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缅边境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禁毒斗争的主阵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缅北境外毒品渗透经普洱、版纳过境向内地贩运情况日益突出,跨国、跨境、跨区贩毒活动增多,禁毒斗争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境外毒品生产加工不断加剧,贩毒过境问题长期存在;制毒物品走私过境不断加剧,化学品管控难度大;境外罂粟替代发展工作经验不足,境内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险依然存在;国际禁毒警务合作深度不够,国内与相关地区禁毒执法合作还需加强。对此,我们应迅速适应毒品犯罪的新变化,从打击与预防两方面全面应对,进一步加大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实现公安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深入推进禁毒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不断探索完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安机关根据中外签署的双边、多边执法合作协定,在许多跨国犯罪案件中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涉足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领域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下,办案实务中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细则对其进行具体的规范,本文从请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必要性、内容、原则、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公安机关请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实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所有厉行禁毒的国家 ,禁毒无一例外是国家行为或政府行为。十多年来我省禁毒国际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国际实质性禁毒执法合作与现实斗争要求有较大差距 ,边境禁毒执法合作规模小、受制范围大 ;2、对推进替代种植具有重要意义的边贸活动正面临新的困难 ;3、禁毒领域的某些方面是否允许开展对外合作尚未有政策规范。解决思路 :1、在对外政治外交以及经贸活动中要解放思想 ,有打“禁毒牌”意识 ;2、在禁毒国际和作中 ,应区别对待 ,善于谋略 ;3、掌握国外禁毒动态 ,逐渐学会对外合作的“游戏规则” ;4、争取国外有关企业、社团、科研机构的支持 ;5、抓好正在实施的禁毒国际合作项目 ;6、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 ,推进国际禁毒司法协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泛“金新月”区域禁毒执法合作有国际法、国内法等基础,获得了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也代表了区域各国的意愿,并有其他区域的先导经验可供借鉴.但是,主权保护、文化冲突、法制差异、政治互信程度低等方面也阻碍了禁毒执法合作的深入开展.面对日趋严重的毒品形势,泛“金新月”区域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区域刑事法律体系、建立联合执法机构和联合执法区域等方式加强禁毒执法合作,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5.
中国云南省境外缅甸北部地区传统罂粟毒品种植面积自2007年以来逐年大幅上升,新型合成冰毒类毒品来势凶猛,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对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形势有何影响,缅北地区毒品种植与毒品加工的反弹以及禁毒工作的严峻态势,值得中国禁毒理论学界和实战部门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毒品贩运的全球化与国际刑事合作的兴起 ,促进了美国的禁毒斗争新发展 ,在此格局下 ,美国的缉毒力量展开一系列的双边及国际刑事合作活动 ,近 30年来 ,演化了一条曲折生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替代发展就是在持续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制定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发展措施,防止和清除含有致幻剂和精神麻醉作用的违禁农作物的种植的一个过程。云南省围绕禁毒除源,坚持"以帮除源,以帮促变"的工作策略,遵循联合国禁毒组织的毒品替代发展项目行动,参照世界有关毒品生产国开展毒品替代种植成功的先进经验,在境外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作为"禁毒除源"的战略举措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和常态化,两岸的刑事司法协助也从单一的个案协作发展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条约化模式以及条约指导下的多层次协作。囿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定位、指向以及适用范围自然存有分歧。在两岸交流规模愈发频繁,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毒品犯罪的跨境化已成为两岸司法机关亟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海峡两岸面临的毒情形势有较大差异,司法协助的需求内容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加深司法协助与合作的程度,创新司法协助的手段与模式,应当成为两岸合作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 10个主要国家禁毒国际合作差别较大 ,但是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新加坡采用提前拘留规定 ,在出入境地安装电子设备、灵活使用缉毒犬。泰国依靠严密查缉、军事围剿和替代种植三大“法宝”。缅甸使用军警扫荡毒品基地 ,清剿贩毒武装力量 ,争取国际援助。美国向一些主要毒品生产国提供经济援助 ,制定合作条例 ,甚至派军队与南美一些国家联合扫毒。澳大利亚一方面积极制定禁毒国际条约 ,完善国内禁毒法律 ,另一方面向有关国家提供禁毒资金援助 ,采用新的引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降低“金三角”地区罂粟的非法种植水平,中国政府和缅甸中央政府通力合作,在缅甸国内大力开展了替代发展的合作。缅甸国内替代发展面临的挑战是:缅甸对华态度存疑,严重制约中方在缅替代发展的实施;缅甸国内和平问题严重制约替代发展的顺利开展;缅甸国内替代发展与罂粟种植者生存之间的矛盾;缅甸国内替代发展项目的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等。  相似文献   

11.
