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了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领导 同志对海南特区发展和特区立法 情况的介绍,我们对海南特区十 几年来历经风雨,在改革开放、经 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 的卓越成就深表钦佩。 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是改革 开放的产物。各经济特区人大及 其常委会,依据全国人大、全国人  相似文献   

2.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制度,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赋予经济特区的一项立法特权。在实践中曾经对经济特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严重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加入WTO,经济特区授权立法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应当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若干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特区授权立法已走过 十多个春秋,在这十多年中,中国经 济特区授权立法为经济特区经济与 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不少人对经济特区及其立法的 存在意义提出了质疑。因此,经济特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 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 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 决定》,为深圳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 试验场和窗口作用,注入了强大的推 动力。截止2003年10月31日,深圳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218项法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性质及地位经济特区授权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授权经济特区所在省、市有关机关进行的立法。全国人大通过授权立法决议(决定),先后授予了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深圳市、厦门市、珠海市和汕头市就其所属经济特区立法权。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界定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性质和地位十分必要。(-)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立法权来源于中央立法机构。但不具有中央立法的效力。关于授权立法的位阶,理论上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授权立法的位阶与授权机关立法的位阶相同。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代理说”,根…  相似文献   

6.
健全法制是完善经济特区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和外商了解经济特区及其立法,本刊从这一期开始,约请本院和中山大学法律系的几位老师撰文,比较系统地宣传经济特区投资、涉外合同、企业公司、土地和商品房产、劳动工资、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希望通过这个讲座,使更多的人士了解经济特区,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最早创办的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8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实践证明,经济特区的创办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反映和精彩缩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联席会议首 次会议于2003年11月25日至26 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深圳、厦 门、珠海、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市及海 南省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和国内 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 了会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并 主持了本次会议,海南省委书记汪 啸风出席了会议并致词。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特区肩负探索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重任.五大经济特区自创立以来,尤其是获得立法授权后,充分发挥了经济、法制双重实验功能,取得了重大的立法成就.这些先进的立法成果和经验,例如优惠政策的规范化、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立法及开放的城市管理立法等,可以而且应当成为西部地区立法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内容.同时经济特区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西部地区也应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10.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家法律立法、行政法规立法、地方性法规立法、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规章立法以及授权立法、特別行政区立法所构成的“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经济特区授权立法在我国现行立法体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授权主体的权力至上性。根据《立法法》第65条的规定,全国人大是特  相似文献   

11.
一、服从全局,立足实际, 以立法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 首先,立法要巩固改革成果。 立法工作要善于总结改革开放中 形成的新鲜经验,把经过实践检验 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以法律 的形式肯定下来。经济特区在改革 开放中先行一步,创造和积累了一 些先进经验和做法。我们首先是运 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将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两次视察珠海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是在1984年。在珠海视察期间,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改革开放,春雷巨响。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珠海经济特区,和其他几个经济特区,作为中央最早开辟的"试验田"和"窗口",充当了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经济特区立法的灵魂, 是经济特区立法永恒的主题。经济 特区有立法权以来,各地在实践中 总结出经济特区立法的特点,集中 表现为先行性(超前性)、试验性、 突破性和补充性,归结为一点就是 创新,是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结 晶。经济特区法规可以对上位法作 变通规定,不能仅仅理解为可以与 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变通规定应  相似文献   

15.
新春伊始,举国上下都在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对如何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热烈讨论。国务院和经济特区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对此,就现有的材料,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立法的进程的角度,肯定了经济立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保驾护航作用,并且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立法中一些法律制度存在着立法内容不够完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和缺位现象亟待解决等三方面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对企业组织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的相关立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 ,现有三种立法权限 ,即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本文研究这三种立法权限的区别 ,以及这三种立法的分工及其协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25 日至26日,首次经济特区授 权立法联席会议在海口召 开。来自全国各地法学界的 专家学者就特区立法创新中 共同面临的各种理论和实践 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 研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们 的发言分期择要刊载。  相似文献   

19.
首次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联席会议,于2003年11月25日至26日在海口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周成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安建以及来自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的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立法工作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倡议并组织的,旨在加强与各兄弟经济特区的联系与沟通,相互借鉴立法工作经验,就特区立法工作中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深圳经济特区涉外经济合同规定》(以下简称《特区涉外经济合同规定》)公布一年之后,198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涉外经济合同法》)。这部《涉外经济合同法》适用于全国,经济特区自然也不例外。这样,经济特区的涉外经济合同关系就有两个法规可作依据。从立法指导思想上考察,这两个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完全一致。即:坚持国家主权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