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的政党监督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主要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搞好政党监督不仅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条件.在当前执政党和国家面临日益繁重的改革和建设、反腐和倡廉、反"西化"和"分化"任务的情况下,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过程中,政党合作和政党监督的现实意义就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千夫所指;倡廉反腐,众望所归。高层的“三令五申”不断,出击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然而,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社会大众所直面的“反腐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有效的消解 ?  随手翻一翻报章已经披露出来的反腐个案,我们在倍感振奋之余,对于腐败分子日益膨胀的能量、打击报复的凶险和他们包装表演的招法、以身试法的“底气”,也平添几多沉重、惊心之感。   如果说,早先的腐败更多的是掌权者的个人行为、官场中的内部现象,如今则几乎是清一色的“窝案”、“串案”。一根藤上究竟结了多少歪瓜,往往很难摸得清楚。…  相似文献   

3.
清《东华录》云:“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虽有偏颇,但并非无据。康熙重“倡廉”,大力表彰清官,虽使一些贪官污吏漏网,却“表彰”出了张伯行、于成龙等一大批载于史册的清官廉吏;雍正偏“反腐”,倚重惩防措施,虽镇压了一批贪官污吏,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让最高统治者头痛。在对待腐败的态度上,出于对他们“家天下”的责任感,历代皇帝都防范得很严,也惩治得很重;但在整饬吏治的方式上,皇帝们中间却分出“重反腐”和“重倡廉”两类。明太祖朱元璋立重典、动严刑,…  相似文献   

4.
肃白 《先锋队》2010,(1):57-57
作为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中国执政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党校出版不久前出版社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条。  相似文献   

5.
举措     
《先锋队》2010,(7):51-51
湖北省:借鉴香港模式 成立全国首家廉政研究院 为进一步扩展新时期反腐工作的倡廉建设,由湖北省纪委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首家廉政研究院开班授课,主要针对湖北县一级纪委书记和地市相关部门“一把手”领导。该院专门聘请了香港廉政公署的人士为客座教授,为县一级纪委书记授课,接受香港成功的反腐经验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党建》1994,(10)
警惕“精神贿赂”王经朴贿赂是用财物买通对方的“攻坚”手段。古往今来,其招式不拘一格。我们既要提防以馈赠财物去“力克”的硬件,又要当心用“精神贿赂”来“智取”的软招。而今,物质贿赂慑于反腐;倡廉的紧锣密鼓只能暗道偷行。“精神贿赂”有时却可明火执仗地登堂...  相似文献   

7.
张文胜 《先锋队》2010,(3):16-17
去年以来,繁峙县纪委、监委按照“廉政与文化融合、倡廉与环境和谐、反腐与经济双赢”这一总体要求,围绕“廉”字做文章,狠抓修德养廉、家庭助廉、制度保廉、活动促廉、警示醒廉、机制创廉,着力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是执政党反腐防变的根本措施张勇友反腐防变是我们执政党当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必须着力防止权力腐败。因此,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是执政党反腐防变的根本措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现象的存在,已严重损害了党的...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1,(1):14-15
潜伏期研究,本刊将焦点放在贪宫潜伏与反腐机制有效建构的高度来认识,这尚属首次。本刊通过事实论证、多方剖析,首次提出贪官潜伏期的长度与反腐的力度成反比,以及贪官“潜”得越久越难查,职级越高潜伏期越长等论断,广为学界认同。而如何着手破解“潜伏”,本刊认为,查“苗头”,破“一言堂”、开言路、追责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4):31-32
近日,北京大学著名宪法、行政法专家姜明安做客访谈时表示,腐败是一种顽症,“风暴式反腐”并非治本之策,他主张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打一场反腐持久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且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起来,成为党的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正确认识反腐与倡廉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3,(Z2)
从1986年创刊到现在,《正气》杂志已走过了十八个春秋。可谓是:风雨兼程十八载,痛击腐恶扬正气;汗水浇出倡廉篇,碧血铸就反腐剑。古人云:“防萌杜渐,预有所抑。”这就是《正气》十八年的办刊之意,出刊之效。有道是,祖国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赋予了党更具时代特色的崭新内涵,在总纲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正气…  相似文献   

13.
执政原则是指执政党在全部执政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标准和法则,它是完成执政使命,实现执政目标的保障。党在5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形成了四项基本原则、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原则、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原则、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党管干部管媒体原则、执政兴国和执政为民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本文主要分析执政兴国、执政为民、执政安邦、执政倡廉四大原则。其中兴国是根本,为民是本质,安邦是基础,倡廉是保障。一、坚持执政兴国,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的第一要务江泽民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反腐是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对公共权力监督的新范式。在以网络为手段的反腐进程中,设立网站的主体有官方和民间两大类。网络反腐的“双轨”运行,指官方网站反腐与民间网站反腐的并行,二者在反腐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两者在反腐战场上应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补益。随着微博的出现,官民利用微博反腐成为网络反腐的新特点。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需制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反腐的成功经验是制度反腐与文化防腐的最佳结合,其以德倡廉、以薪养廉、以规固廉、以法保廉的做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制度、法制反腐体系,使得公务人员不想贪、不必贪、不能贪、不敢贪,取得了良好的反贪成效,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结合新加坡经验与我国实际,如何打造廉洁诚信的社会文化,培育和传播廉政精神;加强体制改革,为反腐倡廉保驾护航;以监督制约为重点,促进权力的规范运行,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视野下的邓小平执政有效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有效性是指执政党的“实际的政绩,即该制度在大多数人民及势力集团的大商业或军队眼中能满足政府基本功能的程度。”通俗地说,就是执政党通过决策活动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从而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实际效果。“在现代世界,这种有效性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提升执政有效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如今已成为全国一个叫得很响的口号.反腐的说法很是鲜明、准确、生动,而倡廉呢?我觉得大有商榷的必要.倡的说法不够科学.廉洁,应该是“公仆”的基本政治素质,“必须做到”的义务.廉的反义为贪,贪官是古今中外都为政界所不容人民所不齿的,只因贪官是误国害民的蛀  相似文献   

18.
试论权风     
执政党、执政者只有树立了正确权力观,才能改进权风,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巩固执政地位。端正权力观,搞好权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必须与党的各方面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8,(10):82-82
2005年,成都市官员最怕的是什么?是收到市纪委官员“请喝茶”的邀请。官员们心里十分清楚,市纪委“请喝茶”就像香港廉政公署“请喝咖啡”,这是纪委介入调查的开始,是一个官员即将落马的前兆。有分析人士认为,纪委从对问题官员实施“双规”到“请喝茶”的过程,实质上透露出中国反腐策略的调整——反映了执政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更加注重斗争的艺术、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永军 《奋斗》2004,(9):24-25
执政意识,主要是指执政党在履覆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它标志着执政党在政治卜的成熟和理论上的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执政意识的集中体现,充分要映了找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履行使命的高度自觉。强化执政意识,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以下六种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