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09,(7):36-37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同时,推荐了100首爱国歌曲。  相似文献   

2.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3.
雷颐 《世纪桥》2012,(24):34-35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首名为《你是灯塔》(又名《跟着共产党走》)的歌曲风靡全国,但因被指与苏联一首乐曲雷同而突被禁唱。二十余年后的“文革”中,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中的配曲亦因被指与苏联的一首歌曲雷同而被禁映,要修改配曲后才能上映。  相似文献   

4.
李红新 《世纪风采》2009,(10):44-45
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是一首脍炙人口、昂扬向上的歌曲。它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又是怎么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少将、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曲作家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为了传颂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他曾倾尽心血,谱写了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不久前,他为笔者热情地追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6.
净植 《党史纵横》2003,(5):39-39
音乐是记忆最好的连接点,一首歌更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在中共党史上,一首首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鼓舞着一批批优秀儿女不断奋勇前进。这里,我们撷取其中的10首,共同在那经典的旋律中去重游记忆之河。《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东方红》(陕北民歌)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  相似文献   

7.
白欢龙 《党课》2007,(1):106-107
当今的歌曲写作,大都是先有歌词后有旋律的。先有旋律后填歌词的情况比较少。不过,这后一种方法也曾写出过一些好歌。比如:《长江之歌》、《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以厦词作家阎肃依照小提琴协奏曲《梁褂的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化蝶》等。近几年,不少歌词作家为一些流行的民乐曲填写了歌词,如此一来,我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花好月圆》、《步步高》、《彩云追月》等,当初只能作为乐曲欣赏,如今也可以作为歌曲演唱了,甚至二胡曲《江河水》也配上歌词,成为一首如泣如诉的悲歌。  相似文献   

8.
黄解林 《湘潮》2006,(11):46-47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这里又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在苍茫的岁月里,一曲曲鼓舞人民革命斗志的歌曲,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其中《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众多红色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金黄沁香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  相似文献   

9.
杨飞  王成会 《世纪桥》2012,(8):36-40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之一,多年来久唱不衰,一度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革命伟人毛泽东就曾两次领唱这首歌。近年来,随着一些档案的陆续解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创作过程已渐为人知。然而,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的诞生地,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0.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这里还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11.
沈向阳 《党史纵横》2009,(5):50-50,64
在中国音乐史上,杭战歌曲最具感染力、号召力,流行地域最广,传唱人数最多,并且经久不衰当年,无数中华儿女正是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义无返硕地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今天.当我们每次听到这些耳热能详的激昂之声时,一腔爱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激动不已,为什么抗战歌曲能给人这样的力量和情感呢?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的改革从农村掀起的同时,一首展现这一段历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应运而生,唱响全国。  相似文献   

13.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3,(10):48-50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有着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歌曲。作为20世纪60年代电影《红日》的插曲,它不仅为这部电影锦上添花,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这部电影早已被很多人淡忘了。但这首歌被视为山东新民歌一直广为传唱。  相似文献   

14.
传唱爱国歌曲 增强爱国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爱国歌曲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珍贵文化资源,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鼓舞当代大学生前进的精神力量。让大学生传唱爱国歌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一、爱国歌曲是华夏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每当这首悠扬的歌曲响起,人们就会想起那部永远经典的电影——《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吴贻弓于1982年的作品,它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表现童年往事的影片。吴贻弓运用蕴藉、清新、婉约、淡雅的散文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革命歌曲中,没有哪一首歌能像《东方红》那样在几代人心目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首充满了对毛主席、共产党一片深情的歌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各种重大革命节日的必唱曲目,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凝聚了李有源、马可、公木、刘炽、李焕之等一批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首歌是怎样诞生的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不论是在奥运赛场,还是学校的操场,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每当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这首雄壮的歌曲时,一种对祖国的崇敬之情总是在心中油然而生!多少年来,这首歌伴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斗争的一支战斗号角。  相似文献   

18.
革命历史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恰如当年创作组所言,是一首歌颂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带来革命大转折的歌曲。自问世以来,它即以润物无声、沁人心脾的魅力,传递了山丹丹鲜亮的色彩与信天游跌宕的声情;以率直真诚、朴素热情的性格,唱出了陕北人的精神生命和黄土地的炽烈情怀;以栩栩如生、贯通起伏的笔法,绘就了一幅有着伟大传统的地域文化和革命洗礼的画面。这首歌,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歌颂了像山丹丹那样热烈地坚定革命信念的先烈们。  相似文献   

19.
“万泉河水清义清,我编斗笠送红军……”2014年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剧中的这首经典插曲虽饱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道:“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这首曾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把我们又带回到了20年前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