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从1997年举办首个政府主导型会展项目宁波国际服装节为发展起点,宁波会展业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来,我市会展业在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平台建设、主体队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等奖项,长三角南翼会展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把天津打造成"会展城"是一个重要目标。天津是一个适宜做会展的城市,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人文环境。近年来,投资兴建梅江会展中心,举办国内外会议展览活动,形成了达沃斯论坛、台湾名品博览会等品牌。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和活动,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举办地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竞相发展会展业,会展市场强手逐鹿、竞争日趋激烈,会展项目蓬勃兴起、让人目不暇接。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动辄出巨资建设“标志性”会展场馆,经营难以维系;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特色和条件,盲目申办会展项目,产生会展业的同构化和寻租现象;一些展览成了“地摊式”的展销会,一些会展产品偏离主…  相似文献   

4.
迅速崛起的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会议伴随着会展,就像展开了城市腾飞的双翼,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并直接促进商贸及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如果说西安曲江会展CBD商务区的建立是对外开放的象征,那么,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的落成,不但是熠熠生辉的新地标,更将推动西安跻身国际化都市——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因其给举办地带来的诸多益处,在国际上拥有"城市面包"的美誉。文章分析了政府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由此提出了政府职能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几点创新路径,以期把政府职能与会展经济有机结合,助推城市经济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从而实现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武汉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亚飞 《长江论坛》2005,(3):27-30,6
近年来,我国会展产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基本上形成了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突出,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加快武汉会展产业发展,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既是适应我国会展产业迅速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需要,也是把武汉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增强和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要求.为此,应采取区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与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协公报》2013,(1):39-39
<正>目前,作为商务部与天津市共同推进的重点服务业项目——国家会展中心已开工建设。国家会展中心不仅是打造全国会展业新高地的重要载体,而且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建议:1、完善规划,体现国家会展中心功能定位。应围绕国家会展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在产业体系、文化项目、交通路网、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城市会展业直接经济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常春 《思想战线》2004,30(5):89-93
会展商给举办地带来的直接经济影响主要是由交易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城市经济特征对会展经济收益的影响是辅助性的;降低办展成本、发展城市会展业的相关产业和服务是提高办展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6,(15):44-44
G20杭州峰会将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国际化进程,将开创杭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来,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打响“观光之都、会展之都、休闲之都”品牌,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历史性跨越和从“观光游”向“会展游”、“休闲游”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4,(5)
<正>几年来,赤峰国际会展中心借鉴发达会展城市的经营理念,专业化、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充分整合会展资源,培育会展市场,为发展赤峰会展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截止2014年上半年,在赤峰会展市场极为不成熟的情况下,成功策办了75次大型专业展会,从汽车博览会、农博会、婚博会、书博会、房交会、就业创业博览会到艺术展、花卉展、科技展,再到美食节、啤酒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22日,来自安徽的会展爸爸正式上岗了,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多亏了"崔姐"的帮助。会展是个唇腭裂、先心、智障的孩子,此次来北京治疗,家里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会展爸爸口中的"崔姐",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一名普通职工、农工党党员崔娅姬。让她赢  相似文献   

12.
<正>会展业作为海南"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2个产业之一,是实现海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际化会展发展集团化、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海南会展业走国际化、品牌化之路,打造国际会展品牌十分必要。国际会展品牌推动海南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会展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正>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体育局共同投资建设。总占地面积63公顷,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坐落在哈尔滨最具现代城市风范和魅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红旗大街与长江路的交汇处,毗邻市中心区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离火车站5公里,距离太平机场仅40分钟车程。是全国首个将会展、体育合二为一;会议、酒店互为一体;休闲、购物相辅相成;展览、洽谈有机结合、互补生辉的超大型综合性场馆,并以其宏伟的气势、完美的设计和精良的设施成为哈尔滨市的城市标志。同时,依托着黑龙江省对俄通路咽喉要道以及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的独特地理优势,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为促进国际对俄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中部,面积不到250平方千米,人口67万,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城市,近五年已连续三年问鼎德国城市潜力排行榜榜首,国际城市排名仅次于伦敦、巴黎居欧洲第三。法兰克福之所以从一个工业小城发展成为德国乃至欧洲交通、金融、会展、科教中心,得益于其完整的产业体系,广泛的科技创新,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目前,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的欧洲第三大机场;铁  相似文献   

15.
政务要闻     
4月11日第六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建设成果博览会(简称"城博会")在南坪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城博会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建筑"为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绿色低碳建设技术和产品,展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国内外380多个机构和企业参与这个盛会。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几乎是多个浓缩的城市空间,也是一个集经济、文化、科技于一体的大型会展空间.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引,我们会看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构想的"城市博览"所透视出的城市空间生产,及其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两者的亲密关系也将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管理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城市管理和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经济工作的润滑剂、膨化器、推进剂,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和发展经济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梁锐 《人民论坛》2014,(4):51-53
会展业因其给举办地带来的诸多益处,在国际上拥有“城市面包”的美誉.文章分析了政府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由此提出了政府职能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几点创新路径,以期把政府职能与会展经济有机结合,助推城市经济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从而实现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北京观察》2012,(7):34-35
正为了尽快遏制北京展览业的下滑趋势,确保首都会展业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应尽快理顺协调管理体制和机制。会展业包括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三个方面。会展业的经济效益不仅限于会展场所和会展主办方的收入,其所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还会为城市的交通、通讯、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乃至金融等行业带来额外的收入。依托特殊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会展资源,北京市会展业直接收入从2005年的61.1亿元提升到2010年的172.5亿元,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办展城市之一,并逐渐成长为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展城市。  相似文献   

20.
<正>一、"后G20"时代杭州城市管理的新要求与新挑战特大事件是城市更新与发展的促发器。巴塞罗那、悉尼、巴黎、北京等善于利用特大事件推动城市发展的实例表明,特大事件的举办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举办G20峰会等国际重大事件活动,给杭州城市发展与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际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