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膺 《法制博览》2010,(9):48-48
程颐是一代重儒,严毅庄重,很拘泥于礼仪。有一次年幼的皇帝折了根柳枝,他就说,正当春和之时,万物生长,不可坏了天地间的和气。国忌日时,程颐在相国寺主持祈祷仪式,叫吃素时,苏轼便讥讽他:“你不好佛,怎么吃素的?”司马光死的时候,正值朝廷有重大庆典,百官在庆典后想去凭吊,程颐阻拦说:“你们今天既然要哭司马光,就不能在庆典上欢歌。”苏轼忍不住说:“这是那个活见鬼的叔孙通制订的礼仪。”  相似文献   

2.
阎泽川 《法制博览》2009,(11):57-57
讲究廉洁,莫若拒贿。如何拒受贿赂呢?古人有“三慎”。 薄礼面前慎微。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为官清正,德宗怕他“清慎太过”,办事不方便,便下了一道密旨,示意他像马鞭、靴鞋之类的薄礼“受亦无妨”。陆贽却观微知著,便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足,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于是,“涓流不止,溪壑成灾”,“利于小者必害于大”。  相似文献   

3.
李阳泉 《法制博览》2008,(23):29-29
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的知名皇帝,曾经任用过多个知名宰相,如姚崇、宋璩、张说、韩休、张九龄等,李隆基前期所取得的政绩,与他们的辛勤工作分不开。而促使李隆基从明君变为昏君的,也是一个知名宰相,这就是“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  相似文献   

4.
常强 《法制博览》2009,(21):58-59
宰相历来被公认为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高级职务,值得众人仰慕。在古代中国,谁能荣登相位,必是光宗耀祖、风光至极之显事。然而宰相也有苦恼,毕竟他们没有将屁股下的位子传之子孙的特权。帝制时代之下,天生高贵者仅有皇室这么一家子,皇帝自然至高无上.除他以外,在尊位的金字塔上,真正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把手”位置的,实际上是皇帝权威与地位的法定继承者——皇太子。  相似文献   

5.
惟我 《法制博览》2008,(23):9-9
不论是百姓人家,还是豪宅府邸都把女婿当做“娇客”看待,并有“丈母娘疼姑爷实打实”的说法,成语里也有“成龙快婿”、“乘龙佳婿”、“乘龙之客”、“乘龙贵婿”的词汇。但估计后来这“娇客”和快婿惯的不成样了,总不能让老丈母娘给端茶递水儿的,便生出了“一个姑爷半个儿”的说辞。意思是说,该干的活,您也帮着干干,别老擎现成了。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10,(4):4-4
《宰相刘罗锅》等电视剧开播之后,刘墉“刘罗锅”名气大增。但是,刘墉这人不是宰相,更不是罗锅。 清朝从来就不设宰相,而以内阁大学士代行宰相之职。内阁由三殿三阁组成,位置从高到低的排列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每个殿阁设一个大学士为最高长官。  相似文献   

7.
说“国耻”     
谢谦 《法制博览》2010,(19):23-23
说到“国耻”,我们就会想到近现代史上,中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等等。但“国耻”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说法,古已有之。《礼记》记孔子答鲁哀公问,有云:“国耻,足以兴之。”据古代学者解释,孔子所说的“国耻”是“君耻”,国君之耻。如春秋时,吴越交战,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派使者卑辞厚礼乞降:“勾践请为臣,妻为妾。”甚至愿“身往事之”,以一国之尊,  相似文献   

8.
关涛 《法制博览》2009,(9):14-16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辽国皇帝景宗即位时,国势已日渐衰微,虽然景宗很想改变现状,但由于身体原因,也是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9.
商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作为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第一句话该怎样讲?十分讲究语言艺术的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用的话是:“您想看什么?”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看”字.对各种顾客都适用,它意味着尊敬、灵活,给顾客留有余地,使买卖双方一接触就有融洽的气氛,颇有“春风开口笑”之效、既能够刺激“随便逛逛”的顾客产生购买商品的热望:又能使犹豫不决的顾客放  相似文献   

10.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13):55-55
宰相下台无外乎两种途径——主动走人和被炒鱿鱼,但是在明朝却有一位宰相是靠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下台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宰相——李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