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关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理论是我国学术界长期相对忽略的研究领域。如何在建立强大的中央财政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地方财政的范围、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问题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真正确立与逐步完善的核心所在。而地方财政的范围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划分的逻辑前提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财政能力原则。本文力图梳理出有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作为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体系的初步尝试。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地方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弄清政府能力的概念。美国学者…  相似文献   

2.
日本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支持制度,同时其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方式也随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状况而不断改变。研究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县成为日本侵略者统治的重点,鼓吹实行县的"自治"。对于县级地方财政,通过建立以日本人为主体的税务监督署,牢牢控制了地方征税机关。在进行国税与地方税分离的同时,进行税制整理,并建立预算决算制度,通过改变旧军阀的"包办"财政,实现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1935年《地方税法》发布,初步理顺了地方财政。1936年省地方费设立,蚕食了县市的财源,使本来便脆弱不堪的县级地方财政受到沉重打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亦建立战时体制,为此迫切要求县市实现财政自立,1940年再次对县级财政进行改革。日本侵略者通过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地方的侵略和掠夺。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债务危机,以"华盛顿共识"为理论基础,拉美国家实施了以紧缩性为特征的财政改革.这场财政改革存在诸多缺陷,包括财政政策顺周期性较强、税基较窄、支出刚性、政府间财政关系缺乏充分协调、政府的隐性债务过大等方面.顺周期的财政政策破坏了宏观经济稳定,难以抵御外部冲击;税收征管薄弱,导致财政实力软化;财政支出不合理,致使财政支出质量下降;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僵化,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互相交织,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造成城市生活混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拉美国家财政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可为中国深化财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在财政制度上具有财政联邦主义的特征。财政骁抨制对维护俄联邦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俄罗斯的财政联邦制违背了财政联邦主义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现在税收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及区域政策都加剧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程度,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联邦辖下的各级政府财政自主权不足以及制度约束的缺失,诱发了机会主义行为,软化了预算约束。地区政府间竞争的不规范导致了地区间的贸易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破坏了统一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实行单一制的日本国,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按照规范化方式进行协调和运转的,并且由国家宪法和财政法规加以保证。这种规范化的财政关系,对于维持各级政府职责的有效行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设计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分税制模式和寻求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途径过程当中,我们会从诸如日本之类的发达国家的财政体制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财政支出压力,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实施了紧缩性财政调整。大多数拉美国家急剧削减公共开支,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开征了贸易税、金融交易税等新的税种。这一时期的财政调整过度依赖“快速解决”财政收支困境的暂时性措施。拉美国家紧缩性的财政调整以短期内实现财政盈余为目标,压缩公共投资和社会性支出,其结果损害了经济增长,使收入分配不公恶化。  相似文献   

8.
泰国是一个财政高度集权的国家,地方只有少数的自治权.本文主要考察了泰国在1999年颁布《财政分权法》后的财政分权化改革进程,发现其分权改革是将政治分权与财政分权并行推进的过程,其中财政分权化进程的重点放在了政府间支出分权上,税收分权改革进程相对保守,且权责下放过程并不对称,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地方政府自治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政党经费是政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政党主要依靠党内融资和私人捐款筹集资金,国家对政党财政的规制和影响极为有限,政党与社会和私人资本的关系更为密切。2001年7月俄罗斯出台《俄联邦政党法》,首次明确了国家对政党的财政补助。普京执政后,随着国家财政补助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对私人捐助政党的限制,俄基本建立起国家对政党的财政补助制度和政党政治生活公开透明的法制框架。国家通过对政党财政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对政党的管理和监督,削弱了政党与私人资本的关系,这有助于转型时期俄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然而,一成不变的激励政策也使国家财政经费过多流向大党,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的政党政治竞争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财政危机在深刻地发展着。保守党政府长期以来执行“赤字财政”政策,积累了巨额国债。随着国内经济衰退,税收水平下降,造成国家财政连年亏空。当初发誓要“豁出政治生命”实施行政改革与财政改革的铃木善幸首相,突然放弃竞选自民党总裁,宣告下野。这里面除党内政治原因之外,莫大苦衷是无法兑现他曾许下的“在不增税的情况下重建财政”的诺言。其实,目前日本的财政问题,对任何一届保守党政权都是一个大难题,用东京报纸评论的话来说,今日日本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什么“财政困难”,而应该叫做“财政国难”了。  相似文献   

