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如何在执政党政治输出的外在要求下激发企业主的内在动力是决定非公企业党建实效性的关键点。动力来自于需要,需要建立在对党的认同基础上。企业主对于党的政党文化、公共性以及党建功能的认同,有助于其接受、支持和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企业主对于建国记忆的缺失、发展环境的不满以及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弱化了对党的历史认同、有效性认同以及价值认同。我们应创新运用"回顾性评价"途径,完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增强意识形态的灵活性和包容性,科学有效地推进党的自身现代化,不断增强和巩固对党的认同,从而转化成推进企业党建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保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步推进,在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党建和区域化党建模式、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综合性平台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升了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也为宁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开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要求,坚持同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着力推进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为实现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保证。近年来,沐川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落实党建责任制这个关键,着力夯实党建基础,把党建资源凝聚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推进了“四川生态经济强县”建设.  相似文献   

5.
贾清 《理论研究》2012,(6):6-7,50
“八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通过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这部宪法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四次修正案,全面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宪法至上”的政治认同和“依宪执政”的政治选择将成为宪法政治建设和发展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城发力”是上海“十四五”规划构建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过程中,基层治理面临着快速开发、功能转型、产业发展和人口导入带来的诸多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提出加强新城基层党建的必要性,并结合上海新城的实践,分析基层党建通过政治引领、组织设置、干部任职、阵地建设等方式实现组织动员、多元合作、资源整合的机制和路径。继而探讨融合型基层党建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新城建设所需的生产力和统合力,从而提升发展效能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对于处于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经历了从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从盲目认同到理性认同、从精神认同到物质认同的发展转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民的政治认同在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存在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在深入持久的反腐倡廉中实现国家的和谐治理,必须在健全完善的公民利益保障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不断推进的公民教育中实现政治共识的凝聚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探索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师生互动党建机制,具体从支部建设层面整体设计,以分层次、分阶段培养教育为主线,从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党性养成教育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对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核心范畴。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有序的基础,与政治发展互动进行。整合社会的政治认同资源,是政治体系形成、巩固和提高政治认同的关键。政治认同资源整合的路径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沧市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建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为推进临沧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微信息技术运行原理和要求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渐形成模拟画像、协同发展、多元动态和体验认同四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其中,模拟画像法表现为全景数字化和精准画像的方式;协同发展法表现为相通融合、兼顾整合和借鉴互补的方式;多元动态法表现为跨界发展、虚实结合和动态共进的方式;体验认同法表现为关注动员、沉浸体验和激发认同的方式。综合运用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是推进文化润疆的重要法宝,尤其对于新疆农村来说,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推进文化润疆,既能为增强农村群众的理论认同和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还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不竭的思想引力。面对当前新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只有坚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和拓展文化润疆的力度、深度、广度、速度和维度,推进文化润疆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徐东 《求实》20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认同基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利益认同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作为政治认同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认同基础,以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认同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实现条件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青年的政治思想,不仅需要对青年的价值选择进行正确引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青年价值认同、从自在到自为促进青年价值内化的原则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规律,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4,(4)
和谐政治文化即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关系和谐、政治行为和谐、政治体系和谐与政治发展和谐的认知和认可,以及对促进政治和谐的政治规则的认同。和谐政治文化具有对政治和谐的认知和信仰、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以和谐为导向的政治评价等三个特征。在一个多民族政治体系中,和谐政治文化能促进民族政策价值导向的确立,促进民族意识整合、族际利益整合和族际政治过程整合,推进族际整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青海制药集团公司党委坚持以企业改革发展为主题,在总结过去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努力探索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与解放发展生产力相适应的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路子、新方法,形成了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经营),发挥两个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基础,构成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巩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的重要培养目标。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与挑战,应有针对性地优化政治认同基础资源以巩固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绩效领域着力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制度领域着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民主法治,意识形态领域着力完善政治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记者:马院长,您好!关于我国今后的改革规划,“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一段重要论述:“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妊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对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最终整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政治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在全球化深入推进和民族主义浪潮冲击下,中国必须通过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保障民族群体利益,和谐治理,发展公民教育等途径建立更加团结和具有凝聚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1,(7):17-17
6月21日,全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突出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为实现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