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干人大会结束后不久.1962年2月21日至23日.刘少奇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1962年国家预算和经济形势问题。由于是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的,后来被称为“西楼会议”。陈云在这次会议上就当时的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办法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调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七千人大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陈云虽然没有在会议上发言,但他在会前、会后展现出来的出色的治国理政才能,提出的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为这段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会前,陈云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工农业两个领域,抓住了当时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体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调研报告针对性强,措施得当,得到中央的认可,并发挥了实效。会后,陈云分别在参加七千人大会的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西楼会议、国务院扩大会议、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作了一系列讲话,全面分析当时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经济工作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措施,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曾长期主持中央财经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遭遇困难时,他曾多次临危受命,为国民经济好转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光辉的一页,是国民经济经受“大跃进”的严重挫折以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经济调整措施。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西楼会议讲话中。西楼会议讲话,全面体现了他所一贯主张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相似文献   

4.
50年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困境,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危机,国家出现大饥荒。如何克服困难?陈云提出,唯有减少大跃进以来多招收的职工和膨胀的城镇人口.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是当时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非常时期”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云和薄一波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张建德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受党中央、毛泽东的重托,具体指导全国的经济工作。当时,薄一波作为中央财委主要负责人,和陈云一起从事这项工作,共同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共同指挥“三大战役...  相似文献   

6.
睢城 《世纪风采》2011,(12):10-15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小平,为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欧阳雪梅 《湘潮》2011,(7):8-11
七千人大会结束后的第14天,1962年2月21日,刘少奇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连续开了3天,除毛泽东、林彪外,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成员和中央经济部门负责人共16人参加会议。会议是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的,史称“西楼会议”。关于这个会议,历史见证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袁宝华说,西楼会议让人服了一副清醒剂,  相似文献   

8.
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调整中的第一次,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由遭受挫折到重新振兴的一次重要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调整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在理论上有着重大建树,对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调整期间,陈云为克服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困难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陈云在“大跃进”运动中为减轻国民经济损失所做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在“大跃进”运动中为减轻国民经济损失所做的努力○蒋永青1958年7月7日,陈云视察武汉钢铁公司1958年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当时的陈云,已因“反冒进”而受到严厉的批评,他的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的职务也名存实亡,此后更被任命为中...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调整中的第一次,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由遭受挫折到重新振兴的一次重要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调整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在理论上有着重大建树,对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调整期间,陈云为克服"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困难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44年12月,陈云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关于财经问题的报告》,提出如何做好贸易工作和金融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统一财经工作、重视财经业务等思想。这份报告集中反映了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工作的经验,标志着陈云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在陈云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陈云,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陈云主要从事经济工作,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毛泽东与陈云在经济建设有些问题上有分歧,但毛泽东对陈云的才能和贡献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张肇俊  张驰 《世纪桥》2012,(14):28-32
1958年进行的反“反冒进”,是围绕对1956年经济工作的估计、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而发生在中共中央高层的一场重要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毛泽东、周恩来、陈云以及李先念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就国民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问题上两种指导方针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平反冤假错案是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但至今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陈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一直抵制制造冤假错案,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倡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大力促进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陈云对平反冤假错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上海的形势,决定在上海召开金融贸易会议,研究解决上海和全国财政经济问题。同时委派陈云带领东北财委和铁道部负责人出席会议,"希望会议能找出一些支援战争与稳定沪、汉经济阵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依靠调查研究作决策,是陈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每逢重大决策之前,陈云同志总要做大量调查研究。"据文献记载,1955年1月到1961年7月间,陈云四次来到家乡——上海青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1961年,为了寻找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办法,陈云再次回家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蹲点调查。后来,党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博览》2007,(12):13-16,27
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图为大会主席台,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朱德、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七千人大会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18.
陈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其思想宝库博大精深,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就是其中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在上海指挥经济战线的“淮海战役”中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践为典型案例,分析研究陈云解决就业问题思想的丰富内涵,这对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目标,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1958年“大跃进”到196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时期。身为党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在这一时期对国家经济建设等重大决策,提出了许多正确  相似文献   

20.
陈云同志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一文,是一九五六年九月在党的八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陈云同志对于如何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