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5,(6):43-44
“十五”期间我国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市场运行基础得到夯实,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证券市场规模基本稳定。截至2005年11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381家,总市值31095.16亿元,流通市值10135.70亿元。截至2005年11月底,交易所市场登记债券181只,债券市价总值4177.83亿元。(2)证券市场功能逐渐完善。2001年初至2005年11月底,通过股票市场筹资合计为6891.22亿元。其中境内市场筹资3983.16亿元,境外市场筹资2908.06亿元。股票印花税为796.14亿元。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中国法律》2005,(1):40-41,106-108
中国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份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後。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3.
随着律师法律服务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内地律师业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律师业的业务合作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紧密。截至2010年12月26日,19个国家的律师事务所在中国设立了227家驻华代表处,香港地区律师事务所设立了66家驻内地代表处,有30多家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共有7家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驻福州、厦门试点代表处及其派驻的12名代表获准在中国内地执业。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企业掀起境外上市热潮。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是境外上市热潮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文章从阿里巴巴的上市背景、上市模式、上市利弊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引发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一些法律思考,提出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证券市场体系等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玉亭 《中国法律》2011,(3):4-4,63
香港连续多年都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末,在内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港资法人企业11.74万户,占全国实有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总数的41.53%,投资总额13,076.29亿美元,注册资本7883.54亿美元,其中港商认缴62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邵伟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6):22-24,82-86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香港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从事零售行业。对于以何种模式投资内地零售行业,以及内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少香港投资者有诸多的疑问。按照内地现行的法律法规,香港投资者进入内地从事零售行业,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是成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作为一种法律模式,在内地设立港商投资的有限公司对于香港投资者而言并不陌生,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境外投资企业,CEPA后第一家境外独资的商业企业,都是港资企业。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8,(22):32-32
【本刊讯】10月13日,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SST)在迪拜国际金融交易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码CSR。CSST是第一家获得在迪拜国际金融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同时在迪拜国际金融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8.
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有海外直接上市和海外间接上市,随着传统银行贷款形式融资所占比重下降,以公开发行上市证券为主的比重得到上升。境外上市监管也日益对我国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此探讨了我国境外上市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9.
境外投资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兼论中国律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箫  谢晓勇 《中国律师》2012,(10):40-42
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居全球第5位、存量位居第17位。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一、境外投资法律风险的识别境外投资涉及至少两个国家,不同国家在政治体制、商业习惯、文化背景、法律制度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所涉及的法律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外汇法律风险、税务法律风险、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板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但对其的定位尚存一定争议。境外交易所从上世纪70年代相继开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推出的上市标准可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层次,各交易所上市标准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效果可作为我国国际板建设的参照。综合境外上市资源、外国公司上市意愿和我国投资者利益维护等因素,我国的国际板定位为中端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监管一直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大量中国公司境外上市,公共利益理论对监管制度理论上的支持作用明显下降,因此需要更丰富的私人利益理论共同完善对公司境外上市的监管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公司境外上市监管体系的完善,要在反思传统公权监管理念的基础上,从政府公权监管和证券行业自律、政府公权监管和私权诉讼两个方面,选择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路径,进而提出重构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月初,针对韩国三星、LG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于2001年至2006年间的价格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开出首张境外企业价格垄断罚单,且处罚金额高达3.53亿元人民币,是我国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价格违法罚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24日至25日, "全球技术影响论坛"在瑞士举行.深圳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与美国Ocean Tomo公司也在会议期间联合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基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的"中美知识产权200指数".据深圳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常进勇介绍, "中美知识产权200指数"中样本股由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最高的100家在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与100家在美国本土上市的美国企业构成,指数聚集了中美两国拥有最高知识产权价值的200家上市公司,突出反映了代表世界两大经济体在科技创新、专利布局和科技产业化的中坚力量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江山 《法人》2005,(4):47-49
中国人寿在美国被投资者集体诉讼案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达到34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功上市的喜悦还未散去,2004年1月30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公布了2003年度的审计报告.该  相似文献   

15.
国内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为了解决融资的问题或者为了发展壮大的需要而决定上市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哪里上市.上市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成本、费用和时间,进而影响到整个上市活动的成败.所以企业在选择境外上市地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定位,还要对不同证券交易所和市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本文通过对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地证券市场的对比分析,找寻在现阶段最适合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地点.  相似文献   

16.
邓光扬 《中国审判》2009,(12):98-98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南京地区生产总值1911.05亿元,同比增长10.2%。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4个,与去年同期持平;不少在册企业的境外投资人正启动或酝酿新一轮增资方案,仅中法扬巴基地一个项目就增资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金融衍生品的股指期货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美国期货产业协会(FIA)的统计,全球交易所股指期货量已从1992年的6万亿美元发展到1998年20.8万亿美元。据统计,世界最大的两家期货交易所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金融期货交易量占总交易量比重分别为96%和81%。股指期货品种已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股指期货日渐繁盛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发达的新加坡证券市场,而新加坡证券市场发达离不开其证券市场的高度开放。目前。新加坡证券市场已吸收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该所挂牌上市(主要是亚洲地区企业),截至2008年6月末,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已达308家。约占其上市公司总数的40%;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有138家,为该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7.88%。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部分外国企业仅以此作为融资平台,而在新加坡本地没有任何业务运营。  相似文献   

19.
《法制与经济》2009,(5):20-22
利用境外赌球网站账号,担任“太阳城”、“新宝”等多家赌球网站的代理人,短短2年内,网站吸纳赌资66亿余元人民币。仅8个月,三名“股东级”代理人从中获利16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红筹上市"是间接上市的主要方式,即境内企业到海外注册或购买壳公司,海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境内资产的控股权,并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在沪家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涉及境外上市公司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到境内企业在安排红筹上市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婚姻、继承等家事纠纷,将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纠纷处理不当,很可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