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4年的清产核资表明,国有企业帐面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已超过75%,把已查明的资产损失和亏损挂帐考虑进来,实际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3%,其中“呆帐”、“死帐”占全部负债的20%左右,估计有1万亿左右。形成显性债务过度的两个深层原因1、扭曲的关系导致扭曲的行为。原有的经  相似文献   

2.
债务包袱过重,是影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两个目标的实现,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多管齐下,为国有企业增资减债自全面实行“拨改贷”以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显著提高,目前已达到70%左右,其中主要是政策性负债。在负债率普遍偏高的情况下,要把企业搞活显然是不可能的。过度负债不仅导致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使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而且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危及国有银行的信用基础,形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时限”的迫近,为国有企业增资减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目前企业的资本金比例低、债务负担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要把它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清债务的性质和情况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领导、有步骤地妥善处理。”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既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又给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困难。解决好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现状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一个企业总资产中负债总额所占的比例和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因此,它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盈…  相似文献   

4.
“放小”是海南省国企改革的重点。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省工业厅成立了放开搞活国有小工业企业领导小组,建立了处室与市县对口联络制度,11个处室分别对口19个市县,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联系和指导。今年以来,厅领导带领有关处室,深入19个市县,对海南“放小”工作情况做了一次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放小”工作的现状,总结了一些国企改革的经验,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全省市、县国有工业企业277家(不包括农垦和省属国有小工业企业),资产总额967942万元,负债总额699419万元,资产负债率72.3%;…  相似文献   

5.
凡事皆有其度,凡事皆需适度。所谓度,反映的是质与量的关系,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所谓适度,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事物的度。古人所谓的“中庸之道”、“知止不殆”,我们常讲的“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说的都是适度。对适度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无时无处不需要,无人无事离得开。加强统战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做到适度。  相似文献   

6.
老、少、边、穷地区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栾萍问题之一,新旧负债的界定与处理。一是专业银行在“政策型”管理时期,多年的信用放款所造成的“呆死”资金,使一些专业银行难以承受。而在边穷地区,经济不发达,企业“危困”贷款无力偿还。据调查,...  相似文献   

7.
《政策》1998,(12)
依岘山,傍汉水,207国道与焦柳铁路穿厂而过,在襄樊,再也没有比湖北制药厂(以下简称“湖药”)交通条件更好的企业了。然而,拥有30年历史、曾经身为全国医药行业“新四大家族”之一的“湖药”,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昔日的辉煌不再。到1997年底,“湖药”共欠国家贷款1.58亿元,累计亏损99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8%。换句话说,“湖药”4050名员工人均负债5.6万元。企业没了生气,  相似文献   

8.
蜀中大地     
我省2001年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据省企调队对全省186户企业集团的调查显示:截至2001年末,186户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达2082.30亿元,同比增长10.67%;集团负债合计为1170.92亿元,同比增长5.99%。企业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58.71%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负债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财务手段。适度的负债经营,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金收益能力,但同时负债经营也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将就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筹措资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现状、负债经营利弊分析以及对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企业的负债经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丽娜 《理论月刊》2002,(10):119-121
企业自主筹措资金、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负债经营也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既不是传统观念所认为的“经营不善”,也不是拯救所有濒临破产企业的灵丹妙药,负债经营在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企业背上负债的包袱;科学地运用负债经营战略应把握好“度”,能否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是负债经营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消费结构中住房消费支出的“合理度” 改善消费结构,必须探讨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住房消费支出的“合理度”或数量界限。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个人支付房租的数量的界定才有依据,“提租增资”或“提租补贴”中的“增资”、“补贴”起点问题才得以合理确定,从而“增资系数”或“补贴系数”也才能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迈向21世纪,在新时期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却举步维艰,企业的过度负债成为其发展的沉重包袱。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遗留问题。本文以广州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情况来探讨如何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这也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产生及成因从广州市国有工业企业情况来看,近年来其资产负债水平一直较高。到1995年8月底,广州市地方国有、股份制工业企业总资产351.14亿元,总负债239.8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31%。…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了通过实行适度的负债经营、稳健的财务管理和稳定的股东价值增长三个方面来达到企业业务健康扩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所调查的30.2万户国有企业中,资产负债率为71%、许多企业在扣除资产损失和亏损挂帐后负债率大于100%。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总资本收益率大于借入资本的利息率时,负债越多越有利。而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的局面不容乐观,2/3亏损早已不是秘密,不少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因此,总体上国有资产处在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当中。除了高负债与低效益之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还与一些具体行业和企业规模有关。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得快…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构成了国有资产的主体,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现有产业的支柱.目前,国有企业亏损的势头有增无减,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已达一半以上的亏损面.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历史债务,二是企业办社会,三是冗员问题,本文仅从这三方面,对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一、解决历史债务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国际公认的50%的资产负债率健康水平高出20—30个百分点.从客观上讲,许多债务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一)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由拨改贷以后,使国有企业走上了负债的道路,资产负债率高达70.2,(二)是企业债权、债务意识淡薄,“赖帐风”严重,致使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久而久之, 形成了三角债务.(三)是国家汇率、利率的变化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利用外资项目,由于汇率几经变动.使外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陆岷峰  张惠 《桂海论丛》2011,27(5):87-92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经过结构调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超常规融资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迅速增加,巨额的地方政府负债极有可能成为诱发新一轮危机的重要因素,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弄清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主要风险,衡量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界定风险转变为危机的临界点,明确地方政府适度负债规模水平是稳妥地化解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风险,防范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课本上讲过,“提倡适度消费。”可是现实中,这个“度”却不好把握,而且容易走进误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有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困难加大,形势日趋严峻。以湖南长沙市为例,77家国有小型企业,1993年所有者权益只剩549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53%,1994年变为净负债4357万元,1995年净负债又增加到1亿以上。各级党委、政府在...  相似文献   

19.
在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中,如何解决企业负债过重,改善企业负债结构,增强企业脱贫解困的能力,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债转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试论股份公司产权治理结构运作机理王维国付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界定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但并未指出哪种类型的企业是现代企业,因此有人套用黑格尔的“存在就是合理”的逻辑,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