毒品问题是影响云南边疆地区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云南的禁毒工作不仅关系云南 ,而且关系全国 ,其意义重大。与云南山水相连的缅甸北部的毒源地 ,无疑是影响云南禁毒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 ,泰国北部山区 ,是世界上公认的开展“替代种植” (泰国称之为“改植工程”)较为成功的地区 ,且与缅甸北部有诸多相似之处 ,云南如何进一步帮助境外特别是缅甸北部搞“替代种植” ,对禁毒工作的“除源断流”至关重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 ,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毒品犯罪的跨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毒品犯罪的发展不仅呈现跨国性的特征,而且还呈现出鲜明的国际性特征。缅甸和老挝国内的罂粟非法种植、缅甸国内的海洛因及化学合成类毒品的生产、金三角毒品的走私贩运、中国国内制毒物品的走私出境等问题都是全球高度关注的毒品热点问题。近年来,金三角毒品的生产及贩运问题使得“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复杂的毒情形势之下,“金三角”地区跨国毒品犯罪的发展态势给禁毒执法部门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面临的境外毒品形势是:四面包围,南北夹击,多头入境,全线渗透;面临的国内毒品形势是:毒品问题日趋严重,“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类毒品问题越演越烈,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屡禁不止。今后的禁毒对策是:不断深化对毒品和禁毒问题的认识;大力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的禁毒意识;要进一步加大禁毒执法力度;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和交流;结合禁吸戒毒创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方政府的领导下 ,由该县外事办牵头 ,县科委、农业局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 ,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合作开展“绿色禁毒工程” ,进行互利互惠的科技合作。在第四特区有效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咖啡、沙参、茶叶、橡胶等作物 ,替代了以住的罂粟种植 ,从根本上铲除毒源 ,为标本兼治、堵截毒品进入我国 ,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由来已久,该区域的毒品货源主要来自于“金三角”,中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也是“金三角”。境内外贩毒集团利用地缘便利因素使云南成为向全中国渗透毒品的销售市场和走私贩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主要体现在天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对毒品经济的依赖性大“、民地武”利用毒品掌控经济与政治命脉“、新技术+新手段”贩毒模式加大了毒品治理难度,以及毒品滥用致病致贫且恶性循环态势突出等几个方面。云南省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面临替代种植困难重重、周边“民地武”对我国的安全威胁长期存在、毒品滥用风险大危害多、国际禁毒合作面临的问题较多、禁毒执法安全合作法律问题亟需解决等诸多挑战,应在上述方面加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活跃在海峡两岸的跨境毒品犯罪既是两岸执法机关高度重视的刑事犯罪问题,也关涉两岸的刑事司法互助。大陆与台湾地区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两岸的禁毒执法合作由于特殊的政治因素影响而有别于同其他国家或港澳地区的合作,呈现出多变性与复杂性,除了从战术层面藉由个案协作去解决刑事司法互助的诸多问题外,还有必要将此问题置于战略研究的层面进行探讨。运用SWOT分析法对两岸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将内外部各个因素进行不同组合,以"发挥和利用优势,克服劣势与弱点,挖掘和捕捉机会,化解和回避威胁"为要旨,提出在不同情势下的策略选择以及可采取的适切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禁毒形势的日益严峻及艾滋病迅速蔓延对公众社会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减低毒品危害系列政策应运而生,警务人员在执法工作中的新困难也随之产生。一是执行减低毒品危害措施存在着法律障碍,导致执法警察有可能对一些违反禁毒法律法规的行为抱“忽视”态度;二是随着减低危害工作加入警察执法内容中,警察工作将会比以前更辛苦、艰难;三是禁毒工作还得寻找新的有效措施与其他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14日,为期15天的“亚洲国家禁毒执法研修班”在云南警官学院结束。这次“亚洲国家禁毒执法研修班”由国家商务部举办、公安部承办交云南警官学院具体实施。17名研修班学员分别来自柬埔寨、老挝、蒙古、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家,均为政府禁毒执法部门的司、处级官员。在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中,研修班学员学习了《中国国情介绍》、《中国当代经济发展概况》、《中国警务制度》、《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禁毒战略评述》、《禁毒立法与执法》、《警察职业暴露与艾滋病职业防治》等内容,参观了公安实战部门,参加了教学…  相似文献   

19.
毒品合法化是世界禁毒领域的一个争论热点,由于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尚不成熟,我国不宜推行全面的毒品合法化。但以此为切入点,理性反思我国传统的毒品治理政策,发现在禁毒战略方针、刑事政策、工作理念、组织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我国应在维持严禁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毒品合法化主张和实践中的科学理念,从树立三级预防的禁毒战略方针、贯彻宽严相济的禁毒刑事政策、落实以人为本的禁毒工作理念、构建多元治理的禁毒组织体系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毒品治理政策,全面提升毒品问题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禁毒工作纳入法治和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缅《禁毒工作谅解备忘录》的有关精神,经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授权,受云南省禁毒委员会和云南省公安厅委托,第四期对缅甸禁毒官员执法培训班8月29日在学院举行开班典礼。缅甸联邦驻昆总领事馆总领事吴苗丁出席培训开班仪式并致辞。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安国军、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许云江、学院院长于燕京等领导及受训的35名缅甸禁毒官员参加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