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志 《法制博览》2022,(15):58-61
执行中对于以租抵债合同是否应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首先需要厘清以租抵债行为的性质.这种性质的界定,一方面应从司法实践出发,梳理相应的司法裁判观点,另一方面探究这些观点所反映出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一性质界定逻辑,分析该行为自身的构造,同时,在分析买卖不破租赁规则本质的过程中,基于对该规则适用范围的探究来分析该行为能否适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人身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类型不断涌现,部分案件甚至引起了较大的、有时也是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拟通过对互联网中人身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进行研究,希望对人身权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查实践中,纺织物痕迹是确定案件性质,查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重要证据之一,尤其在许多疑难、逃逸案件中更是发挥着独特的证据作用。在交通事故物证检验领域,以纺织物痕迹为对象的系统研究非常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这几年工作实践所积累的素材,运用痕迹成痕理论对该类痕迹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揭示其意义与作用,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洪逸涵  薛静  吴昊 《法制博览》2023,(27):53-56
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存在名义与实质的多种区分,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及实务探究意义。本文由一则常规案件出发衍生相关法律争议,从委托付款的法律性质认定与要件出发,分别阐述债务转移、债务加入、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债务履行承担、保证这五种实质法律关系。在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前述五种法律关系进行区分认定,确认司法认定的具体路径并对法律文本的草拟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专利权默示许可制度的研究最早的案件可以追溯到英国的Betts诉Wilmott一案,关于该案件的相关研究对于认识默示许可证明责任的承担及默示许可制度产生的原因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该案为切入点,希望能够通过对本案的分析对专利默示许可争议证明责任问题从根源上进行分析,同时也希望对探析默示许可的产生默示研究有所得益。  相似文献   

6.
在强奸侵犯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压制行为不明显并且女方未明确表示同意或反抗的案件,存在“半推半就”情形,该类案件的审查与判决往往会引发质疑。我国学术界一直不乏对“半推半就”情形应否入罪的论争。“半推半就”强奸案件常因法律规制空缺、事实认定模糊、案件定性困难而陷入审判困境。对于“半推半就”强奸案件的审判,前提是要以违背妇女意志为基准。在该前提下,从案发前双方当事人的关系、案发时被害人的认知能力和反抗能力、被害人未作明确意思表示的客观原因等方面综合分析,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吴振东 《法制博览》2024,(2):139-141
清代越狱案件时有发生,在律例规定上也极为严格,但在实际审理中仍存在制度弹性空间,故对实际审判中惩处标准的探究尤为必要。以律例规定与案件审理为两条不同的考察路径,从皇帝处理越狱囚犯、管理官员的具体案例与皇帝对律例和审理程序的修订,分析其遵循的法律内涵,探讨清廷统治下越狱案件审判时考量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案件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现行解决争议的有效方式。但是,通过对实践中一些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例的考察,在涉及到一些行政登记类行民争议交织案件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模式相较于单纯的民事诉讼往往更显繁冗,甚至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做出互相矛盾的民事与行政判决。为了突破这一困局,可以对行政、民事争议的连接点进行分析,判断案件的性质然后决定是否有必要将该两类争议合并审理,如此不仅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同时也可达到案结事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廖俊骜 《法制博览》2023,(20):70-72
对于司法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案件超出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办案期限应当如何裁判,无论是学术讨论观点还是司法裁判案例,均存在分歧。2014年《行政诉讼法》第一次修正后出现了分水岭,在此之前司法裁判案例多认定属于程序瑕疵,并在裁判文书中予以指正及建议改进,在此之后司法裁判案例则出现程序轻微违法,并据此认定被诉行政行为违法但不予撤销。特别是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实施后,基于行政处罚案件超出规范性文件规定办案期限的事实,确认被诉行政行为违法但不予撤销,成为司法实践的主流裁判观点。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对行政处罚的办案期限的规定,属于本次修订新增条款,填补了法律层面对于行政处罚办案期限普适性程序要求的空白,也为此前已经形成的主流裁判观点在诉讼程序法外,提供了行政程序法依据。但可以预见,新规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一定争议。本文借《行政处罚法》新增办案期限规定的机会,重新梳理了与办案期限有关的概念及实践观点,并对新规实施的立法目的及争议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琪 《法制博览》2024,(1):106-108
法医DNA检验技术在过去的三十年内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攻破刑事案件和处理司法鉴定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应用法医DNA检验技术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特殊案例,例如下文介绍的性反转案例。这些特殊案例应该引起从事法医DNA检验技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鉴定人员需要在日常检案中,对于性反转等特殊案例有所了解,尊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给予委托人合适的建议,拨开他们侦破案件时的迷雾,为他们在攻破案件的道路中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