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鼠死后肌肉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肉类食品腐败程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探讨EC作为尸体肌肉腐败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该法用于PMI推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保存在28℃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用去离子水制成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肌肉浸渍液,并测量所得浸渍液的EC值和TVB-N含量。分析EC(x_1)与TVB-N(x_2)的相关性,建立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两指标与PMI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两指标与PMI(y)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肌肉浸渍液EC、TVB-N随PMI的变化曲线走势基本相同;EC与TVB-N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为x_2=0.14 x1-164.91(R~2=0.982);EC、TVB-N与PMI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9.38 x_1~3-370.68 x_1~2+2 526.03 x1-717.06(R~2=0.994),y=2.56 x_2~3-48.39 x_2~2+330.60 x_2-255.04(R2=0.997)。结论大鼠死后肌肉EC与TVB-N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反映尸体肌肉腐败程度的指标,为腐败尸体PMI推断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死亡时间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电导率,研究不同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于25℃恒温条件下,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和7d提取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四种组织器官与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浸渍液,测定各组织器官浸渍液EC值;分析其EC值与PMI的关系,建立与PMI关系的回归方程;比较大鼠死后四种组织器官EC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组织器官腐败进程。结果死后1d内骨骼肌与脑组织EC无显著变化,2~7d快速增加;而肝、肺EC值在1d内已开始增加,且2~7d内均快速上涨。四种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用三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肝的相关系数最高,R~2=0.96,且四种组织器官的EC值在不同的PMI区段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结论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EC与PMI相关性均较好,测定尸体组织器官EC有望成为法医实践中PMI推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鼠肌肉中微生物ATP含量及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死后大鼠肌肉组织中微生物ATP浓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 方法取健康SD大鼠处死,死后不同时间取肌肉组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微生物ATP浓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死后肌肉组织中微生物ATP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于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并于10d再次略微升高.PMI在0~9d内与肌肉中微生物ATP含量变化拟合最优.以PMI为自变量的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0.020x3-0.166x2-0.666x+13.412(r2=0.989,P<0.01).结论 死后肌肉组织中微生物ATP含量变化可用于PMI推测;本检测方法所需检材量小,不受组织自身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镁,铁含量与PMI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u XM  Gong ZQ  Sun YG 《法医学杂志》2002,18(2):65-66
目的寻找一种精确推定PMI的方法。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家兔死后96h内眼玻璃体液镁、铁元素含量,探讨其与PMI的相关性。结果家兔死后0~48h眼玻璃体液镁元素含量与PMI显著相关,6~48h铁元素含量与PMI显著相关,其二项式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38x2+0.6997x+11.45(R2=0.9119)、y=0.0411x2-0.3148x+1.4113(R2=0.9594)。结论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Mg、Fe含量变化可作为推定48h内PMI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厚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用空气栓塞法建立兔死亡模型。在兔死后0~72h,每隔6h进行角膜取材,切片后常规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摄取全角膜图像,结合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分析软件观察角膜上皮层厚度(x1)、角膜基质层厚度(x2)、全角膜厚度(x3)3项指标的变化值,并作统计学分析,建立与PMI(y)的回归方程。结果在兔死后72 h内,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均在死后12h开始增加,并在死后54h达到高峰,两者与PMI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0 2 x22+11.398 x2+1 634(R2=0.712 2,P0.05),y=-0.074 9 x32+12.036 x3+1 819.4(R2=0.675 0,P0.05)。