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     
《台声》2016,(8)
正3月28日至4月1日,由台湾10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系)负责人和主课老师组成的台湾参访团赴湖南参访,并围绕"第二届台湾新闻传媒高校大学生赴湘实习活动"的相关内容展开交流。此次应邀访问的台湾参访团一行14人,分别来自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大学、铭传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佛光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联合大学、玄奘大学。  相似文献   

2.
正9月12日至14日,"2018河南商丘海峡两岸张巡许远忠烈文化论坛"在河南商丘举办。台湾电机电子公会、台湾盈科旅游台湾电机电子公会高级顾问、台湾"中华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尹启铭以及海峡两岸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信众代表和企业家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期间,举办了项目签约仪式、忠烈文化主题报告会、张巡祠拜谒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4)
正何标:从"乱都"北平走向人间正道何标,原名张光正,台湾台北县板桥人,1926年在北平出生。其父张我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开拓奠基者。张我军1924年到北平求学,期间,与罗文淑(后改名罗心乡)从相识相恋直到结婚。婚后,夫妻曾一同回台湾,不久罗心乡就怀上了孩子,因水土不服等原因不想在台湾生产,就和丈夫张我军一起又回到北平。张我军夫妻共育有4子,分别名为"正、直、诚、朴"。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警察大学是我国台湾地区最高的警察学府,自1957年开始四年制大学本科学士教育,现已形成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四年制本科学士和第二学位学士(台湾地区称为二年制技术系)完整的警察学历教育体系。台湾警察大学以研究高深警察学术、培养警察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维护治安、保障人权、廉洁自律、敬业乐群为教育目标,正在努力向世界一流的警察大学迈进。台湾警察大学成立之初设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12)
<正>台知名网站盘百岁大学近日,台湾"网络温度计"网站根据调查,整理出台湾10大人气百岁大学。依次为: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南大学、东吴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及真理大学。图为台湾真理大学。  相似文献   

6.
两岸交流     
《台声》2006,(1):8-9
海峡两岸大学校长会议暨科学技术研讨会举行台声讯 2005年12月8日,为促进海峡两岸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台湾云林大学校长林聪明博士的邀请,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纪效田为团长的“大陆高校交流团”一行36人,赴台参加“2005年海峡两岸大学校长会议暨科学技术研讨会”,并进行参访交流。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台湾高校的交流非常密切。该校自2002年以来与台湾高校每年举行一次海峡两岸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三届,今年的研讨会是第四届。首届海峡两岸科学技术研讨会由石油大学(华东)发起,台湾中正大学、成功大学、高苑技术学院等…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沈台两地文化交流,继2017年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赴台湾文化交流活动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钮则勋主任一行4人,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日,来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沈阳中华文化学院)进行交流回访。副院长陈静代表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交流活动。交流会上,陈静副院长首先做开场致辞,并对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钮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钮主任介绍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人文环境和地方特色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研究中国问题的西德学者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台湾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反应存各种出版物上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就大多数学者而言,台湾问题只是中国问题的一部分,很少有人把兴趣仅局限在台湾问题上。除了少数一些在研究所工作的学者外,对台湾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各个大学。柏林自出大学的郭恒宇(Kuo Heng-yu)最近编辑了一卷台湾当代文学译本。现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19)
<正>9月25日,海峡两岸(合肥)学前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台湾地区大学总校长吴清基等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讲话。吴清基、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校长林志城、台湾敏惠医专校长叶至诚、台湾著名儿童教育家施美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戴健等两岸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合肥市委副书记凌云主持。会上,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台湾敏惠医专与合肥幼专签署交流合作项目。谢广祥在讲话中说,安徽与台湾虽相隔千里,但近年来皖台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1974年台湾设立第一所技术学院,建立起由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三阶段构成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贯体系,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之外,将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至与大学平行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成为台湾三大教育体系(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7)
正7月27日至8月6日,由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名誉理事长蔡秉宪和理事长罗海芸带领的由台湾顶尖大学学生会领袖组成的青年部成员,赴北京、山西、贵州和重庆等地进行参访,与相关单位和青年组织交流互动。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台东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台湾金门大学的学生会会长、副会长,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的台湾学生组织  相似文献   

