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05,(3):44
面对东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相互交融、碰撞、重构的大趋势,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以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充实并增强草原文化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机遇与挑战中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乌云巴图 《实践》2006,(3):44-45
纵观草原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到,草原传统文化大体上经历了孕育雏型期、成熟繁荣期、衰败停滞期和复苏转型期四个阶段。草原文化的孕育雏型期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前就基本完成的。众所周知,在蒙古民族形成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5,(8)
<正>草原文化的自信来自于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实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北方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得以形成、丰富和发展。其中独具特色的游牧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军事战略、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思想理论等就是草原文化的具体表现。草原文化的自信来自于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草原地区的各民族在保持游牧、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8)
<正>崇尚自然是草原民族与自然沟通的内核。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精神追求,铸造了草原文化独特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珍爱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草原民族看来,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都有生命、有感觉、有喜怒哀乐。这种"泛生命"意识的长期积淀,形成了草原民族钟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文化心理。践行开放是草原民族与社会沟通的内核。开拓进取、乐观豪迈是草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草原民族逐草而居的生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12)
正草原文化是草原民族在草原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原生态复合型文化,也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的充满活力的文化。草原文化是草原民族在草原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原生态复合型文化,也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面向未来、充满活力的文化。草原文化的丰厚积淀及其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给内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的打造提  相似文献   

6.
宝力格  盛明光  黄金 《实践》2005,(4):44-45
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创造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广义上讲,草原文化是民族性、动态性、时代性、世界性的一种文化。在内蒙古这一特定的地区内, 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崇拜自然、生态型特征、包容性、传承性和开放性。今天,在我区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新的实践中,深入研究草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发扬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服务于我国和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草原文化特质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海军 《实践》2008,(7):51-51
草原文化是适应草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人们(包括草原民族自身)都赋予这个文化以无尽的浪漫色彩,对其充满向往、欣赏之情,甚至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同理,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民族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沃土,是维系民族成员心理的重要纽带,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基础。草原文化是北方民族特有的文化,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应该注重其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7)
<正>一、草原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生态型文化"崇尚自然"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中居于统领地位。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核心理念是该文化得以传承繁荣发展的核心灵魂,是一种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以草原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共同创造出了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它包括草原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6,(10)
正各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民族地区的展现,更是各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成果集成的过程。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区域文化被视为一个区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总和。直到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之前,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传统的草原文化还主导着内蒙古区域文化的走向。草原文化构成了内蒙古区域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4)
<正>地处通辽市西北部的扎鲁特旗,素有"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民族版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这里秀美的山地草原孕育了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培养了众多享誉中外的民族文化艺术界名人。近年来,扎鲁特旗委、政府提出了"打造民族文化大旗"的目标,对民族文化给予重点扶持,使民族文化之花在扎鲁特草原上竞相绽放、大放异彩。乌力格尔、好来宝:扎鲁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乌力格尔,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8)
正为传播弘扬内蒙古历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及专家评审,"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对外公布,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内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已经成为内蒙古形象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8)
<正>2004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启动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今年正好是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在草原文化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现实价值和核心理念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学术成就。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保护、转化、利用方面,在提升自治区文化软实力、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取得了一大批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强  相似文献   

15.
<正>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发展、草原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董道焱 《实践》2015,(3):51-53
<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研究草原文化,将进一步拓宽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也将草原文化在全局性、深刻性方面的研究更推进一步,为草原文化的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一、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包含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物质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9)
正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域文化,是我区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和广泛意义的文化资本。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事关全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局。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草原文化作为复合性地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蒙古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草原文化就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之魂。改革开放为草原文化的改革创新和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草原文化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13世纪,蒙古人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结束了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动荡的历史,同时也继承、整合和发展了历代草原民族的文化,并积极吸收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合理成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蒙古文化,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主流文化,并延续至今,影响日益扩大。世界各民族文化或多或少都带有多元性、复合型特征,但恐怕没有哪一种文化像草原文化这样具有鲜明的多元整  相似文献   

20.
乌云巴图 《实践》2006,(1):43-44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且对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信仰、思维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草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是草原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