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12年前,被誉为台湾"童书皇后"的管家琪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大陆。家族故事与孩子们的返乡经历在管家琪的心中积累、沉淀、发酵,最终创作出两岸首部"小台胞"题材的儿童系列丛书——《追寻》。眼泪掉在儿子脸上上世纪60年代,管家琪在台北出生。学生时期,在每一个阶段入学的时候,学生资料卡"籍贯"这一栏,她填的都是"江苏盐城"。在她32岁之前,每当有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她都理所当然地回答"我是江苏人",因为她的父亲是盐城人。小时候,同学中有人说"我是浙江人"、  相似文献   

2.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16,(10):48-49
在学校里,学生们只要遇到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志群.每天一到校,学生就争先恐后向她汇报种种情况.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她以特有的敏锐和细致全心全意地爱每一个孩子. 听力障碍孩子余业有段时间,每到晚上就感到恐慌,站在宿舍走廊里哇哇大哭.董志群带着与余业年龄相仿的儿子住到学校,在宿舍摆好床铺后安排他来跟儿子一起住.  相似文献   

3.
作为女人,她是成功的。从普通技术员一步步官至正厅,她成了屈指可数的女强人。作为母亲,她却很失败。她利用职权违法违纪牟利近3000万元,想扶持儿子发大财,却没料到东窗事发后儿子冷漠地说:“我对妈妈恨之入骨!”设计前程,畸形母爱搭错桥今年60岁的郭宝云是辽宁海城人,1966年7月从辽宁鞍山钢铁学院毕业,与丈夫一起来到山城重庆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工作。两人比翼双飞,她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丈夫也成为重庆钢铁公司驻东北办事处主任。一双儿女一天天长大成人,丈夫常年不在家,教育孩子的担子压在郭宝云身上。1987年,儿子杨青川高考,她再三…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
<正>"我是台湾师范大学三年级学生,这学期到大陆来做交换生,因为志愿刚好选上了南开,所以进入了南开大学。""在南开这边选读的是国际关系专业,但在台师大,我其实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我从6岁就开始学画画了。"赵盈媗的家在台湾基隆,赵爸爸和赵妈妈都在家乡从事服务行业。盈媗还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弟弟,现在也已在岛内读大学了。赵盈媗告诉我们,他的父母一般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事务,会一直支持孩子的想法及倾听意见,也时常一起讨论,特别到现在,父母觉得孩子都已经长大、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本有关青少年心理的书都会明确地告诉你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走出家门 ,愿意和朋友呆在一起。按理说 ,那些被孩子缠了十几年的父母可以脱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可是 ,我们却常常看到 ,父母们并没有因“解放”而欢欣鼓舞 ,相反却为此忧心忡忡。管不着孩子不放心早就听说青春期是一个急风骤雨阶段 ,老张觉得应该多管管18岁的儿子 ,免得孩子学坏。可是 ,他却失望地发现 ,儿子不愿意父母过问自己的事 ,他在家说话越来越少。问问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吧 ,儿子总是那几个字———“挺好。”“还行。”“不错。”老张越来越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6.
爱莉 《思想工作》2006,(2):44-44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孩子怎么会面有菜色?“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孩子上的这叫什么幼儿园啊?”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幼儿园里正在搞一个为期3天的“要饭”课,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整个幼儿园里,只有少数几个孩…  相似文献   

7.
易靖茗  孙学宇 《台声》2013,(11):92-95
“如果我不从奥克兰去看他,他就不会帮我转学:如果他去澳大利亚我没有跟着去,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如果我回北京他回台湾了,我们也不会在一起……”原乃彭一直说,如果当初两个人对感情的意志薄弱一点,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与原乃彭聊天,总有一种错觉和穿越感。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她是大陆新娘,也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在她身上,找不到岁月的痕迹,交谈中,她扑闪着的大眼睛仿佛也在跟你说着话。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已经结婚12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寒冬腊月,张燕蹬着她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顶着寒风去购买年货。“春节快到了,又有一个儿子要从看守所回家,我得给孩子准备点吃的和用的东西。”她话中的“儿子”是她收养的第二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上海就是我的家!”德国女人杜丽丝(Doris Rathgeber)18年前来到上海,在上海学了两年中文、五年中医,在上海生下了儿子艾瑞克(Erik),在上海与朋友一起管理着四家中医诊所,在上海她收养流浪猫,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重新上学……在上海,杜丽丝有了她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的中秋佳节,有24个儿女的邹朝碧成了最幸福的人。在这个团圆、吉祥的日子里,邹朝碧收到了24个孩子的礼物:有与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用零花钱给她买来的月饼,有在西南交通大学读书的儿子发自成都的祝福,还有远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对慈母的牵挂。孩子们都对邹朝碧说出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世上只有妈妈好!” 邹朝碧共有24个儿女,但却有17个姓,除自己生育了两个女儿,其他的22个孩子都是她从1992年创办达州市私立海达孤儿院后陆续收养的,最大的儿子肖华今年23岁,已在西南交通大学读四年级,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提到自己亲手拉扯大的一个个孩子,慈祥的邹朝碧总是满脸洋溢出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4年来她风雨无阻以一个母亲的博爱之心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起精心护理、关爱着一群孤残孩子,她被这群孤残孩子亲切地称为石妈妈,她就是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助产士石淑娟。"看到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我伤心地流下眼泪。我想给他  相似文献   

