现上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纪实性与戏剧性两方面阐释其作品的电影声音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2.
"大陆形象"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两岸和平发展氛围下,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大陆形象"日益凸显。良好的"大陆形象"塑造有利于大陆同胞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有利于对台湾地区形成吸引力,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更是关系到中国形象的前途和命运。由于西方社会媒体、台湾政党政治以及台湾媒体市场化取向扭曲了"大陆形象",中国大陆需要对"大陆形象"作明确的形象定位。积极发展信息公开、媒体解限、文化交流等"软实力",获取台湾同胞的认可。要注重提高公众形象意识,注重民间力量对塑造"大陆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生应  曹谷良 《工会论坛》2005,11(4):128-128,F0003
在条件极为恶劣的阿富汗施工,建好职工之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工领导要精心筹划,高度重视;要发动职工全员参与,依靠"建家"推动工程项目;还要创新"建家"内容,确保"建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加强大陆对台话语主导权的建构是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大陆未形成对台话语主导权.原因主要有:大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两岸力量对比中没有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大陆未凝聚起一支建构话语主导权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大陆涉台研究力量分布状态不尽合理.大陆的对台话语现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推动大陆对台话语主导权建构,不仅是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大陆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还是防止大陆陷入台湾"话语陷阱"的需要.未来大陆建构对台话语主导权的基本思路是:在学术话语方面,着力建构大陆自己的概念、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在政策话语方面,要通过修正旧论述来建构新论述;在大众话语方面,要着力打造和使用涵盖两岸元素的论述;要有意识地打造一批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建设的研究团队;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增强话语对两岸分歧的解释力;要强化话语的利益基础,并系统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5.
杨蕾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2):70-73,84
近年来,强调证人负有"作证"甚至是"出庭作证"义务已成为法学界主流话语下的应然观点,很少有质疑的声音。然而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种理解在学理上存在矛盾之处,而且与现行法律规定也不十分契合。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证人(知情人)来说,"作证"并不是其所负有的应然义务,而是一项权利,只有狭义证人才负有不可推卸的作证义务。  相似文献   

16.
钟理和小说中隐藏着复杂的原乡意识,它表现为未去大陆前的渴望与憧憬,回到大陆的亲切与批判,离开大陆后的怀念与眷恋.究其原因是与作者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刑法学派的形成是中国大陆刑法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大陆刑法学派形成的学术意义正在于中国大陆刑法学的“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其实践价值则在于促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大陆刑法学派形成过程中,“喜新厌旧”和“自娱、自乐、自封”这两种学术心态须予以诊治。中国大陆刑法学派须确立一套机制才能最终得以形成,而此机制即“一个照应、一个关键、一个杠杆和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为两岸间越来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在解决这种法律适用选择问题上,传统的区际法律冲突途径只关注了法律"冲突"的表象,未能探究其深层成因。大陆地区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发展,旁证了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不一致,也昭示了在处理两岸民商事交往法律适用上,探寻实体法路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法》在大陆环境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修订是推进大陆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立法举措。借助于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的比较视角,通过分析与借鉴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的立法及其实践经验,以及在大陆与台湾地区不同的立法语境中,区分环境管制立法与环境政策立法的不同意义,提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当实现立法理念与模式从环境管制立法向环境政策立法的转变,使环境基本政策内嵌于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之中,为大陆的环境法制建设提供政策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进党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其大陆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岛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陆政府希望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的形势下,民进党能够顺应两岸潮流,在两岸政策上有积极、正向的转变。但纵观台湾岛内外的政治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无特殊情况,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难有实质性的转变,这也意味着未来"民共关系"发展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