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奥巴马4月22日走进纽约库珀联合学院发表关于金融改革的演讲。这个学院不远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华尔街。很多人认为美国政府与金融巨鳄之间的战争“打响了”。美国总统对抗华尔街,谁会成为胜利者?在“资本说了算”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扣人心弦的悬念。华尔街因两年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声名狼藉,奥巴马此次被不少人欢呼为“替天行道”,但替他担心的人更多。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12):54-55
乔新生在10月9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面对席卷欧美大陆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商业银行该何去何从?中国的商业银行与近日华尔街发生金融危机的投资银行完全不同。前者是以储蓄为基础的传统银行.而后者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银行,进行着非常复杂的金融投资经营活动。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业正在小心翼翼地从“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中国居民的储蓄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得损害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胡蕊 《奋斗》2009,(1):40-42
2008年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猛之势由华尔街袭向整个欧洲、亚洲和拉美,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动荡。最初,“次贷危机”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了种种不解、猜测与担忧,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垮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为世界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时,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不仅表明了作为世界重要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对这场危机的态度,更显现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让世界放心、宽心、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危机的形成与原因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次级房贷)危机因持续几年繁荣的房市降温而爆发。本来问题并不特别严重,全美被确认的次级房贷不过几千亿美元,是贪婪的华尔街精英们所谓的“金融创新”迅速放大次贷危机的效应。他们以次级房贷的高利率(相对与优质房贷的低利率)为诱饵,将其打包到证券市场,进行炒卖。这些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被包装成优质资产,实为一堆呆、坏、烂账的金融衍生品,经过一次次像“击鼓传花”游戏一样的转手炒作,由房产泡沫转化为金融泡沫,并把愈来愈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牵涉进来。  相似文献   

6.
雷思海 《党建文汇》2008,(11):19-19
面对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以美国和西欧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舆论界却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面避谈美国和西方的大国责任,另一面却在大谈中国的“能力”和“使命”。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美国和西方世界,但美国上下却希望全球各国配合其金融政策,让其他国家来替自己的损失部分埋单,其理由是,“救美国等于救世界”。  相似文献   

7.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忽视了“金融软件”的创新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所谓“金融软件”创新,文章认为是基于伦理学,发展哲学视阈,在“金融硬件”创新过程中通过金融道德建设,树立金融道德榜样、提升金融道德情操、实施金融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金融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金融产业的道德“洗牌”,最终达到有效地规避“金融硬件”创新将带来潜在风险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沈世顺 《党建》2011,(12):61-62
所谓“占领华尔街”系指自9月17日起,一些美国示威者在华尔街及其附近举行示威、静坐和宿营抗议的行动,这次行动最初规模小、影响力不大,甚至被讥讽为“行为艺术”。但随着10月1日纽约警方大举出动,一度逮捕700多名示威者,和10月5日示威者发动号称“万人大游行”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金融动荡不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面对此次金融危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危机进行科学分析、阐释与论断,对于进一步剖析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9月中旬开始,美国民众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政治权钱交易。此次名为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意在表达对其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示威游行活动迅速向其他城市蔓延,不到一个月时间,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丹佛、芝加哥、波士顿等上千个城市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抗议活动。示威活动还向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  相似文献   

11.
程玮 《党员文摘》2009,(1):46-46
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德围媒体报道,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卖马克思著作最火的要数地处欧洲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它位于法兰克福大学左侧一条叫尤尔但的小街上。走进几十平方米的书店,眼前立即出现一片“书海”,  相似文献   

12.
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也许再恰当不过了。人们现在已经达成共识,再争论金融危机是否会影响本国似乎已毫无意义。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已经走到我们身边,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这个不速之客要在我们身边待多久?  相似文献   

13.
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一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在纽约爆发,矛头重点指向华尔街的“贪婪”,政府“不负责任的放纵”,以及高失业率、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云 《新湘评论》2014,(18):59-59
秋日的早晨,我漫步在有世界金融之都美誉的纽约华尔街,想把这个掌控全球财富的地方看个透。顺着华尔街往东走,只见狭窄的街道两旁矗立着一座座颇具风格的高楼大厦,它们威严的门面上雕刻着一个个显赫的名字: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美国金融博物馆、德意志银行等。这些名字背后更有不同寻常的故事,纽约证交所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古希腊风格的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曾是美国首届国会和首任总统华盛顿就职所在地,美国金融博物馆记录了华尔街的百年风云……  相似文献   

15.
蒋元明 《前线》2008,(1):65-65
国内一电视主持人,在纽约华尔街拍下中国游客骑青铜公牛的照片,并在博客中写道:中国游客“骑牛”让老外感叹唏嘘,还说美国一清洁工称,在此工作快两年,第一次看到有人“骑牛”。这下引来网站、  相似文献   

16.
“保增长”目标下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的发展既是威胁,同时又是我国金融调整改革的重大机遇,是“危”同时又是“机”。抓住新的机遇及时调整金融结构,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有着重大的意义。鉴于我国目前金融领域的现状,本文提出调整我国金融结构,应当从多个角度来把握。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有其经济根源.又有其文化根源。从表面上看,华尔街掀起的金融风暴主要原因出在金融系统失控和信贷消费过度,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金融危机背后的文化因素。概括地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文化理念、价值趋向所致,实际上是文化危机。目前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较小,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化提倡忧患意识。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忧患意识育人的必要性,对呼唤中国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回归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宏 《企业党建》2012,(2):60-63
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实是民众对贪得无厌的大金融资本的怨恨的总爆发。从近两年的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金融资本时代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的高盛“欺诈门”事件更是一个典型的事例。2010年7月15日,美国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财团同意支付5.5亿美元罚款,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民事欺诈指控达成和解。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由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开出的最大一笔罚单。  相似文献   

19.
由于2007年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和房贷的违约上升,引发了次级债金融危机并蔓延,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此轮风波对日益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本文研究了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并对华尔街金融风暴所暴露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问题进行了深层分析。  相似文献   

20.
Rojo 《党课》2010,(2):88-89
1994年,一位金融从业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互联网正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成长。他顿时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公司,从纽约来到了西雅图。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租下了有两个房间的屋子,而工作间则设在车库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