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和解":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刑事和解"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我国刑事立法一贯坚持以挽救为目的,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前提;一些地区将"刑事和解"运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效果显著,起到了示范作用.运用"刑事和解"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既能保护耒成年犯罪镲人的权益,又能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运用"刑事和解"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需注意的问题是:区分刑事案件的性质,确立社会参与原则,明确"刑事和解"适用的阶段及"刑事和解"的内容,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国际公约,由此形成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国际原则.这些原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不能忽视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刑事司法准则.我们必须顺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有关法律,使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权利得以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玉见  姜岩 《学理论》2010,(27):168-169
刑事和解制度从起步到较为全面展开仅用了短短四、五年时间。与此同时,作为刑事和解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刑事和解制度也理应得到迅速发展。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角度出发,探索刑事和解在未成年人犯罪上的运用,以期构建适合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深受儒家人本思想影响,"恤幼"思想就是表现之一。"恤幼"思想认为国家、社会和长者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张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不同于成年的特别宽容,在刑事责任年龄上、在刑事处遇上主张对少年给以更多的关爱,并将其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制定和完善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2)
《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儿童权利保护"宪章"。我国一贯重视儿童权利保护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比较而言,《儿童权利公约》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二者不仅在"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儿童角色地位""可操作性"等基本范式方面存在着"国际"与"国别"的区分,在"成长环境""享权者""家庭保护"等具体范畴方面也有着质性上的差异。因此,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之一的我国,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儿童权利的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6.
谭春生 《学理论》2014,(4):133-13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了其个体因素外,更多的是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有关,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如何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成为我国许多学者和社会实践者探索、研究的内容。认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状况,把握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影响,研究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审判制度、犯罪防控体系和有益的司法实践,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唐瑞 《学理论》2014,(2):101-102
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攀升,对此,必须引起国家的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不能与成年人犯罪混为一谈,在刑事立法上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国家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强保护未成年犯罪人权益的观念,努力达到惩罚与保护相平衡,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刑法体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5)
目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儿童、贫困地区儿童犯罪的增多,必须引起法律工作者和整个社会的重视,更亟须各方合力将国家法律明确要求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坚持"少捕慎诉"的办案态度、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法原则以及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涉毒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有关青少年涉毒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必须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特别是要结合近年来颁布的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注重"双向保护",加强对青少年涉毒犯罪的司法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学理论》2009,(26):66-67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准则,对整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益的根本依据,刑事审判具体规则要和基本原则保持一致。正确统一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基本原则,对科学构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各项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自1847年开始区分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以来,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经历了由惩罚控制向社会福利模式转变,又从社会福利模式向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与控制犯罪平衡转变的过程.进入21世纪后加强了社会参与与协助,不仅设立了少年法院,还创设了适合成年人参与警察讯问制度、保释以及转处措施等,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保护,这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完善将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3)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不成熟,加上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即具有了犯罪前科,被贴上犯罪人的"标签",从而给其今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已成为当前司法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置,为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立法存在的问题,应着重解决保护未成年人责任稀释困境、涉法涉罪未成年人保护处分措施缺位、困境儿童国家监护制度不健全三大难题。尽量少改和不打破现有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将亟需立法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修订现有法律的方式解决是现实和可行的方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宜适度"福利法化",将修法的重心定位为保护困境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受保护权;同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宜进行"少年法化",将其改造为司法性质的少年法典,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其他相关法律也宜进行配套修改,将未成年人法确立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改变未成年人法附属于成年人法的"小儿酌减"状态。  相似文献   

14.
拐卖妇女、儿童罪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是对合犯,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的治理有利于减少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发生。《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进行了修改:一方面适度加重其刑罚力度,另一方面区分了犯罪的对象以适用不同的刑罚。对该罪的修改遵循了"宽严相济、保障权利"的刑事政策,加重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处罚存在合理性。同时,"收买儿童即入刑"原则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贩卖、收买妇女、儿童的犯罪,一味地加重刑罚并不能达到刑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郭维嘉 《学理论》2013,(24):121-122
刑罚轻缓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是我国立法和司法都需要遵循的规律。刑罚轻缓化在未成年人犯罪上更应予以凸显。未成年人因心智的特殊性,在法律上对其犯罪应与成年人犯罪区分对待。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施行前,我国刑法已然对未成年人有着特殊的保护,虽然不够完善和全面。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对于对未成年人的刑罚轻缓化有了更多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国外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之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前科消灭的方式上主要有法律规定而消灭、法院裁定而消灭、注销记录而消灭等三种方式。联合国关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制度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和《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中。目前,各国在前科消灭的机构、条件、期限、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规定较为详细。分析、借鉴外国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经验,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对英美国家妥善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在英美国家的形成过程、最新发展及实践运行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本文认为,在应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时,不应片面强调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处遇的恢复性特征,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应为个体化差异留有余地。可以考虑针对特定犯罪适当降低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在降低的年龄区间内适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相似文献   

18.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迅速审判权和分别关押权,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人权事务委员会和儿童权利委员会的相关意见和判例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这一权利,并影响了各国少年司法的发展。与联合国规定相比,我国的少年司法尚存在法律缺失、模糊,权利保护理念欠缺,审前羁押率高及非监禁刑适用率低等问题。我们应当根据联合国文件的精神,借鉴未成年人权利保障较为发达国家的相关权利保障措施,从改革办案程序、提高审判效率,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加强社会联动方面着手,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迅速审判权和分别关押权。  相似文献   

19.
张红侠  王群 《学理论》2023,(1):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生效实施,使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制度迎来新发展。该制度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贯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国家责任原则。该制度的科学化、专业化增强。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的预防机制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的配套措施也都得到完善。不过,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制度还有一些不足。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一章中增设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案件一节,进一步完善撤销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的预防机制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11)
<正>近年来性侵儿童案件时有发生,大量案例显示,性侵者的施害行为具有长期性,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不会自动终止。在性侵儿童的犯罪中,有很多人是多次作案,性侵儿童者再犯率在各类罪犯中居高位。此外,易于接触儿童职业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有鉴于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汤素兰提出《关于公开性侵儿童犯罪人信息并禁止其从事易于接触儿童的职业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于7月11日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答复函,答复中指出,以法律或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