11.
财政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东盟10国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财政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并针对财政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多年讨价还价式的艰难改革,俄罗斯基本完成了以分税制和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重塑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形成了与苏联时期地方预算完全隶属于中央预算明显不同的财政联邦制模式。但是另一方面,目前俄罗斯所形成的这种财政联邦制模式还具有不规范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因而在实践中带来了诸如形成预算软约束、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来改善投资环境以发展地方经济等深层次问题,从而进一步阻碍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整体进程,降低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绩效。俄罗斯的教训对中国下一步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具有深远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银行发表了一九五七年第四季度公报.从其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去年在财政经济方面发展的概况.财政关于财政方面,总的说一九五七年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到五十五亿二千万盾,即  相似文献   

14.
预算联邦制是俄罗斯对处理预算间关系(即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基本原则的概括,主要是指在联邦制多级预算管理体制下,在各个级次的预算间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达到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发展并强化预算联邦制,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扩大地方自治的财政基础,形成符合公共财政基本要求的预算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纵观古今中外财政历史,俄罗斯无疑是最具有典型"惊心动魄"特征的国家之一.本文选择了"预算困境"这一角度,试图通过回溯俄罗斯百年财政中国家预算在立法机构的五次受困,来展示财政发展的波澜起伏乃致于"惊心动魄";同时,更希望挖掘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说明预算"夭折"或"难产"情况下所暴露出的财政问题和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政府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有着巨大的作用。财政税收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独立后,为把印度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自力更生,增加劳动力就业,达到社会公平,印度政府比较重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这一重要手段,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财政税收的法律,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财政税收体制,实行了一整套重要的财政税收措施,从而为印度国民经济发展动员了不可缺少的大量资金,多少降低了经济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支持了印度公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劳动就业,多少增加了穷人的收入,部分缓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改革是孟加拉国经济自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孟财政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改革税制、强化非税收收入管理、降低政府支出与财政赤字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税收与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赤字得到合理控制、开始通过国内资源来弥补财政赤字。但同时存在着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率较低、外援依赖症没有明显改善、外债负担仍然较重等问题。由于孟财政实力薄弱,汲取能力低,财政进一步改革尚需稳步推进,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后,拉美国家实施了应急性的财政调整。由于实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大量的隐形债务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没有理顺等因素,为9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严重地威胁了拉美国家的金融稳定。分析拉美国家金融动荡的财政因素,可以为中国采取合适的财政政策,协调并支持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沈燕清 《东南亚》2012,(3):68-73
鸦片的使用在印度尼西亚群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鸦片税收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印尼共和国在建立初期也被迫将鸦片作为重要的财政来源,这是由于印尼八月革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同时荷兰的封锁政策给新生政权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新生政权通过设立鸦片局和推动鸦片销售来缓解财政困难,但这种做法也面临严峻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财政看日本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是日本经济的一面镜子.当今日本的财政状况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最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导致税收减少,而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景气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减税和增加公共投资等财政对策,同时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高龄化,养老金、医疗费等社会保障费用迅速增加.由于经济增长前景暗淡,改革财政与刺激景气的政策相互矛盾,加之财政改革面临巨大阻力等原因,日本的财政改革将经历一个漫长而险恶的历程.从财政看,今后10-20年的日本经济,其前景确实不容乐观.已经"失去了10年"的日本经济,目前正站在是否再失去10年、甚至20年的十字路口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