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6,(16)
正李金早:三亚治旅的做法体现了敢于担当、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为全国旅游市场治理管理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张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亚旅游的最大优势,是三亚的"金饭碗",三亚将以"双修"为抓手,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16)
正三亚近年来在旅游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成立国内首支旅游警察、建立市民游客中心、旅游带动扶贫等,旅游质量与经济效益富有成效,全国其他省市的旅游部门和景区纷纷前往三亚考察学习。三亚,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2015年,三亚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292个地级市中唯一的"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城市;获评全国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因成立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城市"双修"的精神实质,将"双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16)
正目前,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成为了三亚城市建设的目标。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指出,三亚将通过抓"双修""双城"建设确保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品质,抓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水平,抓产业结构调整"点线面"推进全域旅游等方式,力保此目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王焱 《群众》2014,(9):79-80
<正>三亚是座山海相依的美丽城市,2009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有着独具优势的生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走出一条既有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三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转变理念:从"无工不富"到"生态经济"三亚曾经信奉过"无工不富"的教条,但是沿袭传统工业的发展路  相似文献   

6.
<正>琼岛一北一南,两场有关城市管理治理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海口"双创","创"的是全国文明城市,"创"的是国家卫生城市;三亚"双修",修复的是生态,修补的是城市。同样肇始于2015年,同样面对着顽疾旧病、难解矛盾,同样牵系着城市发展、民生福  相似文献   

7.
<正>三亚变了!这是自2015年6月三亚开展"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程以来,三亚居民和游人最直观的感受:记忆中遍地垃圾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成为水清树荣、白鹭翩迁的东岸湿地公园;曾经坡石裸露、尘土漫天的抱坡岭,如今鸟嬉蝶舞、满目苍翠;一度沙滩泥化黑化严重的三亚湾,重现沙滩洒金、树影摇曳的浪漫风  相似文献   

8.
正甬政办发[2017]14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切实推进宁波市城市设计试点和宁波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宁波市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另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市政府决定调整东部新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名单如下:一、宁波市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三亚历经17载努力,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这是我省首个"国家卫生城市",既是荣誉和肯定,也是责任和担当,承载着广大市民游客更高的期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三亚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亚市把城市"双修"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九龙坡区作为老城区、工业大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性不足,景观效应不突出,管理机制统筹力不够,城市整体形象欠佳。为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九龙坡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围绕"三高九龙坡,三宜山水城"建设,以"城市双修"道路  相似文献   

11.
市县     
《今日海南》2015,(3):7
<正>三亚探索海洋生态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今年三亚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海岸线开发进行管理,将海岸线和山体生态体系的恢复和建设纳入工作重点。三亚市将继续实施"绿化宝岛"行动,推动"退果还林"工作,确保完成8000亩退果还林任务,并大力推广生态果林种植模式。积极推进海棠湾内河水系工程建设,加快安排开展全市各河流水系的治理。做好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和三亚湾等海湾、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海洋生态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亚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努力抓好项目投资建设、产业转型发展、"双修""双城"试点、城市治理管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增长10.3%,其中社会投资32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9%。尽管项目投资和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要实现全年目标仍然任务艰巨。三亚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契机下,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被赋予了更多的契机和内涵,"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三亚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海南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三亚处在海南岛最南端,国家把三亚列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正是看中了三亚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亚应突出机遇意识,以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为抓手,抢占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守生态底线,践行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形成了许多可操作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同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成效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实践与探索。尤其是2015年开始的"法治毕节"建设,生态文明法治工程作为六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五年来,其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探索了一套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样板,为贵州民族地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也为贵州的生态法治建设探索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9,(6)
三亚市要勇当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标杆,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下功夫,在"五网基础"和"五化道路"上下功夫。科学规划和实施公园绿道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三亚市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识别度,而且对建设三亚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都是重要作用。本文以三亚公园绿道建设工作为核心,结合城市公园建设理论,提出建设新型三亚城市公园绿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叶斌 《群众》2018,(12):50-51
"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双修"是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2017年3月,南京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大庆市红岗区地处油田腹地,管辖面积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是大庆的老城区,历史欠账较多,功能设施陈旧,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环境提升任务重、难度大。近两年,红岗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思路和方向,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提出打造"现代文明新城、生态宜居红岗"的思路,管理重心逐步向"城市双修"转移。特别是在大庆市生态环境建设晨曦林地现  相似文献   

18.
"无废城市"的定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能够体现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启动,被视为固体废物领域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地区代表了不同发展定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基础和不同发展模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9.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泛生态城市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看待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建设以市民生存环境改善和生态化为目的,建设具有低碳节能、深度融合、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本文以"生态文明、生产繁荣、生活闲适"的泛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结合江津资源环境优势,探索"海绵型、田园型、休闲型"城市可持续的发展对策,着力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兼容共生的美丽滨江城市。一、建设海绵城市,让环境更有弹性江津地处长江三峡库尾,境内有127公里长江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