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冠肺炎是一个全球性重大疫情。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仅应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新冠肺炎有关科学性问题,而且也要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角来思考这次全球性疫情所引发的全球性问题。这次全球性疫情表明,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风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风险社会把握社会风险,对现代性文明进行必要的反思。我们要通过这次全球性疫情风险,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在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全球治理协作机制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加强社会治理,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等各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微观基础,在疫情防控中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载体。面对疫情这场大考,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认识到社区在疫情防控大局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要从这次疫情中总结经验教训,深刻反思下一步城市社区治理的重点和方向,加快补齐城市社区服务与治理的短板。为此,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0,(3)
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我多次作出指示,要求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  相似文献   

5.
王辉耀 《前线》2021,(2):47-48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冠肺炎疫情如催化剂般,使许多全球性问题暴露无遗,也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新发展环境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意味着我们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更深入准确的认知,以更好把握战略机遇期,化解系统性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投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认真总结这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这次疫情防控过程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正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国家治理"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词。而经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不同国家展现出甚为不同的国家治理能力,更是让人们印象深刻。那么,在"一球两制"的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8.
吕斌 《先锋》2020,(3):23-25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社会前行的正常节奏,也影响了我们的惯常生活,甚至像武汉这样拥有1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采取了"封城"措施,全国进入了战"疫"状态。回首本世纪以来,短短的20年期间地球上已经发生了SARS、MERS和这回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三次危害性非常大的传染性疫情,频率之高令人惊异。然而我们幸运的是,这次疫情发生后,在中央统一领导部署下举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顽强奋战,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明显效果。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可以预见我们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抗击疫情的完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坚强领导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治保证,疫情防控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得出了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铿锵结论。讲话体现了超常的及时性,强烈的人民性,措施的求实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不仅是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理论指南,也是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勾瑞波  赵传珍 《党建》2020,(4):45-46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工作本领。对党员干部而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肩上重任,也是一次大考。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锤炼过硬执政本领,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郑亚楠 《奋斗》2020,(4):78-78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胶着对垒阶段。大家每天醒来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看我省确诊、疑似有无减少,治愈出院有无新增。大数据以从未有过的实用状态走进我们的生活,检验着地方政府应对风险管控和社会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在这场大考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首当其冲,凸显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实践表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总结疫情防控经验,为从党建视角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基层政权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化新要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结抗疫斗争实践及其新鲜经验,坚持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重心下移夯实治理基层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依法治理和协商治理相结合,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效能,必将有助于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的是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国家治理能力。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次疫情应对暴露出信息传播者素养不足、传播内容对接不畅、报道失真、信息接受者真假不辨的诸多短板和不足,对政府如何做好信息多元社会的舆论引导和网络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不少警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分享信息,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国际社会防范疫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有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作出了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大流行的评估决定,但当时很多国家并没有足够重视和采取得力措施,疫情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多国进入暴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以及全球治理的完善,值得深入探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蒲清平在《光明日报》发表《从疫情治理透视"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认为,能否有效应对现代性风险带来的各种挑战,是检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西方采取不同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与治理方略,治理效果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王启军 《理论建设》2020,36(2):34-40
城乡社区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城乡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和考验。文章认为要积极探索推动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科学路径,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乡社区治理全过程,以此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亓利 《奋斗》2020,(5):49-50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却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认识这次疫情,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首先是要适应风险常态。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实现绝不是一条坦途。著名的政治学者亨廷顿曾提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也滋生着动荡。  相似文献   

20.
孙亮  董方圳 《当代贵州》2020,(16):62-63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在法治框架内,保障整个疫情系统防控工程有法可依。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此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