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以“科学·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社区公益性科普教育场馆在闵行区江川街道建成开馆。这是根据市委市府关于“为了提升市民科技素养,规划在每40万人口的居住区域建立一个贴近市民生活的科普教育活动馆”思路而建的上海第一个科学健康生活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精河县通过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多元化服务”的文化网格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村队(社区)文化人才引领示范作用,逐步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育文化”转变,极大的丰富了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曹琪 《今日上海》2013,(8):44-46
自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以来,无数百姓明星登上市民舞台,演绎人生的梦想,收获“舞台我做主”的喜悦与感动。同时,大量的名家也频频深入一线,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帮助许多人圆梦。文化节让市民发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更充实了生活;文化节让市民确信,文化其实离大家的生活并不遥远。由于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在社区、校区、厂区、园区、营区和机关、楼宇七个区域广泛发动,在市、区县和社区三个层面展开,吸引了上海各社区、各行业、各高校等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的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近日,记者在位于徐汇区凌云社区的梅陇文化馆,亲身体验了一回市民文化节活动的热烈气氛……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溧水县在深化社区文明创建过程中,积极创新载体,组织政府机关部门领导与社区市民代表依照十二个专题结对开展市民热点连线活动,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进行零距离交流,一方面使千家万户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也使党政机关部门的工作不断得到改进,连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业已成为党政部门贴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溧水县市民热点连线活动的特点突出反映在下面三个方面:首先是贴近群众,直面生活。连线活动的主题,通常是党政部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是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社区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娱乐心态、审美层次、人文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目前,重庆市江北区正在致力于“人文风尚示范区”建设,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体现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市民生活定位。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垃圾管理立法问卷调查报告出炉为了充分了解市民的看法,使得下一步立法工作中一些制度设计更贴近民意,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立法问卷调查,并由第三方机构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录入和数据分析工作。本次调查自6月份开始至7月上旬结束,主要采用微信端网上调查和代表下社区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微信端调查  相似文献   

7.
华芳 《今日上海》2012,(6):47-47
群文活动是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石。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发掘更多、更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充实社区的各支艺术团队,近日,上海梅陇文化馆联手徐汇区凌云社区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市民才艺大竞赛——“凌云舞台我来赛”,摆下“擂台”欢迎广大社区居民前来大展身手。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石乔口区委、区政府根据其市场大区和民营经济强区的特点,创造性推出“十万市民进课堂”和“四百四十”育人新品牌,建立育人六大系列网络,营造社区大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收到较好成效。 一、推动社区教育两大育人工程 ——“十万市民进课堂”。区委、区政府把1999年、2000年定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年。在今后几年里,每年都继续培训十万市民,五年将全区50万市民请进课堂培训一次,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四百四十”创评工程。今年以来,该区在全区开展评比四百名文明市民、四百名文明少年、四百名好干部、四百户文明家庭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四十佳”,在全区大张旗鼓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9.
李森 《广东民政》2008,(10):24-25
民政部李学举部长指出:“地名是古今中外都要广泛使用的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的交流工具。”地名管理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要有效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作用;必须找准自身在经济社会中的位置,挖潜其应有价值;更要与市场接轨、与社会相容、与群众贴近,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大陆,我们来了!”跨越千里海峡,3月11日,参与第六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营的青年学子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相遇。3天的时间里,由台湾里长、乡民代表、社区志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两岸学生等26人组成的“两岸社区治理标准共通调研团”带着各自调研问题,走进最贴近群众生活的社区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刘彦昆  朱文强 《小康》2009,(11):27-30
对于重庆普通市民而言,“打黑”风暴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谈资出现在生活里,而规模更大、波及面更广的“唱红”活动却真实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里  相似文献   

12.
李芳 《前沿》2008,(2):136-139
城市危机管理的责任一直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一定程度上,政府外部资源:如媒体、NPO、社区、企业和市民的作用被弱化或忽视,这是不利于危机时期的资源整合的。本文提出城市危机管理外部响应网络这一概念,旨在分析以媒体、NPO、社区、企业和市民为主体的外部响应网络在城市危机管理中各自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社区社会组织可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等作用,扩大社区成员参与,反映社区成员诉求,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环境保护、慈善互助、为老服务等。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的组成形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过去主要由单位大院组成向主要由商品房社区组成转变。在原有管理体系中,国家通过单位实现对公民的政治生活、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等进行管理。工作单位不仅是职工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们获取社会支持、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及满足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群策巷社区秉承“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社区品位”的宗旨,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深入开展“市民大讲堂”活动,让居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福利,实现文化权利,有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增强了社区软实力。截至目前,社区共举办各类讲座16场,近万名群众聆听受益。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社区自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城市社区事务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城市社区的运行机制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一、城市社区自治的现状严格意义上的社区自治应该是由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向我服务、社会参与的社会生活方式。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即处于以政府控制资源的方式对社区进行治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政府对社区进行授权,由政府指导、协调,社区自我治理的运行模式过渡,社区委员会是一种半行政半自治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去年以来,淮安市清河区大力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家园”活动,实施了“六大工程”。即:实施“动力工程”,激发创业活力,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实施“基础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实施“保障工程”,建立失学、失业、失居等贫困救助机制,搞好扶贫济困;实施“人本工程”,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管理,实现便民服务;实施“稳定工程”,化解社会矛盾,创建安全社区;实施“升华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企业和政府的职能得到不断分化和明确,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企业、政府统管一切,包办一切的局面已被消解,“机关办社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也不复存在。伴随着这些变化,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活动的足迹逐渐由单位转向社会。而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因此,社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舞台;成为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空间;成为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区特点和功能的这种凸显,给社区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8.
武汉群众文化团体作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写照,活跃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场所,是武汉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作为新时期汉派文化的体现,群文团体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星海合唱团的文艺演出活动为案例,分析了群文团体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探讨了群文团体对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武汉市群文团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龙钢 《今日上海》2011,(10):24-25
几年前,上海众多菜市场纷纷由国营转制成为民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市场,同时也让市民的菜篮子变得丰富起来。然而,近年来一些菜市场的脏乱差现象却日益凸显,管理的缺失导致市场内短斤缺两、摊位转租、随意涨价等频频出现,市民的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7,(5):F0004-F0004
青岛市军休九所自建所以来,充分发挥军休老干部所具备的红色资源优势,以文化体育为切入点,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探索与社区接轨的新路子,先后与驻地社区共同建立了“社区文化广场”、“市民文明学校”、“社区老年大学”等文化活动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军休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