12.
陈舒 《台声》2019,(15)
<正>江明贤简介江明贤,1942年生于台湾台中市,著名美术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西班牙中央艺术学院硕士。是美国圣若望大学(水墨画)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暨研究所教授、主任暨所长。江明贤以水墨画享誉经年,历时永胜。其作品融贯中西,唯美上乘,有"台湾中生代最富盛名的代表性水墨画家""跨越海峡两岸的艺坛使者""在大  相似文献   

13.
李传玺 《台声》2013,(5):84-85
首次去台湾,能有什么“巧遇”呢? 去阳明山山顶的“中国文化大学”参观,董事长张镜湖先生出来接待我们。没想到他是张其昀先生(中国人文地理科学的开创者)的儿子。  相似文献   

14.
张光正 《台声》2010,(11):68-71
<正>《春雷》是台湾文学家张我军(1902-1955年)晚年最后一篇倾吐心声的遗作,是他留给后人的唯一一份"未刊稿",20年后才被收入台北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我军文集》。现根据作者手迹(存于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校正后,照录于下。春雷小时候喜欢养蚕玩。常听大人说:春雷一响,密密地粘在纸上的蚕卵就都会裂开,钻出一条一条的小蚕来。所以每年过了农历年不久,新年的乐趣淡了下去,就会焦躁地等着春雷响,好去同人家要新生  相似文献   

15.
40年来,台湾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台湾社会实现了由农业向工商业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形态的变化.本文拟就当前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形态作一群体分析与介绍."校园模范生"群体"校园模范生"群体(以下简称"校园群体")是目前台湾青少年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几乎可涵盖六成左右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实态.其特点为"(1)主要活动区域在北部都市中,南部都市中集中度偏低,系都会区的产物.(2)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3)受教育程度最高,多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中学学历者偏少.(4)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人员  相似文献   

16.
台湾2001-2002年度进行了首次大学招生考试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在大学联考(即高考)的基础上增加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是为改良联考“一条窄胡同”的弊病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
巩义籍台胞、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旅居台湾50余载,始终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在有生之年,尽其所能,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王广亚先生出生于巩义市(原巩县)海上桥村。他幼年苦读,早年毕业于日本亚细亚大学经济系,又先后获美国加州联合大学及韩国清州大学荣誉教育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末,王广亚先生移居台湾。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人员,后来经过慎重考虑,他毅然放弃了公职,投身于职业教育。凭着过人的智慧和中原人特有的顽强毅力,他先后创办了台北育达商业职专、桃园育达商业职专和苗栗技术学院三所学校,开辟了台湾职业教…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4)
正6月23日,由国台办研究局、四川省台办、四川省社科院指导,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两岸关系发展(四川)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台办主任周敏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李后强,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斌华,以及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两岸关系研究领域的8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9.
《台声》1995,(1)
一、根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直抵厦门口岸的台湾居民申请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须履行下列手续: (一)交验表明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出入境证件; (二)经由其他地区或国家来厦门的,须提交途经地区或国家的再入境许可证明,但过境不需要签注的地区和国家除外; (三)填写申请表; (四)交两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二、按规定,需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方准予办理入出境证件申请的,厦门口岸签证机关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20.
张光正 《台声》2003,(2):33-33
为纪念先父张我军先生百年生辰,我在北京编辑出版了《张我军全集》和《近观张我军》两本书。有关的事情,在《全集》的“编者后记”和“编后话”中,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现《张我军全集》由人间出版社在家乡台湾,用繁体汉字重排出版,这将满足岛内台湾文史研究学者和台湾文学爱好者的需求,也将告慰于葬身故土近半个世纪的先父英灵了!张我军先生自1955年逝世后,有20年左右在台湾毫无声息。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台湾一些文化工作者,为倡导乡土文学,反驳台湾当局推行文化专制,抹杀台湾本土文学早已存在的事实,张我军和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