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面仙山峨眉 旭日东升 朝霞万里。 灿烂云海, 峨眉金项。 “天下名山”, “佛教圣地”。 秀色可餐, 游人如织。解说词音响 解说词单位”光荣称号的乐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音响晨曲︵明亮悠扬婉转︶蜀国多仙山,峨眉邀难匹。叙事性音乐乐山大佛 白雪皑皑, 臣卜佛凌云。 乐山大佛, 中外驰名。 (大雄宝殿, 梵音袅袅; 观光游客, 虔诚祈祷; 游船江中停, 游客忙留影)。嘉山嘉水,物华天宝。海棠香国,钟灵毓秀。 警灯闪烁, 摩托车队, 迎着朝霞, 快速驶来。)字幕推出: 开拓之歌 乐山市公安局交 通警察支队队伍 正规化建设及双 争工作纪实 (片头由…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网络搜索已经成为游客了解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百度对"乐山大佛""峨眉山"的搜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峨眉山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要显著高于乐山大佛景区,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夏季是两个景区的旅游旺季,在以周为时间段的统计分布上,景区的网络关注度与人体精力曲线呈反比例。  相似文献   

3.
乐山大佛,依山凿就,脚跳三江,背负九峰,面对峨眉,巍然屹立已有1200多年历史,堪称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像。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乐山大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乐山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和“磐石工程”的统一部署,峨眉山一乐山大佛景区党委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景区”活动为抓手,  相似文献   

5.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其悠久历史文化,雄秀奇丽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来近二百万中外游客,从而使旅游经济成为乐山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充分利用乐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乐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一方平安,乐山市公安机关在探索景区旅游公安工作新路子中,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服务旅游大作文章,去年以来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以“便民、利民、为民、爱民”为主体的“情系游客”的活动,树立了乐山公安新形象。 交警率先开展“情系游客” 9月25日上午,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女子中队民警陈国莉在执勤时,见一外国游客背着背包在张公桥人行道上徘徊,便  相似文献   

6.
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是构建"大峨眉"旅游环线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乐山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沙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目前乐山市沙湾区具备优质的资源禀赋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先决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提供了坚强保障,生态建设的提升为整体开发峨眉山系创造了良好环境。基于此,乐山市沙湾区应依托峨眉山旅游竞争优势和品牌吸引,连片开发峨眉姊妹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建设"峨眉山康养休闲走廊"和五大旅游度假基地,大力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构建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名·山水"旅游环线。  相似文献   

7.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年代久远的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位于乐山市中区东南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蛾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后,1996年——2006年的10年,是乐山大佛景区保护与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成绩最辉煌的10年。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0年来,景区保护与建设共投入资金7亿元。在加强对文物遗产保护的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强宣传营销,使景区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丰收。景区旅游接待人数从1997年的4573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31.5万人次,相应的旅游收入也从1392万元增长到9685万元。截至2006年11月底,今年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271.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063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项目的逐步实施,景区环境及景区形象不断提升,景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乐山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成为乐山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获得以下殊荣“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40佳”、“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先进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四川省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先进单位”,2001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将努力把景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把乐山大佛这一人类瑰宝、艺术珍品传之万世。  相似文献   

8.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景城隔江相望,相距峨眉山26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归一,浩荡东流。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为中心,散布着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1982年,乐山大佛及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坐落在中国乐山市域东南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相似文献   

9.
乐山沙湾     
正为加快文旅经济发展,沙湾区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开发峨眉山系的旅游构想,积极推动形成"乐—峨—沙"旅游金三角,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大峨眉旅游经济圈、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乐山全域旅游的核心引擎区。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积极融入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发展以"沫若文化城""绿岛水城"为核心,以二峨山旅游度假小镇、三峨山美女峰景区、四峨山"世外花乡"旅游度假区、大渡河水上旅游、沫若故里名人游为支撑的全域旅游,逐步融入"大峨眉旅游圈"。  相似文献   