结论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与PMI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角膜基质层厚度优于全角膜厚度,可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死后眼玻璃体液钾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取健康家兔处死,死后不同时间于双眼玻璃体液交替微量取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样本中[K+]、[Mg2+],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死后12~120h,家兔玻璃体液中[K+]由11.01mmol/L上升至32.97mmol/L,[Mg2+]1.12mmol/L上升至2.22mmol/L,两种离子浓度与PMI进行回归分析自变量为[K+]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0.1756x2-3.3188x+29.804(R2=0.9868);自变量为[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46.916x2+248.01x-213.81(R2=0.9340);自变量为[K+]和[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17.55-4.82[K+]+0.20[K+]2+75.77[Mg2+]-19.47[Mg2+](R2=0.9881)。用[K+]的方程推测PMI,当[K+]<26.0mmol/L(PMI<60h)时,平均偏离时间为2.7~9.4h,当[K+]>28mmol/L(PMI>72h)时,平均偏离时间>15h;用[Mg2+]的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几乎均在10h以上;用二元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较前两者小。结论死后眼玻璃体液[K+]、[Mg2+]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浓度变化与时间呈强相关性。但从实际运用角度考虑,R2<0.98,或平均预测偏离时间过大的回归方程,不宜用于PMI推测;应用多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是提高推测PMI准确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初步探索大鼠死后角膜组织随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的化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取 65 只 SD 大鼠,于死后 0、6、12、24、36、48 h提取角膜样本并采集 ATR-FTIR 光谱,观察 48 h 内大鼠角膜主要吸收峰峰位、峰形、吸光度及其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性别、眼别、角膜组织离体与在体吸光度比值差异。结果 随 PMI 延长,不同性别、眼别、组织离体与在体的大鼠死后各时间点角膜主要吸收峰吸光度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大鼠死后 48 h 内角膜 FTIR 光谱主要吸收峰峰位及峰形随 PMI 变化无明显变化,吸光度比值 A1339/A1239(r=0.863)、A1453/ A1239(r=0.824)与 PMI呈显著正相关,最佳拟合曲线为三次方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778-0.001x-0.000001403x3(R2=0.786); y= 0.957-0.003x- 0.000003419x3  相似文献   

8.
组织中三甲胺-氮浓度变化与晚期PMI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死后尸体组织中三甲胺-氮(TMA-N)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晚期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66只,颈椎脱臼法处死,随机分成11组,分别于死后即刻、1、2、3、4、5、6、7、8、9、10d取大鼠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TMA-N浓度,所得数据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并进行回归方程拟合。结果3种组织中TMA-N含量随死后时间延长而增加,肌肉于死后7d、肝脏和肾脏于死后8d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并均于死后10d再次升高,肝、肾组织之间TMA-N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死后2~7d内,PM I与肌肉TMA-N浓度变化拟合度最高(R2=0.969);死后3~8d内,与肝肾中TMA-N浓度变化拟合度最高(R2=0.953)。结论死后组织中TMA-N含量变化与PM I有相关性,可望为晚期PM I推断提供参考,但肌肉与肝肾TMA-N含量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需选择最适时段以提高PM I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量眼球整体CT值,并探究其死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推断PMI的新参数。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0只,处死后放入20±0.5℃温箱保存,在死后0~180h的时间间隔内,每隔12h进行一次CT扫描,检测眼球整体的CT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眼球整体CT值与PMI的关系。结果 PMI在0~180h之内,眼球的整体CT值随PMI的增加而增加,使用曲线拟合分析,其中三次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回归方程为:y=-81.342+1.02x+0.099x~2-0.001x~3(x:眼球整体CT值,单位为HU;y:PMI,单位为h,R~2=0.969,P 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眼球CT值存在明确的死后变化规律,PMCT测量眼球整体CT值可作为法医学PMI推断的参数之一,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死后不同时间点新西兰兔肾脏CT值(单位:Hounsfield Unit,HU),获得其死后变化规律,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方程。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0只,利用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后放入20℃恒温箱内保存,在死后0~168h内,采取每隔12h进行一次CT扫描,检测肾脏CT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肾脏CT值与PMI的关系。结果 PMI在0~168h之内,肾脏CT值随PMI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使用曲线拟合分析,x:肾脏整体CT值,单位为HU;y:PMI,单位为h,其中二次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回归方程为:y=2266.973-93.180x+0.974x~2(R~2=0.758,P 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肾脏CT值随着死亡时间的逐渐延长存在明显的死后变化规律,PMCT测量肾脏整体CT值可作为法医学推断PMI的新方法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锌、镍含量与 PMI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Gong ZQ  Xu XM  Zeng XB  Sun YG  Wang DW 《法医学杂志》2001,17(3):129-131
