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杨仲淑 《今日民族》2007,(11):52-56
基本情况云南省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省首次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2000年制定和实施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确立为我省三大战略目标,2003年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罗成雁 《创造》2016,(6):68-69
正对于云南来说,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云南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早,是塑造云南形象的名牌,而且其对云南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建立了文化认同。因此,云南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9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研讨会,并将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列入云南的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以来,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构想引起了省内外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上上下下也为此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直到今年8月中旬,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次高级研讨会暨文化产业展洽会的成功举办,这一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省内外专家都称这是一篇云南迈向新世纪的大文章。 我们有理由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未来抱有巨大的信心。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提倡创新思维,着力于务实,为此而不断努力。 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稳步发展的壮丽明天,正在各方人士的热切期待和不懈努力中大步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为她喝彩!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九大重点工程 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国标任务;重点实施九大文化工程:全民素质提高工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特色文化区建设工程、县域立化建设工程、节庆活动工程、民族资源抢救与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5.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邢易 《创造》2013,(5):54-55
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已经走过十七个年头,其历程与云南民族的历史一样独特而多样,能对现在和将来的人们思考生命、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提供启迪与帮助.但由于缺少话语能力,长期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在各种对话中处于弱势地位,很多东西逐渐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日渐富裕,人民的有效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发展成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一些地方借助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震撼了云南各界,云南民族文化的巨大产业潜力逐渐受到关注.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1996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文化立省、科教兴滇、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让文化融入经济,把民族文化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云南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强省"为目标的民族文化大建设战略,并领导全省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实现目标,省里和各州、市、县也纷纷制定规划、纲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深化相关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建设.2008年4月,省里又在民族文化建设规模达到大省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五年来云南一直按这一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7.
木子 《今日民族》2016,(1):14-23
正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是创意文化的天堂,是生态文化的故乡。提到云南,人们的联想会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民俗、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方面建  相似文献   

8.
《云南人大》2010,(7):I0005-I0008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自2005年1月25日成立以来,云南出版集团已历经五载。五年前,作为我省打造民族文化大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在彩云之南应运而生。经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原直属13家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总体要求,通过划转归并组建了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9.
李锐 《创造》2013,(5):56-57
近几年来,云南积极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加快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版权、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珠宝玉石、茶文化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在充分肯定云南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虽然云南2011年文化产业占GDP的6.11%,但由于云南经济总量较小,云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534亿元,而广东文化产业虽然只占GDP 4.8%,但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却达2529亿元.差距大而明显,已是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大省,特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品牌建设相联系,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品牌效应,是推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需要。困难与主要问题云南最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方针,近年来更是确定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孟德宏 《创造》2012,(6):98-99
随着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文化旅游、演出演艺、影视制作等领域相继取得突破之后,动漫产业越来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0年,一部由云南美瑾奇奥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彩云南》在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播出后,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该片人物原型、故事设定均取材于云南少数民族元素,甚至故事中的环境背景都取材于云南实景。面世后不到4个月连续斩获了“云南优秀影视广播剧奖”、“中国年度十大最具产业价值动画片形象奖”及“中国动画年会评委会特别奖”等众多奖项。《彩云南》的成功带动云南动漫产业走上了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轨道,可以说为云南民族动漫的创意突围撕开了一条口子,其成现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毕芃 《今日民族》2021,(2):25-27
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指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的"三个定位"要求,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步伐,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发展,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才能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全面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摸清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课题组成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范道桂 《创造》2004,(7):4-6
近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南的文化业发展势头迅猛.全省上下,大会小会不断,各种媒体竞相报道,你追我赶,炒得沸沸扬扬,可谓热闹至极.从省里到地州市县,乃至乡镇,都在大抓文化产业,各种节日,此起彼伏,盛况空前.文化简直受宠若惊,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既感到高兴,又能不无担心.高兴的是,文化的地位提高了,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担心的是,文化的压力太大了,它能使那么多穷困的人一下子富起来吗?在文化产业炒得如此热闹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稍稍冷静地思考一下:云南文化产业的现状到底如何?它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被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云南在全国已率先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的统计范畴。云南是“民族歌舞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  相似文献   

16.
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根据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作出的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对于树立云南形象,扩大云南对外开放,让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迅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一致,真抓实干;需要区域、县域。地域文化建设的支撑和配合。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笔者于今年初,先后两次调查了扬名省内外的民族文化建设先进县──峨山彝族自治县,以期通…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04,(6):31-32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张效清 《今日浙江》2002,(14):16-19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时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这对浙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把部分文化产品作为商品来经营,把文化事业作为特殊产业来培育,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具体操作中有不少问题需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秀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并从2010年开始实施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