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妇女信访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优越性,探析了国内妇女信访代理制度的做法与经验,进而提出了妇联推进妇女信访代理制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和时代术语,信访权也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利。现行信访制度的缺陷导致了政治认受性流失。保障当代中国农民的信访权,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信访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谐信访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宽容、公正、人本、法治,内容框架是包括主体、制度、功能、关系、秩序、文化等各方面和谐在内的信访活动状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信访机制是包含信访主体、目标、动力、控制、保障、预警等各种信访要素、几大系统内在统一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行信访制度需要彻底系统的改革--这一点,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长期从事社会冲突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指出,信访问题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信访政策的修改,应当预先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充分论证,并可以考虑组织公民广泛参与讨论,不可为应急而草草出台。日前,于建嵘投书国务院,建议应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考虑,对信访制度进行稳妥而有步骤的改革。本刊对此做简要摘发--  相似文献   

5.
岳树江 《工会博览》2011,(4):116-116
信访代理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企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明确代理范围,确定代理工作程序,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才能为做好信访代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杨鲁男 《法制博览》2023,(22):103-10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制度形式,而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职业,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太原市城北公证处(以下简称“我处”)受理的一起十余年烂尾楼无法按期交房引起群体上访事件,市政府督办、街道办事处申请现场监督、证据保全公证解决信访案件的案例入手,探讨公证介入信访案件为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的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建华 《工会博览》2010,(5):125-125
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是党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方式,也是党和政府正确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之一。2005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最近,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指出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刑事诉讼的监督,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涉检信访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从涉检信访的基本定义出发,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涉检信访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新刑事诉讼法下涉检信访的工作量、处理涉检信访的难度、各部门协调处理的难度和对涉检信访秩序将发生变化,对加强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涉检信访工作提出了自己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政法委将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确定为"四项改革"之一,明确提出了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的改革思路。在新形势下,正确审视现行涉法涉诉信访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合理构建科学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制轨道内解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丁盼  薛欢 《法制博览》2013,(8):213-214,195
亲亲相隐制度自中国古代以来就已有之,它体现了伦理对中国古代法律的渗入和影响,是"礼法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该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被废止,最近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草案使该制度再次引起关注和热议,本文拟从亲亲相隐制度的概念、特征、历史沿革、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其重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