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进光 《新长征》2007,(2):41-4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干部队伍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1、村干部的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有的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闯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有些村干部在致富路上自己搞得挺好,却不知如何调动班子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发挥群众的智慧,使群众共同富裕;同时部分村干部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虽有致富愿望却总是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2.
从25亩到50000亩解放前,挑南市没种过棉花。建国后有不少人试种过棉花,但都失败了D进人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传统农业,也改变着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为了拓宽种植业领域,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挑南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最...  相似文献   

3.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如何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确保其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抗震救灾的大局。“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应急安置受灾群众1190万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上百亿元,投入灾后重建资金上万亿元。由于抗震救灾款物监管得力,截至目前,全省没有发生一起贪污、截留、挪用抗震救灾物资资金的重大违纪违规案件,以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明白账。  相似文献   

4.
一人带头多方援群众吃水不再难刘彧庆阳县熊家庙乡长期干旱缺水,群众到放水点拉水要整天整夜地等待,甚至挑桶到两三公里以外的水泉抢水。每遇干旱年份,群众"不愁锅中无米,只愁缸里无水"。刘国华任乡党委书记后,坚信"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第一件事就着手解决群众...  相似文献   

5.
《党建》1999,(11)
一个只有1203口人的村子,曾有200多人到县、市和北京上访。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后,却发生了巨变。去年,江泽民书记在视察时高兴地说:“你们这个点比较实,搞得非常规范,很有代表性,符合中国的实际。”民主选举,让群众选自己最可信的人1996年前后,我们的村民先后有200多人次到县、市和北京上访。那时,干部白天开会,群众派人偷听;群众晚上议论上访,村干部派人侦察虚实,双方互相戒备,什么工作也无法开展。村党支部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换了四位书记,最长的干了108天,最短的干了7天。当时的支部书记丁星远,上台7无,面对冷眼,…  相似文献   

6.
王润基 《求贤》2013,(6):55-55
1962年10月初,中印边境反击战开始后,城关区领导决定派我带领民工组成的队伍去支援中印边境前线。当时我任八角街办事处主任,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我马上召开群众大会,动员身强力壮的群众积极报名。最终,我们的队伍共有27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6,(3)
邓小平从严治军二三事1946年8月,刘邓率部发起陇海战役,这是刘邓部队在内战全面爆发后的首战,歼敌16000人。杨勇、张霖之率第七纵队英勇作战,解政砀山城,歼敌5000多人。但在战斗中纪律不好,损坏了群众家具等,不少群众家被弄乱了。情况反映到邓小平那...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的事情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政府,要找的人首先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偏远、欠发达的民族山区县的党员干部,应常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之心,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克服了过去的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坚持以人为本,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20):53-54
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些人不禁发问:“群众在哪里?”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群众,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具体化的人,是无处不在的工作对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仅白云深处有群众,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7,(9):48-48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其是否确定为发展对象前,要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这一规定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接受群众监督的优良传统,有利于考察发展对象.保证新党员质量。申请入党人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最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尤梓 《廉政瞭望》2013,(19):52-53
近日,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伺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年更岁末,各地都要组织一些送温暖活动,这对密切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无疑具有推动作用。但有些群众却不领情,认为这是搞形式、走过场。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呢?原因在于活动“一阵风”,“送温暧’患上“冷热病”。活动之中热闹闹,一阵风刮过后,有些同志就以为工作到位,万事大吉,对当时向群众承诺解决的事情又忘到九霄云外,年年如此,岁岁这样,群众怎能不产生情绪?还有少数人“抢风头”,工作不实,尽做些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以此展示自己的‘德政,捞取政治资本。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要想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就要防…  相似文献   

14.
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是党的政治优势。做好群众工作就是提高执政能力,就是巩固执政基础。做好群众工作主体为干部,成败在方法,核心是人本,关键要用心。我们应抱着满腔热情,怀着真心实意,付出真情实感,方能取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管理群众、服务群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6日,南华县龙川镇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为索要工钱,在包工头的挑唆下,准备第二天邀约500多人到南永二级公路上堵断交通。南华县委、县政府获悉此事后,立即启动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县、镇、村、组四级紧急行动,在最短时间内调集力量,迅速进村人户宣传政策讲解法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堵在群众心头的怨气消失了。由于信息准确,相关部门反应敏捷,措施得力,成功地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上路堵车事件的发生。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协调下,施工企业拖欠群众工钱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眼下,老百姓对我们公仆台勺说词越来越多,有关公仆的顺口溜成串、成行,甚至成篇,让人听了特别难受,也让人更加忧虑。因为群众对公仆的不信任,直接影响到党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怎样才能提高公仆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威信,从而更加提高党的崇高威望?关键是公仆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台勺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村支书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如果不善于亲近群众,就容易冷了群众的心,群众就不会把掏心窝子的话说给你听。一旦和群众没了共同语言,支书有天大的本事,群众也不信任你支持你。所以说,村支书要想搞好村里的工作,首先要学会亲近人。  相似文献   

18.
姑息与警示     
有感于乡官村官违法乱纪,兹得启示如下。乡村级干部在最低层工作,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他们的施政得失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工作影响如何,毁誉皆赖群众口碑。行善政为民造福者,民誉之青天,呼为父母。扰民害民,刮老百姓地皮者,群众谓之贼盗,恨之入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关注之下,何以能因贪污公款落入法网后,上级领导才知道呢?难道这些人平日违法乱纪之事密不透风,上级毫不知情?事实并不如此,他们的劣迹早已被群众举报,反映信件早已置于领导的案头,只是某些上级领导以及约束机制官僚化,浮在上面充耳不闻下…  相似文献   

19.
一年接待信访群众一千多人,处理信访问题三百多件……如此大的信访量,对于吴忠市公安局纪委书记、督察长周兴堂同志来讲,已经成为习惯。他从部队转业后,先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任政委,因工作成绩突出调配到市局党委工作。分管全市公安系统信访工作后,他就把自己的办公室定为信访室,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单位,认真处理信件,并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答复结果送到群众那里,用自己的一腔真情为群众分忧解愁。2006年底,吴忠市公安局纪委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同志们都说,这块奖牌是老周靠心血挣来的。  相似文献   

20.
杨挺 《党史文汇》2023,(3):41-43
<正>王天祥(1960—2008),山西沁县人,生前任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他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真正诠释了人民法官捍卫法律尊严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忠诚本色。据统计,他任职沁县法院期间,直接接待上访群众3000余人次,主持调解和息诉罢访案件200余件,受到他直接帮助的贫困弱残涉诉群众近百人,沁县当地干部和群众称他是“百姓法官”“亲民院长”“忠诚践行‘三个至上’的楷模”。他逝世后,事迹被拍成电影《亲民院长王天祥》,感动了千百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