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丽 《德国研究》2011,(1):48-53,80
对外传播是德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手段.对外杂志<德国>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发行,及时报道本国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德国对外传播的名片.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期至2010年第四期共计64期德丈版<德国>杂志为研究对象,对各期重点选题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该杂志塑造了什么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谭渊 《德国研究》2011,(2):62-68,80
<老子>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次数最多的典籍,从1827年至今,其德语译本数量已经超过百种.本文首先回顾<老子>在德国的传播史,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四个译本,随后聚焦于德国学者对老子生平的研究,特别是基督教思想对<老子>接受的影响.在基督教神学的左右下,老子长期被神圣化,被视为带有犹太教-基督教色彩的先知.直...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4):63-68
媒体和国家形象互相影响和互相建构,在这方面传媒对国家国际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特有信息源和信息传媒在受众体头脑中定格并形成国家形象,影响人们对某一国家的看法和态度。鉴于国家形象的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等诸方面,本文主要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时代》周报为研究对象,对5年来《时代》周报有关中国经济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时代》周报视角下的经济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德国研究》2013,(1):1-F0002
<正>《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展呈德国研究及其与之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杂志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5.
《德国研究》2015,(2):145
<正>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1):37-44
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2014,(4):129-129
<正>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刊发中外学界在德国及其相关的欧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德国研究》杂志一年四期,逢季末出版,每期128页,16开本,附有德文目录及内容摘要,海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9.
《德国商法典》中的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景林 《德国研究》2011,(1):12-18,78
《德国商法典》采取商人法主义的立法观念,对商事主体的商人身份(资格)做出了规定。其一方面以商事营利事业作为连接根据,另一方面规定,具有法定形式的公司和合伙一并具有商人资格,从而将商法的规则转移适用于公司法和合伙法领域。在《德国商法典》的框架下,大型营利事业的经营者,为当然商人,小型营利事业的经营者,为自由登记商人;商事登记簿上的被登记者,为拟制商人,在法律往来中引起商人法律表象的人,为表见商人,二者必须承受商人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德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主要特点,即:对中国的所谓崛起心态失衡、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及无视历史事实曲解中国政策、干涉中国内政。文章认为,这些负面报道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形象,也损害了德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中德双方共同利益的发展。希望德国媒体能相应地调整对华态度,以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为中德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郑春荣伍慧萍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德国发展报告》逐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德国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发展趋势及相关学者的观点。2014年版发展报告的政治篇盘点2013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详细论述几个主要政党在大选中成败的原因,对德国政党格局未来可能的走向进行了研判;经济篇对德国的经济形势进行综述与展望,分析德国在欧洲治理中的角色,探讨了德国"重新崛起"这一命题;外交篇重点研究德国新政府的欧  相似文献   

12.
陈余 《俄罗斯研究》2014,(1):139-156
在一切以意识形态先行的苏联,政治宣传毫无例外地成为政府向群众表达官方立场的传声筒。纵观1933-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德关系,经历了由坏到好、再到坏的过程,可以说,两国外交上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到苏联官方政治宣传媒体对德国形象的塑造;同时,根据两国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刻意塑造的德国形象,又会对苏联社会大众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以苏联最主要的政治报刊——《真理报》为主要考察对象,分阶段考察苏德关系变化与苏联媒体所塑造的德国形象转变的关系,并透过《真理报》一窥苏联的政治宣传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以刊发中外学界在德国及其相关的欧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德国研究》杂志一年四期,逢季末出版,每期128页,16开本,附有德文目录及内容提要,海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14.
战智峰 《法国研究》2023,(1):98-112
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中发展了马拉美的“双语制”,发掘了词语的“物质性”及其导致的“模棱两可”。而在《想象物的两种说法》中,布朗肖将语言的模棱两可在三个层面展开:与世界的融洽、形象和意思。布朗肖的文学尤其强调了语言、书写的被动,他一方面批判了主体性的权能,另一方面以沉默的方式为他异性提供了话语层面的尊重,并因此从根本的不可溯源的层面提出了文学的可能性,即一种话语伦理——对无限的呼应。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的第六次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 1 95 7年颁布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简称GWB) ,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德国竞争政策的集中体现 ,在德国被称为经济宪法 ,是德国经济法的核心。《反对限制竞争法》迄今已进行过六次修订。最新一次修订是从 1 995年开始 ,1 997年 1 1月提出政府草案 ,并于 1 998年 5月在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获得通过。第六次修订的《反对限制竞争法》于 1 999年 1月 1日生效。与前几次的修订相比 ,第六次修订不是对旧法的修修补补 ,而是从体例上重新作了安排。因此 ,可以说 ,这次修订是《反对限制竞争法》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修订。修订内容和特点可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越南《年轻人报》2010年和2011年所有涉华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考察《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定量分析表明,《年轻人报》赋予中国全方位的关注,对与中国政治、经济相关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报道。定性分析表明,《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共存。一方面,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得到《年轻人报》的充分肯定,并且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育领域的交流频繁,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中国国内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商品质量等问题受到关注,中国被认为对越南的主权构成威胁,中国产品挤压越南产品的市场空间,中国出口的假冒伪劣产品威胁越南民众的安全。基于《年轻人报》上大规模语料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以国别研究为主,兼顾理论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全景展呈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的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向更深广层面发展。杂志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惠赐佳作。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字简练。2.来稿请附200字左右的中德(或中英)文内容摘要、3至5个关键词和作者简介(请注明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以  相似文献   

18.
卢谌 《德国研究》2014,(2):45-54
在《德国商法典》的形式规制内容中,第二编"非独资的商事企业和隐名合伙"、第三编"商事账簿"和第五编"海商",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商法;在实质规制内容方面,代办权、商号法、交互计算、商事代理人、行纪人、承运人、仓库营业人、让与禁止不生效力、善意取得、商事留置权、利息规定和定期商事买卖等,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商法,应当被归置于民法典;余存的规制内容不存在特殊法典化的必要。在法典体系重构方面,存在两个方案:一是建立企业外部私法;二是区分主体所从事的活动。但无论何种方案,其主旨都是维持既存的商法典。妥适并正确的做法在于,彻底废除商法典,具体就是将其中的主体内容全部归置于民法典之内。  相似文献   

19.
肖怡 《德国研究》2004,19(4):60-63
本文从一般交易条件、特别销售形态、联合合同和消费品买卖等四个方面简略介绍 了《德国民法典》中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章。  相似文献   

20.
正《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以国别研究为主,兼顾理论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全景展呈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的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向更深广层面发展。杂志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惠赐佳作。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字简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