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家乐”旅游企业地处市郊或乡村,属于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好处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构建“农家乐”旅游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参照该体系对长沙范围内的“农家乐”旅游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估,分析“农家乐”旅游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两年来,上海沪东造船集团开展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主题的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因而去年成为全市30家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之一。在教育中,他们组织职工“三看、三增强”,即向前看,增强危机感;回头看,增强自豪感;看当前,增强责任感。围绕“提高企业竞争力”,亮家底、摆实情,给干部职工思想注入清醒剂;列专题,出思路,给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注入兴奋剂;抓难题,攻关键,给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心剂。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走出四条新路:扩大生产总量,用“大”增财;建立新模式,借“新”生财;强化管理,以“管”出财;活…  相似文献   

3.
最近,参加一个厂长经理座谈会,听厂长经理们谈到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对一些掌管人、财、物大权和一些能卡住企业脖子的行政执法部门强行塞给企业“黑条子”、加重企业负担的腐败行为义愤填膺,大声呼吁:“请全社会一齐关注‘黑条子’,斩断这些伸向企业的黑手”。所谓“黑条子”,就是应由个人开支的费用硬塞给下属单位或企业予以报销。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忍气吞声地将“黑条子”作为企业开支予以报销。向下属单位和企业硬塞“黑条子”,是一种利用手中职权为个人捞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它不仅违反正常的财经纪律,加重了企业及下属单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海市对区(县)属集团公司改制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除了对部分“订单无着,生存无望”的企业采取“关门走人”的措施以外,相当数量的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和人员重组,改变了原来国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加入了带有多元色彩的非公企业行列。这类非公企业如雨后春笋,给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也给转型期非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俭 《瞭望》1992,(20)
山东烟台市在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37个党政部门中,开展了为搞好大中型企业“优质服务杯”竞赛活动。企业当评判员,无记名打分投票,并在报纸上公布“最佳”的和“最差”的;今年一开始,辽宁省锦州市也大张旗鼓地开展评选为企业服务的“十佳”机关活动。两市做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活动开展时间都不长,却给机关带来多年少有的变化。过去企业围着机关转,现在是机关围着企业忙。 由“企业围着机关转”变为“机关围着企业忙”,这个转变当说不小,实属应  相似文献   

6.
某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一位官员先后被两家企业聘为“顾问”,为表示对“顾问”的感谢,两家企业分别以一定的股权奉送给“顾问”,“顾问”一分钱资金没出,却成了企业的股东,与大家共享分红之利.仅仅挂一个有名无实的“顾问”帽子,企业为什么大方地拱手相送股权?透过现象看本质,无非是看中“顾问”手中的权力,想适时得到权力光环的庇荫.时下,虽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目前,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打破“三铁一大”(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给企业内部机构的转换、职工的心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近我们到湖南株洲、湘潭两市的十一个大中型企业,就企业改革过程中青年的心态进行了调查,并就青工工作如何适应企业改革进行了探讨。一、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社会主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发挥威力 ,又必须紧贴市场经济的现状和规律来进行 ,为此很有必要就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四种认识问题予以澄清。一、“无用论”过去 ,在“左”的思想影响下 ,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统帅一切”的“至高无上”地位 ,曾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和危害。纠正了这种“左”的倾向之后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又出现了一种认识—“无用论”。“无用论” ,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企业制度 ,西方企业没有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照样发展 ,我…  相似文献   

9.
南京浦镇车辆厂党委为了解一线职工对深化企业改革的认识,前不久,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0份。企业深化改革,职工怎么看?——职工改革愿望强烈,希望企业改制创新。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广大职工看到了改革给工厂带来的勃勃生机,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企业改革的认同感。认为企业“应全面体制创新”的职工占61%,认为“可以局  相似文献   

10.
对新旧“两权分离”的再认识任保平马晖新旧“两权分离”是贯穿企业改革始终的一条基本思路,在改革之初,为了给企业松绑,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都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逐步推开,各地出现了一批外部承包企业,即由企业本身以外的个人、团体、工厂进行承包的企业。这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实行外部承包的企业,多数是“老大难”单位或“亏损大户”。这类企业,有的也曾进行过改革尝试,但结果仍然面貌依旧,成为糊不上墙的“稀泥巴”。由于这种承包多数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牵的“红线”,被承包企业的职工对承包者了解不多,心存疑虑,职工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特征:1.悲观心理。由于被承包企业多是经营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某企业在评“企业效益工资”时,由于“僧多粥少”,党委书记和全厂党支部书记把自己那份“竞争指标”让出给一线生产员工。他们乐于“奉献”的“人格”,博得全厂员工的交口称赞,激发了员工们大干生产努力工作的热情,企业生产经营很是红火,经济效益保持上升势头。由此,令人不禁想起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从而赢得了一个个战斗胜利。在那样艰难险阻的困境中,广大人民群众不顾性命安全,奋勇支前,紧跟共产党闹革命,就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重大阶段性转拆时期,江西南昌市以产权转让为突破口,重新塑造企业产权结构,给这个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冲出“两难困境”的途径 尽管10年经济改革给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但这个市却始终没有摆脱长期困扰该市经济发展的两大阴影:其一是财力脆弱,资金不足,投入少,企业留利水平低,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其二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板结”。偌大的南昌市在全国能形成“大气候”的产品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现在则成了一门时髦的学问。新经济体制的推行不仅给人际关系带来新的形式,也带来了新的观念。 “硬关系”与“软关系” 对莆田市福祥塑胶有限公司的外资董事兼总经理黄春水来说,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家中外合资企业里,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体现在“硬”关系与“软”关系的结合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给企业扩大了自主权,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有人却说:“发展商品经济,党纪要松绑。”苏州望亭发电厂党委书记王以德同志却认为,党纪不能“松绑”,并以他的模范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苏州市纪委将他的先进事迹摄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列席了某企业一个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上,通报了职工代表给企业领导提的几条意见,个别领导一听就坐不住了,又是发牢骚,又是辩解。最后,竟然追问意见是谁提的,颇有“不弄清楚不罢休”的架势。笔者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职工代表通过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给领导提意见,在当前企业推行“企务公开”“厂务公开”制度的新形势下,是正常的,也是一件好事。首先,说明了职工在思想上已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激发了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热情,这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和推动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职工有意见不提,或是背后乱说,不但不正常,而且…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格局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努力开展有本企业特色、符合企业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我们耀华玻璃总厂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五不搞”:少数人忙忙碌碌,多数人受不到教育不搞;对基层没有帮助指导作用、给基层增加麻烦不搞;脱离基层实际,单纯为了  相似文献   

18.
时下,从事企业工作的同志普遍感到,职工积极性不断“涨价”,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奖金制度实行之初,三几元钱就足以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现在,每月二三十元的奖金,人们也觉得“没劲儿”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高,给企业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其一,职工的期望值高了。一般地说,人们的某种期望在实现后,心理  相似文献   

19.
某企业破“三铁”、首先给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发了“黄牌”.对此,有些政工人员怨气满腹、无心工作,以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春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了.笔者不以为然.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宣传思想干部也是企业的一名职工,自然应当与企业休戚与共.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更无可非议.按理说,把全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搞活企业.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破“三铁”,“上台阶”,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重了.而我们有些企业却出现了反常现象.这里自然要注意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更多的恐怕还在于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方面.  相似文献   

20.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深入进行。不少国营大中型企业在这场改革中,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然而这场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方面的改革,涉及到多数人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也有些企业领导一味等待观望,面对诸多问题疑虑重重,只盼望上级决策机构拿出配套成龙的“锦囊妙计”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