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本刊记者赵忆宁从去年开始,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截止1994年底,国家外汇结存达516亿美元,1995年头三个月,又新增加64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已脐身于世界六强之列。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及由此带出的诸多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2.
香港外汇储备升至全球第四香港金融管理局9月19日公布,香港官方外汇储备(包括土地基金)已由7月底的817亿美元上升至8月底的853亿美元,其中外汇基金持有的外汇储备为695亿美元,而7月底时是661亿美元;土地基金是158亿美元,7月底是156亿美元。目前香港外汇储备世界排名已由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和地区央行动用美元外汇储备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继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又逼近两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lO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拖累,中国和全球的外汇储备增长都开始显现减缓的迹象,也面临着亏损扩大的风险。围绕近年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汇储  相似文献   

4.
香港外汇储备达965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1997年12月22日宣布,截至1997年11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达965亿美元,与1997年10月的914亿美元比较,增加5.6%。其中,外汇基金持有的外汇储备为791亿美元;而土地基金持有的外汇储备为174亿美元。目前香港的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至少有1500亿来得“不明不白”。监管部门和实体经济如何接受热钱挑战“30.3%。”这是国家统计局6月15 日最新公布的1-5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热得“发烫”的数据甫一出笼, 央行便发出紧缩“强信号”,决定从7月5 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一次性冻结资金1500亿元。  相似文献   

6.
刘仲直 《求知》2004,(4):33-35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作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向两行新注资450亿美元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银行酝酿已久的股份制改造和整体上市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29686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237132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713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5%),增速与1-5月持平。141577亿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7,(34)
近日,日本宣布正在考虑仿照淡马锡建立一只特殊的投资基金,管理日本909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部分资金。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立法机构今年6月同意发行1.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正式启动的脚步日益临近,有关外汇投资公司是否应借鉴"淡马锡模式"的争论也日渐增多。而这些以国家中央政府支持的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我国的外九储备迅速上升,当年末国家外儿结存就达51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00多亿美元;1995年将达到75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增加23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说明我国的外汇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成功,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各方面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我想就此谈一些认识。从理论上讲,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主要取决于一国对进口的能力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而且又很复杂。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目前正处于特殊的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五、GDP、GNP对资本流动和民族企业融资的影响 1.追求GDP导致资金流出增加和国内企业融资困难 追求GDP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增大和资金流出增加,民族企业融资困难.随着出口增加和外资引进加速,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特别是资本项目顺差更多.入世2年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成效卓著,每年都有500多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与此同时,我国的资金在加速流出.在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年前表示,尽管中国金融业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较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业处于稳健安全运行状态,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控制,并开始逐步化解。 概要数据能够印证:前11个月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共新增储蓄存款12016亿元,截止到11月30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6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11月末外汇储备274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从最近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GDP、进出口贸易、居民零售和外汇储备都在快速增长,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态势。今年8月份CPl(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5%,创11年来新高;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6659亿元,同比增长26.9%.快于7月份增速;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  相似文献   

13.
袁元 《瞭望》2005,(45)
在已摆脱外汇缺口的约束且外汇储备过高的成本乃至风险随着其规模增长而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外汇储备的思路宜向追求适度规模,风险收益平衡转变已持续两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的势头,进入2005年之后继续上演。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590亿美元。人们普遍估计,按照如此增速,超越日本而位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仅是时间问题,估计年内就可实现。充足的外汇储备曾令中国免受诸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险冲击,一个装得鼓鼓的国家的口袋,也曾让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储备终于突破1万亿美元了。如何用好这1万亿美元,中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俄罗斯:还外债,设立基金俄罗斯是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最大受惠国之一。今年四五月间,俄外汇储备以破纪录的每星期50亿美元的惊人速度增长。不久前,俄外汇储备达到2655亿美元,俄罗斯成为继中国、日本之后第三大外汇储备国。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8,(42)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石油生产国,其中将近60%掌握在六个国家和地区手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日本拥有约9700亿美元,俄罗斯拥有约5500亿美元。台湾、印度和韩国分别拥有约2910亿美元、2830亿  相似文献   

16.
由于过高的外汇储备中可能蕴藏着负面效应和额外的风险,对此如何加以调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中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已持续数年,引起了国际经济界的广泛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步伐仍未明显放慢。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411.15亿美元。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至7  相似文献   

17.
甘当善  王尧基 《理论视野》2011,(2):51-53,56
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两轮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人们提出了超主权货币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虽存在不少局限,但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是众望所归、不可逆转。为了应对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中国应在增加黄金储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争取使IMF尽快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相似文献   

18.
1998年香港8公司入选全球500强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以股份总市值计算,1998年香港仍有8间公司入选全球500大公司行列,不过排名普遍较以前下降。该8间公司分别为:汇丰控股、香港电讯、和黄、中国电信、恒生银行、中电、长实和新地。香港外汇储备全球第四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8日公布,至1999年1月底,香港官方的外币资产为901亿美元,较1998年12月底的896亿美元上升5亿美元,主要是外币投资回报增加,香港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通缩放缓港府统计处公布的数…  相似文献   

19.
△港府财政储备增至1510亿港元今年7月21日,港府公布了截至1995年3月31日止的1994至1995年度港府账目结算。该结算显示,在1994至1995年度港府全年总收入为1750亿港元,总支出为1642亿港元。与该年度财政预算案所作的修订比较,总收入增加了15亿港元,总支出减少了16亿港元;而该年度的整体盈余为IO8亿港元。此外截至今年3月31日止,港府财政储备总额增至1510亿港元。△港外汇基金半年资产回报达18.8%香港外汇基金8月9日公布了1995年的中期业绩,截至6月底止,资产总额为4500亿港元,较去年12月底上升10.1%,上半年净资产回报率达18.…  相似文献   

20.
▲至今年4月港外币资产达939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5月8日公布的资料显示,至今年4月底,香港外币资产为939亿美元,而今年3月底为938亿美元。香港外币储备额在全球排行第四,仅次于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从今年5月底起,金管局将按“国际储备及外汇流动性数据范本”公布有关数据。▲今年港外汇基金回报可能下降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5月2日表示,香港外汇基金今年的回报会较去年差,若出现亏损也不足为奇。但他又表示,困挠香港15个月的经济衰退于去年底结束,香港经济今年第一季将会有双位数字的增长。▲1999年底港府整体收支情况较预期理想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