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东知情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是股东实现其股东权利的基础。现行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主体资格的规定过于窄狭,不利于股东权益的保护,尤其不利于对已转让股权的原股东利益的保护。故此,本文旨在厘清股东知情权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已转让股权的原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东失权的法律属性应确定为法定性,股东失权的法定性来源于股东失权的资合功能定位,更符合股东出资义务的法定性要求。股东失权法定性有利于维护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在明确股东失权法定性基础上,应通过多种措施对我国股东失权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将抽逃出资归为法定股东失权事由、明确股东失权不以股东会决议为程序要件、设置被失权股东的权利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3.
赵许明 《理论学刊》2005,1(8):59-61
在当代公司多边治理理论中,公司股东应当是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力量。发挥股东对经营者监督作用有多种途径,但利用诉讼手段进行监督是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为发挥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应当增设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9,(6):70-70
我是一家化工公司的股东,去年9月,我委托律师事务所向该公司寄送了律师函,提出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的要求,但公司以我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允许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帐簿可能损害公司利益为由,拒绝了我的要求。请问公司是否侵犯了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孙永 《理论建设》2007,(4):46-48
股份回购制度的确立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应该说,通过赋予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可以更有效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但是,在股份回购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因而需要从维护回购过程中股东实质的平等、完善股份回购的程序设计、建立完善的股份回购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完善股份回购制度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6.
7月17日,烈日炎炎。荣昌县仁义镇瑶山村四组蚕农李长柏捧起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笑着说:“今年2亩半桑园交给公司打理后,我一点都没为养蚕的事操过心。这多亏镇上搞了‘反租倒包’,公司既包技术又包销路,我是既当股东又当蚕农,啥子风险都没有,就等着收钱喽。”  相似文献   

7.
刘新民 《学习论坛》2007,23(8):78-80
新《公司法》的股东中心主义模式的建立体现在:加强了股东权利保护的同时也加强了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序性规定。但新《公司法》仍然是一部过渡性特点明显的法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尤其在公司治理方面,应从对公司转投资进行限制,强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知情权,进一步改进累积投票制,完善股东衍生诉讼制度,对公司压迫提供救济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广大小股东的投资是公司资本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来源,没有小股东的信任,整个社会的经济投资和发展都会受到削弱,这是各国法律的公识。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必须尽快采用有效的对策,修改公司法。  相似文献   

9.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被认为是公司制度的基石,曾在并正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该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鼓励投资,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也就在所难免地存在着缺陷。因此,我国公司法应有针对性地确立“股东有限责任的个案否认”制度,以真正达到保护债权人、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商业信用建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飞来的盘子     
吕爱珍 《党课》2008,(4):91-93
2007年底的一个晚上,黄先生和女友到一家饭店吃饭。吃饭过程中,邻桌的几位客人发生争吵并有动武之势,饭店老板李先生见状便出面劝解。黄先生见事态不对,为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便想赶紧结账离去。谁知就在黄先生起身之际,邻桌的客人突然动起手来,混乱中,黄先生的额头被一个飞来的盘子砸了个正着,鲜血直流。饭店老板李先生见状,赶紧报了警,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对于正确解决因股权转让引起的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及第三人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认定应采用形式主义主张,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基于隐名出资协议形成合同关系;显名股东因公司公示性文件的记载而具有股东资格,与公司之间形成投资法律关系,享有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隐名出资人与公司之间不存在投资法律关系,隐名出资人非公司的股东,其与公司之间只是以显名出资人为中介的委托代理投资的事实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固有缺憾,集中表现在立法设计内生的制度困境及规则模糊外化的适用困境两个方面。因此,要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必须对现行立法予以调适及明晰:通过优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设计,明确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规则,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正态运行提供良性的法律规则与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股权流动性的分裂必然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机制,全流通问题不解决,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将持续遭受剥夺。而非流通股如果直接流通,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仍将遭受损失。于是,非流通股如何定价就成了保护流通股股东最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有赖于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和参与以及投资行为的理性化.因此,各国公司法和证券法无不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宗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源于股权平等原则,是指公司在基于股东资格而发生的一切法律关系中,不得在股东之间实行不合理的不平等待遇,并应按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的性质和数额实行平等待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在对洋务官督商办企业小股东来源、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公司的参与机制这一前人研究相对不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官督商办企业中的股东具有明显“人合”性质,股东大会处于虚置状态。文章还对官督商办企业小股东无权地位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小股东与经营决策者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实现相对有效的参与。这种相对有效的参与机制是早期官督商办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黄先生和武女士离婚时达成协议,女儿小燕由武女士抚养,黄先生每月要给小燕150元抚养费,因家里的住房及家电和常用的东西都留给了武女士,武女士需给付黄先生9万元财产折抵款。黄先生一直没有拿到财产折抵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黄先生和武女士达成和解协议,黄先生用应得财产折抵款折抵他应负担的小燕18周岁前的抚养费。后来,小燕上学了,生活费用增加了,她要求父亲增加抚养费至每月300元,遭到拒绝后,她将父亲黄先生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7.
张睿 《学习论坛》2008,(12):77-80
股东直接诉讼是股东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以股东身份提起的诉讼。股东提起直接诉讼常见于被告违反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规范而侵犯股东权益,股东直接诉讼的被告主要是公司及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但一般不包括公司监事。决定股东直接诉讼的举证责任要平衡股东与公司管理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黄先生于2008年10月初,到高源物业公司任部门经理。物业公司没有和黄先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其间黄先生的月工资为5000元。谁知在试用期的第二个月,黄先生突然接到物业公司的口头辞退通知。于是黄先生向物业公司提出了5000元经济补偿的要求,物业公司不答应,黄先生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9.
任婧 《求实》2013,(Z1):69-71
<正>一、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相关理论(一)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国有独资公司。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保护的条款较少,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应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加强与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