12.
我结婚的当天就做了母亲。我的大女儿叫柏青,这个名字还有点来历,她父亲在美国读书时和许多爱国的,在美国出生的台湾或香港同学一起办了一本杂志——《柏城青苗》。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编写《柏城青苗》。所以他给女儿取名“柏青”。当时,没有几个学生有孩子,大家都视柏青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我妈曾经热烈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星期,因为上周六我刚参加了大儿子的婚礼,第二天参加了女儿的婚礼,而今天是我小儿子的婚礼,我们家在一个星期内三喜临门!我的三个非常称心的孩子,给我又带回三个孩子,现在我一共有六个孩子,我们家真是人丁兴旺!”当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三年后,妈的这段话甚至她当时的表情都让我记忆犹新,可是我哥哥王哲离婚了……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收获     
正那天是我朋友的女儿希希的生日,几个家庭聚在了一起。有孩子的地方,就有交流,也有比较。家里的长辈开玩笑让孩子做算术,以20内的加减法为主。几个回合下来,无论是速度还是准确率,我的儿子乔乔都明显的落后。希希的奶奶非常自豪地说:"我家希希,每天晚上都要  相似文献   

15.
易靖茗 《台声》2014,(9):82-86
她是台湾姑娘,是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亲子田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机构、温州台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成功的商人;同时,她也是大陆媳妇,是知性贤淑的妻子,是疼爱孩子的母亲,甚至是与病魔抗争的“斗士”——初见林茗歆,她在台上动情地讲述着自己嫁到大陆来的种种趣事,我在台下,使劲儿地摁着快门,甚至都没有听清楚她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在嘉宾们阵阵的掌声中知道,她的讲述一定很精彩。  相似文献   

16.
漫画与幽默     
虚惊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吵嚷不休的孩子去银行取钱,这位女士不想使她的孩子没有教养的举止暴露在这么多人面前,所以,在进入银行后,她突然对她的孩子叫道:“脸朝墙壁,不准说话。”一下子,银行里所有的人都面向墙壁,不敢出声。理由父亲:“皮埃罗,今天不要去上课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你生了两个小弟弟。明天,你给老师解释一下就是了。”儿子:“爸爸,明天我只说生了一个;另一个,我想留着下星期不想上课时再说。”何必怪罪一位妇女怒气冲冲地奔向动物园的管理员,惊叫道:“你应该看到猴子笼里出了什么事,四只猴子正坐在台子上玩牌…  相似文献   

17.
她来自大陆,在台湾做护工;他是台湾人,带着女儿与她结合在一起。他俩是台湾最底层的人。婚后,他们到厦门谋生。不久,他意外死亡,他的女儿将会怎样生存?  相似文献   

18.
小张庄不再遥远——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寻根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宁军 《台声》2002,(6):32-33
当“江苏籍台湾作家采风活动”开启之时,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再一次越过海峡,回到江苏故土。她是在职教授,以往到大陆多半是利用寒暑假,而这次是请假来的。虽然只有10天时间,张晓风深感不虚此行。她不仅和其他台湾作家一起,面对面地与江苏台港文学研究专家学者交流,参观游览了南京、无锡、苏州,而且还独自去了徐州,寻找“心向往之”的小张庄,那是她的祖辈居住过的地方。在江苏学者与台湾作家的座谈会上,张晓风侃侃而谈。她的发言动了真情:“江苏是我的祖籍,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有没有比江苏更属于我的地方,有的,那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9.
仲达明 《中国减灾》2011,(9X):45-45
<正>又是周末,又是加班。在这个城市的另一条街道上,那个牵着一个7岁男孩小手的女子,是我有些不快的妻子。好几个夜晚,都是这样,路灯把两个身影变魔术似的一会儿缩短,又一会儿拉长。儿子背着大书包,欢快地踢着脚下的一个小石子。"跟我在一起几天了?"妻子随口问道。"四天,四天了。"儿子头也不抬,脱口答道,像做  相似文献   

20.
伊凤娜·道列尼一边吻着她的儿子,一边不住地嘱咐他:“要乖一些,你的祖母是不太喜欢孩子的,这你是知道的。这是她第一次允许你到她家里去。你得在她面前表现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接着,她转头对女家庭教师说:“福勒琳,你必须在晚饭后把他带回来……先生还在吗?” “在,夫人。公爵先生在他的书房里。” 当房间里仅剩下她一个人的时候,伊风娜·道列尼向窗口走去,突然她看见女教师粗暴地抓住儿子的手,当孩子走到大街拐弯的地方时,一个男人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