10.
乐山,古称龙游、嘉州,她北距省府成都162公里,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四川旅游业发展环网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地灵人杰的历史文化之乡。乐山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称号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旅游经济已逐步上升成为乐山经济  相似文献   

11.
乐山市城区的尖子山酷像"睡观音",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将产生继凌云睡佛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轰动,点燃乐山旅游又一把火,由此"峨眉天下秀,观音护嘉州;坐佛镇千载,任凭江水流"将成为乐山文旅新"名片",乐山大佛与观音同在一个城市,成为世人瞩目的祥瑞之地,对助推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从乐山及峨眉文旅经济大环境中来考虑,精心策划,包装宣传,统筹开发,打造乐山文旅经济新的亮点,推动乐山文旅经济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的所在地,与乐山大佛及近代文豪郭沫若故居紧临,是名山、名佛、名人荟萃之地,被誉为中国西部地区“璀璨的明珠”。1988年撤县建市以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95年以来,峨眉山人发扬“团结、开拓、实干、争先”的峨眉山精神,先后建成了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省“三优一学”文明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等。今天的峨眉山市,城市建成区面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以来,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管委会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和市委号召,坚持以“五好四强”、“五带五争”为标准,在全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全委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动了景区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支持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大峨眉”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的要求。沙湾区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着力打造“乐山旅游新地标”,把世外花香、“峨沙康养休闲走廊”等项目作为增强乐山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项目,得到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一是深度开发“山水双廊”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峨眉山考察时提出:要把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山。这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思路。建设"中国第一山",我们应充分发掘"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的文化内涵,找准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展示文化旅游的风采。 一、建设"中国第一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不可分割 "名山、名佛、名城、名人"是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建设"中国第一山"的四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乐山大佛-峨眉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仍是乐山发展旅游业的最大无形资产,是乐山  相似文献   

16.
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文管局)严格执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使以乐山大佛为主体的世界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乐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乐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一方平安,乐山市公安机关在探索景区旅游公安工作新路子中 立足本职,紧紧围绕服务旅游大作文章,去年以来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以“便民、利民、为民、爱民”为主体的“情系游客”活动,树立了乐山公安新形象。 1999年8月12日,中共乐山市委、市政府在成都召开“峨眉山——乐山大佛消署金秋游暨乐山交警情系游客活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乐山交警情系游客活动的五项承诺,在四川乃至全国公安系统首开先河,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乐山市公安局党委认真研究决定,在全市公安系统各警种开展“情系游客”活动、提出在游客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广大公安民警要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服务。局长陈正权要求:“不仅人到,更重要的是心到,以真情待游人,捧出真心换真情,把民警的良好形象树立在每一个游  相似文献   

18.
乐山大佛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建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同其它文物古迹一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乐山地方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美术、石刻、建筑等的综合性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乐山大佛已成了乐山的象征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保护,应当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怎样保护,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者拟就乐山大佛及其环境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乐山大佛从它选址动工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乐山大佛及其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单位 首先,乐山大佛的艺术感染力及其价值,除了存在于它本身的形象艺术外,很大程度上是同它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仅选址就十分讲究。乐山大佛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使佛像同周围的环境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乐山大佛特有的完整性。它凭借规模宏大的凌云寺、九峰临江崖壁、浩瀚的三江流水以及与之呼应的峨眉秀色、离堆和飘不去的凤州绿岛,将佛像开凿在整座的山崖上,巧妙地将山、水、佛、寺融为一体,若远处望去,“如莲花出水、如从天降、如从地涌”,恰似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卷。而理解这独特的匠  相似文献   

19.
<正>乐山市市中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眉山麓,古称嘉州,是乐山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境内有世界闻名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的乐山大佛,风景如画的凌云山,"一蠡独秀"的乌尤离堆,独具特色的汉代崖墓群,幽邃静谧的平羌小三峡等名胜风景点,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先后创建为"四川省旅游强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市烟草专卖局地处美丽的峨眉山市中心,自1984年始创以来,充分发挥“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秉承“以责任奉献杜会、以真情回报客户、以创新实现超越”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法为准,德为先”的核心价值观指引,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