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  相似文献   

2.
艾冰 《廉政瞭望》2015,(10):49-50
三国时的司马懿,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多年来苦心经营,为建立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精于权术、老谋深算.诡计多端,诸葛亮碰上他也没辙。有网友评价,你可以不喜欢司马懿,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人物。司马懿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善于培养人才.尤其会教儿子。三国时代,名将之子的成就少有比肩父辈的;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日召却称得上例外,他俩长于行伍之中,综合素质上成,且各有所长,接续开创了西晋的基业。这一切,都与司马懿的栽培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正>《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历朝历代对此事都多有赞扬,作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的《三字经》中便写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中国共产党人亦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滕代远可以说是其中楷模。滕代远给儿子们的几十封亲笔家书,一封封力透纸背,字字句句彰显出这位开国元勋的深深舐犊情和拳拳报国心,不禁使人联想到三国蜀汉政治家诸葛亮的《诫子书》。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3)
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时常告诫子孙后人,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心存远志,经世济民。54岁时,诸葛亮给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立志的做人做事之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5.
高干子女集聚 在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中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元帅的两个孙子;彭德怀元帅的养女即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林彪元帅的女儿,林晓玲;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太行;叶剑英元帅的孩子,叶选宁。 中国十位大将中有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罗瑞卿大将之子,罗健;肖劲光大将之子,肖光明;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中;许光达大将之子,许燕兵。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DE廉政措施杨亚萍公元222年,蜀国与吴国发生夷陵之战,刘备败后不久逝去,子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治蜀期间,总结前朝教训,注意采取一些廉政措施,从而使蜀汉政治比较清明。诸葛亮采取的廉政措施主要有三条:1、严惩"五害"官吏。诸葛亮坚决反对东...  相似文献   

7.
《湘潮》1989,(10)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内务部部长。消息传到家乡,在家的廉伯、子谷两个儿子,想到北京去看望分离23年的父亲,也想趁此找个工作,为节约川资,又想叫父亲找一找去京的便车,于是写了封信给谢老。下面是谢老对儿子的亲笔回信: “子谷、廉伯:  相似文献   

8.
学学古人诫子□令治国我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贤臣名相、清官廉吏都很注重修身养德,志存高远,因而能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较好地把握自己。同时,在治家诫子方面亦能以身示教,立之以规、喻之以理、诫之以严,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诸葛亮以《书》诫子诸葛亮一生戎马征...  相似文献   

9.
<正>诸葛亮——最成功的计谋秀《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官场成功政治秀的代表。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更是诸葛亮经世奇才展示前的摆谱作秀。诸葛亮三气周瑜致其气绝而亡后,还与  相似文献   

10.
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1904-1974).曾因与彭德怀一起领导平江起义而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过多年的铁道部部长.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滕代远有5个儿子,长子久翔、二子久光、三子久明、四子久耕、五子久昕,除长子外其他4个儿子先后参军.本文所介绍的,就是他鲜为人知、耐人寻味的教子之道.  相似文献   

11.
人才使用,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从长处看人,世无无用之才;从短处看人,人人难逃平庸。西邻五子食无愁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记录着一位西邻。此人有五子,但五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的当家人日子很难过,可是西邻有方,日子过得还蛮不错哩。细一打听,原来他对自己的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你看,这一家子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不患于食焉”。试想,如若西邻仅仅考虑三个残疾儿子的问题,还不把自己愁死吗?但他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从用长避短的角度出发,发现  相似文献   

12.
父爱与爱父     
<正>今年6月18日是父亲节,这是感恩父亲的节日。身为父亲的我,在抚养孩子的若干细节都一一品尝之后,才知道了为父之难,难在每一个节点都不能省略。体味到难,才更加思念自己的父亲。父殁多年,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隐隐作痛。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白鹿原》中有个情节,鹿子霖将儿子骗回家成亲,儿子反抗包办婚姻。鹿子霖感到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05,(10):50
[案情介绍] 王天意和何秀英夫妇于1945年结婚,生育二子王大山和王小山.在辛苦操劳两个儿子成家立业之后,夫妇俩从1970年起就与两个儿子分开生活.1994年2月,夫妻俩年事渐高,生活多有不便,遂和儿子商量赡养事宜.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有个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得看是什么事。如果讨论怎么做皮鞋,一个臭皮匠赛一个诸葛亮。如果三个臭皮匠一块儿来起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臭皮匠越多,这个出师表就越不像。还有一种情况,三个臭皮匠杀死一个诸葛亮,完全可以啊。你怎么老当诸葛亮呢?你为什么享受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纵览》2008,(5):19-23
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1904—1974),曾因与彭德怀一起领导平江起义而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过多年的铁道部部长,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滕代远有5个儿子,长子久翔、二子久光、三子久明、四子久耕、五子久昕,除长子外其他4个儿子先后参军。本文所介绍的,就是他鲜为人知、耐人寻味的教子之道。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苍南县渔村老汉吴乃宜替子还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网友.2006年,吴老汉在一场超强台风袭击中一夜之间痛失3个儿子,3个儿子身后留下了80多万元高债。从此,漫长的5年里,这位孱弱多病的驼背老人背着生存与欠债、悲伤与压抑的双重重负,步履蹒跚却又坚定地走在“子债父还”诚信守诺之路上。广大网民纷纷敬称他是“诚信老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三国,人们会发现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征战半生,无立锥之地;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六出祁山,终未成功。二人同时在世时,演出了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这是二人在用人上互补的结果,但也表明刘备与诸葛亮在用人上是有差别的。一、刘备识人之眼比诸葛亮亮,诸葛亮育人之法比刘备高。刘备慧眼识诸葛亮这件事就充分表现了刘备善于识人的本事。从刘备与诸葛亮对待马谡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刘备善于识人的特点。诸葛亮对马谡十分欣赏,诸葛亮率大兵南征之所以能取得七擒孟获、安定西南的辉煌成绩,与马谡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诸葛亮采取的“攻心为上…  相似文献   

18.
2002年2月28日,是杨素清老人70大寿。杨素清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前几年死了,小女儿嫁在农村。两个儿子,都在乐山市。乐山大佛世界闻名。杨素清老人的小儿子就在世界闻名的这个城市当副市长,也很有点名气。这个人就是川南第一巨贪李玉书。早在生日前半个月,杨素清老人就巴望着儿子孙子们都能回来,人满70古来稀,杨素清老人想,自己已是土埋颈脖子的人了,这次生日,儿孙们能够回来,团聚团聚,也不枉这一世艰辛。做了这次生日,  相似文献   

19.
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1904—1974),曾因与彭德怀一起领导平江起义而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过多年的铁道部部长,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滕代远有5个儿子,长子久翔、二子久光、三子久明、四子久耕、五子久昕,除长子外其他4个儿  相似文献   

20.
乌撒 《前线》1962,(15)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事必躬亲的人,陈寿写的“三国志”里说他在刘备死后当丞相时,“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是有原因的,一则由于阿斗的闇弱,一则由于诸葛亮为人谨慎,事必躬亲,才能放心。在我们看来,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