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工下班途中,绕道接妻子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对该职工因交通事故身亡能否认定为工伤引发争议,两级工伤行政认定机关对此也做出故然相反的认定,并最终闹上了法庭。那么,绕道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身亡,是否属于工伤呢?对“上下班途中”应如何理解呢?江苏省南通市两级法院对此作出判决,判决维持了南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决定书》。法院的判决,从司法层面对“上下班途中”作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2.
紫云  江水 《民主与法制》2010,(11):48-49
职工下班途中,绕道接妻子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对该职工能否认定为工伤引发争议,两级工伤行政认定机关对此也作出截然相反的认定,并最终走上了法庭。那么,绕道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身亡,是否属于工伤?对“上下班途中”应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发现一些报刊、杂志刊登的工伤认定争议、工伤理赔争议仲裁案例中时有出现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作出工伤认定、仲裁机构依据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结论作出裁决等。笔者认为:由鉴定委员会作出伤认定是没有法规依据,是错误的做法。鉴定委员会不能做出伤认定的决定,其理由是:一、工伤认定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第十条第一款"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第十一条第一款"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试行办法》还规定:工伤认定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企业。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障世界》2006,(3):43-43
北京一家汽车公司因不服劳动保障部门对公司一职工认定的工伤结论,将劳动保障部门告上法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终审判决:驳回汽车公司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维持《工伤认定通知书》的判决。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世界》2010,(1):40-41
【案例】:山东省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王桂彩的申请,于2006年12月31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孙家岭(王桂彩的丈夫)与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之间劳动关系明确。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1,(1):27-28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7.
日前,记者从在太原召开的全国推进煤矿企业参保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88090件,其中,认定工伤85613件,视匿工伤697件,不予认定工伤1806件.困工死亡1787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困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位居第一,占认定工伤总数的841%。  相似文献   

8.
职工受了事故伤害,究竟能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如果认定为工伤,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由于一些企业对工伤认定存在种种误区,一旦发生工伤,往往采取推诿回避的态度,试图逃脱责任,使受伤职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实,如果事先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诸如缴纳工伤保险费等,即便发生工伤,企业也不会承担超出自身责任的额外费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0,(3):69-69
郑某与某加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该加工公司在放假期间,郑某自愿到公司加班,在电锯车间工作时,不慎将左手锯伤。郑某被送进医院治疗,诊断为左手电锯伤。出院后,郑某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劝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职工工伤认定书,认定郑某所受伤害为工伤。但该加工公司认为不属于工伤。请问,郑某在假期自愿加班时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10.
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6种在岗时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对3种特别情形作出工伤和视同工伤认定,但因劳动者工种以及所受伤害情形的千差万别,《条例》难能穷尽。对于一些"擦边"工伤,法律怎么认定呢?下面案例或许给劳动者维权以启示!一、非事故受伤,不属于工伤?[案例]老朱是某铁路局车站职工,工作岗位与职责是为  相似文献   

11.
龙霸公司员工韩某死亡已近两年,其问对他死亡的工伤认定一波三折。在大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伤认定被大兴法院一审撤销后,近日,市一中院当庭改判撤销一审判决,终审维持了劳动局的工伤认定结论。  相似文献   

12.
【案情】:黄某于2002年入职深圳市某公司。2006年12月4日,黄某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接受治疗,2007年1月7日认定为工伤;2008年1月9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伤残评定结论,并确定黄某工伤医疗终结期为2007年9月4日;2008年2月1日,因黄某申请复审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相同评定结论。自工伤之日至2008年2月26日期间,黄某既没有医疗机构康复疗伤证明,也未向公司提交请假申请,一直未上班。  相似文献   

13.
小保:我是某企业主管,最近我企业发生一起生产事故,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在这起事故中受伤的人员是工伤,我企业对此认定不服。请问,我企业该怎么办?林场林场:依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是申请复议的前置性规定,即当事人如果对工伤认定不服,  相似文献   

14.
王冰 《人大建设》2010,(8):47-48
在处理工伤案件过程中,工伤认定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排除性条件,其中包括"职工因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这里的“违反治安管理”,其外延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小保: 这件事有点怪,张某在公司食堂用午餐时.被食堂地上的油迹滑倒,致其左股骨颈骨折,被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而公司认为,张某不是在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而捧伤,且张某与其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局受理张某工伤认定申请程序不合法。请求撤销被诉工伤认定。请问,这张某受伤,被劳动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对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务工人员急剧增加,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工伤认定行政纠纷的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由于目前对工伤认定问题仅有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作为依据,而其规定较为抽象,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很难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审查的需要。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伤亡职工的合法权益?本文从当前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件凸显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上班期间斗殴受伤是不会被认定为工伤的。而这起案件的原告却认为自己是为了维持劳动纪律,在履行职务行为时被打伤的,理应属于“工伤”,于是他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却被驳回。接着他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撤销其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认定。他能打赢这场“打架官司”吗?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4,(10):2-3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四种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进行了解释,其中,上下班途中买菜发生意外也可以算工伤最为引人注目,对此,相关负责人指出,上下班途中买菜时发生意外可认定为工伤,须有两大限定:一是发生交通事故;二是认定者为非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少劳动者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根本不懂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工伤认定的必要条件,往往也成为工伤认定的焦点问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1):69-69
编辑同志:乔莱为鹏程装修公司员工,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住院治疗共四百余天;。出院后.乔巢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工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超出1年申请时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