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必将大大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与开发,长江经济带在世纪之交和21世纪,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区之一。如何抓住机遇,实行优势组合,发挥组合优势,促使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呢?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 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是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区位优势互为纽带的,是沿海与腹地、内联与外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大范围区域经济开发的伟业,首要的关键就是要更新观念,用新的思路进行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开放。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这就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90年代尽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努力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形成全国城乡通开,地区交流的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考察江西省经济发展的环境时,首先看到的是在世界经济最活跃的东亚,不仅有四条小龙,还将有四条巨龙,即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北)京(香)港经济带和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前两条经济带构成了我国“T”型结构的生产力总体布局)。很显然,这四条经济带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能否到下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系极大。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四个地区关系到两条或两条以上经济带的腾飞,因而也是关系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战略要地。这四个战略要地是:作为八十年代全国经济发展的领航地区(第一个领航地区)即沿海经济带和京港经济带交点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作为九十年代全国经济发展的领航地区(第二个领航地区)即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沿海经济带、京港经济带和哈大经济带的交汇点,处于“一湾汇三龙”地位的环渤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末,中国经济建设最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当属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据悉,为了实施这一规模宏大的战略,仅在本世纪最后几年中,国家就将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在长江沿岸地区兴建一批重点建设工程,其中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就有100个.如果说,长江是一条将要腾飞的巨龙,上海是龙头,三峡工程是龙身的话,那末龙尾就是四川省的宜宾.长江起点上的一颗明珠宜宾位于金沙江、岷江汇合于长江之处,有“万里长江第一城” 之称,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宜宾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成已有200O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心。长江与黄河同为“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从历史变迁的视角来看,长江流域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世界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希望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地区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长江经济带。中国的经济学家则预言:长江经济带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轴”和“最大的增长区”,成为推动全国经济东西联动与全面振兴的“最佳战略扁担区”。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的开放与开发,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分别是长江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腹地。能否加快率先启动的长江三角洲与横贯东西的沿江地区的协调发展,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长江沿江经济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当作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带头羊”来抓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并非一蹴而就的艰难系统工程,应从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龙头”地区抓起。长江沿江经济带,特别是下游地区的长江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7,(9)
<正>武汉,又称江城,一座因江得名,依江而兴的城市。长江,见证了武汉曾经的岁月,武汉未来的故事更要从这一条江说起。7月25日,在武汉市政协,一场"智慧盛宴"正在进行: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市政协常委们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高标准推进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开展协商讨论。点亮复兴梦想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中国经济版图上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那么作为"龙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肩挑"长江经济带两端。  相似文献   

7.
刘伟京 《群众》2023,(20):10-11
<正>江苏因江而兴、因江而盛,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地理区位重要、经济地位重要,承担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担当。近年来,江苏准确把握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把省域全境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范畴,抓生态修复、促转型升级,长江江苏段面貌焕然一新,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表明长江经济带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战略进入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继续推动"块状"经济区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带状"经济区。这对处在长江经济带上的省市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我国的  相似文献   

9.
正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从青藏高原一路浩荡向东奔向太平洋的长江,跨越6380公里,穿越数千年的时间长度,宛如一条巨龙舞动在世界东方。奔流不息的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包容着两岸万千生灵;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滋养着今天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9省2市,是人口和生  相似文献   

10.
一、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川渝两地政府携手共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相似文献   

11.
正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呼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职能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增进共识,抢抓机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不仅是马鞍山从"因钢建市"走向"以港兴市"、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15)
正中国有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则是中国流域经济之首。当前,在疫情冲击尚未消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正在加紧擘画。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6)
正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愿景有两个层次:浅层次的长江经济带是使得长江流域的11个省市之间形成共同市场,而深层次的长江经济带则是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使得东部亚洲成为中国经济对外辐射的战略纵深。浅层愿景专注于对内开放的深度与广度,而深层愿景则强调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即经由长江经济带而联接东亚、东南亚甚至南亚以形成更为紧密的经济关系。因  相似文献   

14.
穆希 《创造》2015,(12):26-29
时间,可以见证民生温度,也可以丈量发展进度,标示攀登高度. 2015年,云南经济经历了非凡的砥砺与考验,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步履蹒跚的全球经济仍未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阴影,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高潮迭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长江经济带"巨龙起舞,"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5.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标志着中国经济开放从沿海向沿江呈“T”形推进之势。长江沿岸的老工业基地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沿江开发大战略,在开放开发中改造自己,以便在90年代重振雄风,并推动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我们认为,沿江开发开放必须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是长江开发开放的支撑点。 一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90年代长江开发开放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6.
单忠德 《群众》2022,(5):37-38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基调、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以及策略方法,他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绘就了长江经济带“五新三主”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黄影  王京  杨雨文 《台声》2005,(12):42-43
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浦东,面积556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来看,浦东处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最东端,占据了龙头的地理位置,但是,15年前这里却默默无闻。1990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由此浦东这个龙首开始苏醒并迅速崛起,15年的巨变把浦东推向了世界,并毫无争议地确定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龙头的地位。如今在浦东这个经济龙头的带动之下,“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的GDP,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六城市群”。上海浦东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以沪、宁、汉、渝为主的140多个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它们打破区域隔绝和条块分割的旧格局,开展横向联合,组成了一条绚丽多姿的长江经济带。这条经济带与东南沿海接轨,使“T”字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变成现实,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沿边和腹地经济的跳跃发展。长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令人瞩目。当前,“浦东开发”、“沿江开放”、“外轮进江”更把长江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江航运既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6):29-31
水富是云南的“北大门”.是云南省连接长江经济带和内地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水富地处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昆水经济带3大经济区交汇重迭处,是长江沿岸川、渝、鄂、湘、赣、皖、苏、沪6省2市与东盟、南亚合作的主要中转站。水富又有“万里长江第一港”的美誉,作为云南联系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和沿江大中型城市完美的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在探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测算评估模型基础上,运用2017-2021年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内11省市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从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性来看,江西、湖南、云南属于“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湖北、四川属于“同步发展型”,其余省市则为“文旅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型”;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具有区域差异化、由东向西阶梯递减的特征。基于这一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从加强区域协同、扩大跨界合作、创建创新投资孵化器等方面入手来提升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耦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