目的寻找一种精确推定PMI的方法。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了家兔死后96小时内眼玻璃体液锌、镍元素含量,探讨其与PMI的相关性。结果家兔死后24h内眼玻璃体液锌、镍元素含量与PMI显著相关,可作为推定早期PMI的参考指标,其二项式回归方程分别为y=0.1404x2-1.3351x+3.8298(R2=0.9202)、y=0.0043x2-0.0596x+0.2665(R2=0.9103)。结论家兔眼玻璃体液中Zn、Ni元素含量变化是推定早期PMI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心、肝、肾3种组织内总巯基(TSH)、非蛋白质巯基(NPSH)、蛋白质巯基(PSH)含量并探究其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 健康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20℃恒温保存,分别于死后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提取大鼠心、肝、肾。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大鼠死后不同PMI 3种组织内不同类型巯基含量,分别建立其与PMI的相关回归方程。结果 大鼠死后168 h内,3种组织NPSH含量变化规律均不明显;心脏TSH与PSH含量随PMI无明显变化规律,而肝和肾TSH与PSH含量在24 h内升高,随后持续下降。肝、肾TSH和PSH含量与PMI的关系用二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肝TSH的相关系数最高(R2=0.834),肾TSH和PSH以及肝PSH的相关系数较低(R2=0.768~0.825)。肝、肾TSH和PSH含量与PMI多元线性拟合关系较好(R2=0.862)。结论 肝组织内TSH含量与PMI相关性较好,可用于PMI推...  相似文献   

13.
大鼠死后脑组织RNA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18s rRNA含量的比值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15℃、20℃环境中,采用TRIzol试剂提取SD大鼠在死后即刻、1、2、3、5、7d时脑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与凝胶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8s rRNA和GAPDH mRNA的含量,并将二者的比值(GAPDHmRNA/18s rRNA)与PMI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结果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在2d时降解不明显,但到3、5、7d时降解程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加;而18S rRNA降解缓慢,直到7d仍无显著性降解变化,且降解速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对GAPDHmRNA/18s rRNA值(Y)与PMI(X)进行回归相关分析:20℃时,Y=0.62-0.004X(R=-0.981,P<0.001);15℃时,Y=0.965-0.001X(R=-0.709,P<0.001)。结论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mRNA和18s rRNA基因的相对稳定性即GAPDHmRNA/18s rRNA值与PMI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微管蛋白降解规律的初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微管蛋白(tubulin)的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大鼠经切断股动脉致失血性休克处死后,置于RXZ智能型人工气候箱内,实验条件设定为:20℃恒温,湿度50%。分别于大鼠死后0、1、2、3、5和7d时剖取心肌和肺脏组织,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和肺脏tubulin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ubulin在正常大鼠心肌和肺内高表达,死后1d时其含量已开始下降,至死后7d时仍可检测到微管蛋白的存在,但tubulin在肺脏内的降解速度快于心肌。两种组织内tubulin含量随PMI变化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心肌Y=-1726.Ix+14083,r=0.9684;肺脏Y=-1439.89x+12041,r=0.9808。结论大鼠死后心肌和肺脏tubulin的含量逐渐减少,与PMI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法医学杂志》2017,(2):120-12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rul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rat muscle and postmortem interval (PMI). Methods: A total of 120 health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12 groups (10 for each group). After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by cervical dislocation, the bodies were kept at (25±1) ℃ Rat muscle samples were separately obtained at 12 PMI points, including 0, 0.5, 1, 2, 3, 4, 5, 6, 7, 8, 9 and 10 d. The VOCs in rat muscles were collected, detected and ana-lyzed b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HS-SPME)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Results: In total, 15 species of VOC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9 