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15,(4)
<正>精彩导读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坦言:"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功就是因为它的体制。"中国共产党独创的"定期换人但不换党"的政治模式,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和治理灵活性。以强政府、高国企比重为特点的市场经济,增强了对抗频繁发生的全球经济波动的能力。较为合理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与中国文化勤劳独立相吻合的"低水平、高覆盖"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最后的社会保障网。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六年中,楚雄市树苴乡法古么村党支部找准存在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的思想涣散,他们就坚持每年办培训班,系统地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使党员经常性地学习党的历史,重温党的知识,不断增强党性,加强作风纪律整顿,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班子成员"软、散、懒",他们就从思想教育入手,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在换届时选举新的党支部书记,调整充实了村公所党政班子。法古么要发展,党支部是关键,党支部提出:要求支委做到的,书记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支委成员先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先做到。把支部领导班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2006,(3):56-60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换人诌议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对干部的解放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种说法叫“不换思想就换人”。意思是对不解放思想的干部要采取组织措施。话虽这么说,但应提请注意的是换人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我们历来认为: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的延续和保证。对于那些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班子,对于那些思想不解放的干部把他换下来是应该的。但在组织调整时,必须重在思想教育。就是换人之后,思想教育依然不可放松。如果只简单地进行组织调整,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即使做了组织调整,好景也会是不长的。根本的问题在于加…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我们这个体制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对所有人都不好";"真正强大的政府是实行宪政"的政府;如果不实行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空间比较小"。这些所谓的改革论调,不仅因缺乏事实依据而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其真实意图不言自明,那就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摇我们的制度自信,最终目的是想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引向西方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4,(9)
<正>过去数十年中,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制度模式。仔细观察,他们主要推销两个东西:一个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另一个是民主原教旨主义,但产生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差:"颜色革命"随着乌克兰的分裂动荡已基本褪色完毕,"阿拉伯之春"随着埃及的冲突震荡已变成了"阿拉伯之冬"。大概是忽悠别人的事做得太多了,西方不少国家自己也真相信这些东西了,结果自己也被一并忽悠。看一看今天的西方,冰岛、希腊等国先后破产,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处在破产边缘,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也没  相似文献   

7.
李默海 《求实》2008,2(5):55-5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发展模式.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沈钧 《党建》2014,(1):21-21
正能否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落实,关系到基层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群众提出"村两委换届,特别是在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时候,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以前我们总是听到"不换思想就换人"。这话有一定道理,如果一些干部思想僵化、不思进取,不为群众着想,那换人是应该的。但是,一个村如果走马灯似地换人,也绝不是好事。首先,不利于村级组织建设的稳定性。三年一次换届,新当选的村干部要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了解情况、熟悉工作,真正能够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9.
银霞 《理论导报》2010,(9):36-36
<正>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一制度给中国两千年传统社会带来了基本的稳定,选拔政府官员需要经过激烈的考试竞争,这一制度日后也发展成一种模式而影响了其他亚洲和西方国家。中国公务员考试开始于约6世纪。这是选拔公务员一种  相似文献   

10.
张维为 《红旗文稿》2012,(21):36-37
中国的迅速崛起早已引来了各种解读,但从国际政治制度层面进行比较和解读的不多,而解读得好的则更少,宋鲁郑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这类作品中的上乘精品。本书展示了宋鲁郑先生对西方制度和中国模式的独到见解和透彻分析,揭示了西方走衰和中国能赢的深层次原因。宋先生长期生活在东西方文化的二元环境下,因而对"文化是制度之母"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和演变,他首推第一要素就是文化传统。宋先生认为,中国几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保障。法治思想及其制度建设主要来源于西方,但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缺乏法治思想理论和制度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借鉴西方法律制度固然必要,但扬弃中国古代法家法治思想,传承超越,建构一种融会贯通、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法律制度更为必要。由此,评述先秦法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和基本理论观点,进而阐述法家法治思想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仍具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新时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新主题。这体现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统一的逻辑,是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和适应国家强起来态势、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力的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体系,既要坚定制度自信,又要不断改革创新,优化制度。可预期的是,中国民主建设探索不排斥人类制度文明成果,但形成的将是有别于西方民主模式的一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西方模式代表了人类最高理想,中国要做的无非是全面转轨到西方模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与西方接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政治体制改革却停滞不前。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在《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改革》一文中则提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怎会有中国今日之崛起?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她的崛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自信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4.
学分制条件下推行学期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祁 《世纪桥》2010,(13):137-138
多学期制改革目的不在改制本身,学期制度的改变,更是教学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为顺应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努力之一。学期变革意承前启后,适度推行;要围绕学分制的实施进行;学期安排要有充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李艳艳  朱继东 《党建》2012,(10):29-31
西方文明中心论认为西方文明模式是唯一的现代文明道路,其目的在于向世界推销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满足西方国家追逐国际市场剩余价值的需要。时下,就连不少西方国家都不得不给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以掌声。但有些人仍迫不及待地要求回归所谓西方文明正统,从而陷入盲目迷信西方的误区。今天西方国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西方文明中心论已经式微、正在被历史抛弃,对中国道路的价值理念要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党通过国家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照搬西方模式,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不固步自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属性和特点;宪法是国家机器有效运转的根本遵循与最高准则,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实现需依靠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作支撑;功能主义与人民中心主义是我国行政法理论对新时代的积极回应,也是其不同于西方福利行政法、给付行政法的特点所在;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大特点与亮点是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这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实现的公正司法更注重实质的公平与公正,异于西方法治所强调的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关注腐败问题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排名,中国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蒙古、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乌克兰等国的腐败程度均超过中国,但令人感到"奇异"的是,只有中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这种鲜明的对比,体现的自然是中国制度模式的优势。但更令人倍感"奇异"的是,西方没有人质疑为何那些国家不能如同中国  相似文献   

19.
陈晋 《新湘评论》2023,(4):53-55
<正>问:中国制度的成长开启“后半程”,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答: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过去讲得比较多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具体改革目标,虽然也说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多数情况下涉及不多。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角度提出各个领域改革总目标,标志中国制度的成长进入了“后半程”。  相似文献   

20.
赵春丽 《唯实》2007,(9):152-155
当前在中国发展民主,应理性认识民主,倡导正确的民主发展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加强对西方民主历史和理论的研究,努力从中汲取制度经验和智慧;从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和民主建设中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应对西方民主模式的压力与挑战,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和民主文化,以公平而有效的民主为起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