aromatic compounds, 3 sulfur compounds, 2 aliphatic acids and 1 heterocyclic compound. The species of VOCs increased with PMI: no species were detected within 1 day, 3 species were detected on day 2, 9 on day 3, 11 on day 4, 14 from day 5 to 7, and 15 from day 8 to 10. Total peak area of 15 species of VOC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PMI (adjusted R2=0.15-0.96): the regression function was y=-17.05 x2+164.36x-246.36 (adjusted R2=0.96) from day 2 to 5, and y=2.24x+101.13 (adjusted R2=0.97) from day 6 to 10. Conclusion: The change rules of VOCs in rat muscle are helpful for PMI estimation. © 2017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肉浸渍液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pH两指标联用在PMI推断上的意义。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在25℃环境中,于不同PMI提取大鼠后肢肌肉制备匀浆液,测定浸渍液EC和pH。分析EC、pH两指标联合使用推断PMI的意义。结果 EC、pH两指标随PMI均呈现阶段性变化:1d内,pH明显下降,EC无明显变化;2~3d,EC、pH均快速增大;4~10d,EC继续增大,而pH变化不明显。EC、pH联合使用,有助于划分PMI时段,以及特定时段内指标的优化:1d内,选择pH最佳,2~3d,EC、pH联用最佳,4~10d,选择EC最佳。结论 EC、pH联用有助于提高PMI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股二头肌蛋白质羰基含量及巯基含量的变化值并探究其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 健康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20℃恒温保存,分别于死后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提取大鼠股二头肌。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羰基和巯基含量,分别按鲜重和蛋白质浓度(Protein Concentration,Cpr)计算,并建立与PMI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大鼠死后168 h内,蛋白质羰基含量持续增加,其中在144 h内随PMI增加规律明显,R2分别为0.971(按Cpr计算)和0.838(按鲜重计算)。大鼠死后168 h内,按Cpr计算的总巯基(Total Sulfhydryl,TSH)含量随PMI延长变化规律不明显,按鲜重计算的TSH含量随PMI延长逐渐降低(R2=0.905),非蛋白质巯基(Nonprotein Sulfhydryl,NPSH)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蛋白质巯基(Protein Sulfhydryl,PSH)含量随PMI延...  相似文献   

18.
Fang C  Lin XH  Jing HL 《法医学杂志》2010,26(4):250-252
目的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观察猪眼视网膜细胞DNA降解规律,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方法猪死后取眼球放置于避光、温度(15&#177;2)℃、湿度(50&#177;5)%条件下,分别于2、4、6、8、10、12、14、16、18、20、22、24 h提取猪眼球视网膜细胞,进行SCGE,荧光显微镜采集图像,并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图像分析系统(IMI 1.0)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死后2~24h,视网膜细胞DNA降解程度随着PMI延长而增加;头DNA含量(%)、LT/LH、IT/IH与PMI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92.227-5.188 x+0.019 x^2+0.001 x^3(R^2=0.971)、y=0.035e^0.191x(R^2=0.947)、y=0.099 e^0.264x(R^2=0.955)。结论运用SCGE检测视网膜细胞DNA降解情况有助于推断PMI。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死后不同时间大鼠视网膜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图像,探讨视网膜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90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15组,死后0—28h内(20℃),每2h提取视网膜细胞进行Feulgen-Vans染色;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视网膜细胞核的异形指数(ID)、积分光密度(IOD)和平均光密度(AOD),并运用SPSS12.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视网膜细胞核AOD和IOD随死亡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ID则呈上升趋势。28h内各参数变化的回归方程如下:YAOD=-0.009XAOD+0.590,R^2=0.949,Y100=-0.097X。+18.903,R^2=0.968,Y10=0.122X10+2.246,R^2=0.951。结论大鼠死后视网膜细胞核DNA含量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呈规律性降解,并与PM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一种推断PMI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用比色法)检测家兔死后0-54小时玻璃体液内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在两组温度下(25-30℃:10-15℃)的失活情况。结果 两种酶的活性在死后一定时间内各出现一个平台期,平台期后两酶的活性迅速下降,低温组在死亡54小时后活性几乎为零,高温组在死亡48小时后活性几乎为零。经统计学分析得知死后两种酶活性与PMI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在0-54小时内依据其各自的回归方程将可以大致地推断PMI,依据两种酶活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准确地推断P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